夏季是附紅體病的多發期,
該病以高熱、貧血、輕度黃疸。發紺和流產為主征。(1)體溫升高40℃-42℃,沉郁,吃食減少到不吃和嗜睡。(2)隨體溫升高,皮膚發紅,指壓不退色,經過較短的時間,皮膚發紅轉紫,甚至皸裂,有的皮膚上可出現滲出粘液,有的發生丘疹性皮炎,有的雙耳發紫后,耳廓邊緣干枯并向上卷曲。(3)呼吸快速,重則喘氣。(4)可視黏膜蒼白黃染。(5)仔豬、尤其是乳豬大多腹瀉黃白色或灰白色稀糞;尿色粽黃;部分嘔吐。臨死前出現口吐白沫,步形不穩,轉圈,地四肢劃動,抽搐等神經癥狀。(6)母豬發病后,體溫升高到40℃~42℃,食欲下降,乳房、外陰水腫;哺乳母豬泌乳減少,母性減弱或表現不正常;懷孕母豬食欲下降到不吃后,出現流產、早產、產死胎及弱仔,產后2-3天才開始吃食,產后乳汁不足;斷奶后發情要推遲7-10天,部分可出現配種不孕或受胎率低的后遺癥。(7)種公豬急性發生時,體溫升高到40.5℃-42℃,沉郁,少吃到不吃,黏膜蒼白,慢性食欲下降、漸瘦,性欲減弱,精子活力下降。(8)針刺耳靜脈檢查,血變稀薄,甚至似血水一樣,粘度降低,血凝固時間延長,甚至凝固不良。
治療方法:目前多用阿散酸(胂制劑),使用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用量,掌握不好用量會導致中毒或者免疫器官受損!!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