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加工行業:一體化新生產力的崛起飼料加工行業:一體化新生產力的崛起">
新浪
沉重的雙重壓迫:飼料行業一直遭受著社會不公平的評價和誤解,無論是行業價值、社會貢獻還是科技含量。預混飼料的研發涉及到動物營養,是實實在在的高科技行業;飼料行業的發展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幾乎大部分不可或缺的動物蛋白來源,社會貢獻和行業價值相當凸出。但長期以來,飼料行業承受著上游原料漲價和下游漲價難的雙重壓迫,毛利好的時候也就10%左右,銷售利潤率僅為3%。飼料行業的發展已經到了必須變革的時候。
內在原因:飼料行業長期遭受雙重壓迫,首先來自于改革開放30年來實際的輕農政策下,養殖戶利益重來沒有得到真正重視,養殖戶的低利潤決定了他們難以承受飼料的漲價;其次,在整個農業,由于糧食涉及到安定,是最受重視的領域,因此為保證種糧農戶的利益,最近兩年糧食價格有了一定的上漲,特別是我國的重要植物蛋白來源豆粕價格幾乎完全取決于國際市場,玉米和豆粕的連年上漲,給飼料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壓力。
神豬出現:2006年5月,我國生豬收購價格為5.96元,達到了近10年的低點,整條產業鏈幾無利潤可言。但從此開始,我國生豬收購價格出現了恢復性和報復性的上漲,到2008年,已經突破17元。豬價上漲大大改善了養殖戶的處境,飼料漲價也成為必然,到今年5月底,畜禽飼料價格同比上升已經超過20%。正是由于豬價的上漲,才使整條產業鏈的價值回復到正常的水平,消費者才可能享受到量和質都合格的產品,產業鏈才能健康的發展。這再一次揭示了養殖行業盛衰對飼料行業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內在邏輯。
新的生產力開始出現:正是由于看清飼料和下游養殖行業之間的內在邏輯,不改變養殖環節的困境,飼料行業將永無出頭之日,一些有遠見的飼料企業開始勇敢的嘗試向下游的養殖環節擴張,這正是新生產力的萌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是山東六和與廣東溫氏,正是他們過去幾年的飛躍式發展,讓整個行業看到了希望。
三大趨勢:六和與溫氏的示范效應,激勵了行業的眾多企業開始做出一體化的嘗試,新希望(10.08,-0.61,-5.71%,吧)集團2005年通過收購山東六和45%的股權,迅速占據了我國飼料行業的頭把交椅,2008年飼料銷量有望突破1000萬噸。
我們判斷,盈利提升、集中度提高、深入的一體化將成為未來很長時間飼料行業的三大發展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