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肉雜雞雞種(817)簡介
土雜雞,又叫肉雜雞,肉雜雞的種蛋經商品代蛋雞與快大型父母代公雞雜交生產出的,很多地區的孵化育雛戶逐漸掌握了繁育方法,開始自主繁育,所選用的父本快大型肉雞與母本蛋雞的品種因地區而定。肉雜雞是近年來部分替代肉雞飼養的一個趨勢,肉雜雞生產的主要市場基礎是目前的肉種雞繁殖性能相比蛋種雞較低,一般的肉雞父母代母本年產合格種蛋160個左右,這樣使肉雞苗生產成本相對較高,肉種雞場在市場波動的情況下難以獲得利潤。其次是由于引進的快大型白羽肉雞在我國的部分市場售價較低,主要原因是肉質較差,羽毛為白色羽毛,不符合我國傳統的消費習慣。因此,快大型白羽肉雞在傳統的活雞銷售市場不是很好,這也為肉雜雞生產奠定了市場基礎。而肉雜雞具有苗雞價格低、味鮮美、市場銷路廣、經濟效益相對穩定等優勢,適合單戶飼養,所以在很多地區出現了形肉雜雞出欄數量猛增的局面。
“817”肉雞,是莘縣當地品種,成雞由于體型適中,肉質適宜,除供應各大城市居民及廣大農村食用外,還非常適宜加工燒雞,扒雞等。由于莘縣地處魯、豫、冀三省交界處,附近區域具備很多燒雞品種,如號稱“天下第一雞”的山東德州扒雞,河南道口扒雞,安徽符離集燒雞等,更為“817”肉雞飼養規模的壯大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817”具有很高的使用和推廣價值。由于此雞也是以產肉為主,在溫度,濕度,通風和光照等方面的管理皆與大中型肉雞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由于雜交優勢,此品種在整個飼養過程中基本上沒有腹水癥,胸骨囊腫,腿病等的發生,并可加大飼養密度以提高設備利用率。其常規生產性能見下表。
2、肉雜雞雞種(817)常規生產性能
表1 817常規生產性能標準
817常規生產性能標準
日齡 周末體重(g) 周增重(g) 周耗料(g) 累計耗料(g) 周料肉比 累計料比
7 110 72 97.9 97.9 1.35 0.89
14 260 150 193.3 291.2 1.28 1.12
21 440 180 285.2 576.4 1.58 1.31
28 670 230 408.5 984.9 1.77 1.47
35 920 250 523.9 1508.8 2.09 1.64
42 1180 260 615.2 2124 2.36 1.8
49 1440 260 756 2880 2.9 2
56 1700 270 860 3740 3.18 2.2
3、肉雜雞雞種養殖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817肉雜雞雞苗雖然價格較低,長速較快,售價較高,但因不是按正規繁育規程生產的,因此在生產中發現很多弊端,由于大多數種蛋都是孵化戶自行孵化售賣,受條件所限不能控制一些垂直傳播的種蛋的疾病,如雞白痢病、敗血霉形體病、大腸桿菌病等。這些疫病往往經過垂直傳播擴散到雞苗中,造成雛雞大批死亡或生產性能下降。另外由于各養殖孵化戶免疫程序不盡相同,使雞苗的母源抗體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免疫后的抗體水平也參差不齊,極易引起傳染病的發生。最嚴重的問題是有些孵化戶的衛生條件較差,不能執行嚴格的獸醫衛生消毒措施,加之種蛋來源復雜,使得整體雛雞水平相差很大,為今后的養殖帶來很多隱患,同時也造成了一些疾病的流行。
養殖狀況以農戶散養為主,養殖用竹竿、塑料薄膜、草苫搭成雞舍,使用爐火供暖,自然通風,大型的塑料桶自動飲水。這些設備成本較低,也能基本滿足養殖需要,但養殖戶各自為戰,無法做到一個區域內雞只全進全出,并且由于養殖密度很高,以及一些養殖理念上的落后,造成當地疾病流行并有日益嚴重的趨勢。尤其是一些細菌病及病毒病的并發感染最為普遍。
目前817肉雜雞生產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肉雜雞供種企業需要規范統一管理
按照《種畜禽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規定,只要是向社會供種,企業就必須取得相關的種畜禽產許可證。實際上,在當地,很多供種場沒有生產許可證且使用商品蛋作為種蛋向養殖戶供種,這種方式為家禽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多隱患。由于這些生產場沒有達到種禽生產的許可條件,衛生防疫條件差,在繁育雞苗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傳播疾病,不利于現在的家禽生產。此外在肉雜雞生產的父母本選擇上,生產者應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選擇相應的組合,是有屠宰分割、活雞銷售,還是特定為生產扒雞而用,而這些在當地難以實現,雞苗的來源、雞種都不固定,養殖戶自己也不清楚,在養殖中甚至會出現一些劣種雞苗,為養殖戶帶來很大損失。
第二、由于肉雜雞生產一直在低端肉雞市場發展,大型育種公司很少進行肉雜雞生產
因此造成了目前肉雜雞生產試驗不是很完善,試驗結果變化也比較大。對于817雞的營養需要參數,莘縣當地飼料廠基本都是以AA為基礎稍作降低來生產817雞的全價飼料,雖然對于其營養需要進行了一定的摸索,但仍然遠遠不夠。目前的肉雜雞研究隊伍中缺少研究實力較強的研究所、大學參與,這就大大限制了技術的進步與推廣。未來如果可能,要盡量吸引一些科研院校的合作,可以開辟試驗場地對817肉雞的營養需要以及品種的改良都進行更深入和細致的研究工作。
第三、養殖環境和養殖戶的整體養殖水平還偏低,一些養殖理念還很不到位
由于最近市場對肉雜雞的市場需求很大,雞價一路看漲,造成很多養殖戶盲目投資。養殖環境進一步惡化。本身在當地的一些地區養殖密度已經很高,但目前還是有很多養殖戶繼續搭屋建棚,而不考慮周圍環境的承受力。比如最近的雞棚之間甚至只有幾米的距離,在建設時如果不注意朝向,受到自然風的影響,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和一種疾病的區域流行。目前養殖戶對于肉雞養殖靠管理基本認同,但對于疾病的預防與控制還存在著很多錯誤的意識。
在養殖過程中,對養殖環境的控制還很不到位,由于都是以個體養殖為主,在遇到免疫、斷嘴等工作時,往往個人無法完成,需要外來人員進出雞棚。而這些人都是固定進行這些操作的人員,平日中來回游走于各個雞棚之間,而且根本不進行消毒處理,這些人員無形中也造成了疾病的傳播。此外養殖戶對消毒的理念很麻痹,只在雞只販賣后才進行消毒,而在養殖過程中很少進行消毒,而是等到有了明確的疾病再進行治療,往往悔之晚矣。堅持做到消毒工作對于疾病的預防與控制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第四、如今的疾病在疾病的控制和藥物的使用中,養殖戶存在著兩個極端
很難做到適當、合理的用藥。在很多養殖戶中,過分依賴免疫程序來防止病毒性疾病,而認為細菌疾病等看到疾病才用藥也不晚,而實際中的免疫程序往往并不適宜實際當地的病毒疾病流行情況,而細菌疾病也出現頑固化的趨勢,所以適當的預防用藥是必須的。而另一些養殖戶偏向另一極端,從進雛第一天到賣雞的最后一天各種藥物輪替使用始終不斷,以為這樣就可以萬無一失,姑且不論藥物殘留的問題,殊不知過分的用藥會增加雞只腎臟、肝臟的代謝負擔,同時一些磺胺藥對后腸道的菌群也有破壞作用,而且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有或輕或重的副作用。如果不安排一段時間的停藥期,同時配合使用諸如碳酸氫鈉等添加劑來減輕肝腎負擔,那么肉雞的健康狀況必然受到很大影響,抵抗力下降,反而更容易受到各類疾病的困擾。養殖戶用藥增加了成本卻并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適當的停藥反而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免疫程序的制定和實施上,很多養殖戶缺乏理論依據,總是人云亦云,別人怎么實施就跟風效仿,而不考慮地方流行特點和自己雞只的狀況。在首免時間的選擇上,由于供種的孵化場很多,種蛋質量參差不齊,母源抗體的水平也是不盡相同,而首免時間的制定非常重要,如果可能最好能夠監測種蛋的母源抗體水平,從而制定合理的首免疫時間。
在后期28-35天時最好能夠加一次ND的滴鼻點眼免疫,如果考慮雞只體重較大,抓捕中容易應激可以考慮使用飲水免疫。目前在養殖后期非典型新城疫非常普遍,而且一般和大腸桿菌混合感染,比較難以治療,造成后期采食量下降,很多養殖戶不得不提早出欄時間。給養殖戶帶來不小的損失。
當前的雞病呈現細菌疾病與病毒疾病的結合并發,各種疾病日益頑固的趨勢,癥狀多轉化為非典型、隱性,給診斷治療帶來極大的難度。在對大腸桿菌等細菌性疾病的治療上,很多養殖戶也是盲目用藥,人云亦云。如大腸桿菌的菌株極易產生耐藥性,不進行藥敏試驗很難選擇對致病的大腸桿菌高敏的藥物,只采用經驗治療,疾病將很難治愈。
同時在飼料配方中添加的抗生素也應甚之又甚,對于雞只來講,每日飼喂飼料也相當于藥物的使用,而且相當于一個區域內同時使用一種藥物,各種細菌極容易產生耐藥性。從長遠角度考慮,配方中使用抗生素對于一個區域內的疾病控制是很不利的,即使使用也應該選擇盡量不產生抗藥性的藥物來預防治療。病毒性疾病目前仍然沒有特效藥物,而且金剛烷胺,利巴韋林等傳統抗病毒藥也已經被禁用,各大獸藥生產場不約而同的把把焦點放在了中草藥提取物上,不論是黃芪多糖,還是金絲桃素、紫雛菊等。這些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已經成為了目前抗病毒藥物的主力,并具備不錯的療效。這些活性成分對于各種致病細菌同樣具有很強大的殺滅作用,并且不會產生耐藥性,同時具備免疫調節作用。
第五、如今817肉雜雞的飼養正是方興未艾
但從長期發展角度來講,肉雜雞生產在我國肉雞市場中未來的發展地位如何?究竟肉雜雞將在肉雞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還是將隨著時間的流逝市場逐漸萎縮,這些都是廣大肉雜雞生產場十分關心的一個問題,同時也是養殖戶們關心的問題。就目前的肉雜雞市場來講,政府需要加強引導和統一規劃,尤其是種畜禽場的管理。雞苗的質量是影響養殖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但雞苗的質量是養殖戶所不能決定的。所以必須對種畜禽場進行衛生檢查,對于不符合孵化場條件的雞場,取締孵化場的資格。對種雞必須進行疾病的檢疫凈化,避免一些垂直傳播疾病的蔓延,必須制定并實行一系列嚴格強制的措施才能保證孵化場能夠提供健康優質的種雛,才能保證養殖戶購買到的都是優秀健康的雞苗。同時政府也應制定更完備的行業標準,才能使得肉雜雞市場不斷地正規化,逐漸向高端市場進軍。
肉雜雞生產是在目前快大型肉雞生產遇到瓶頸時,所衍生的一個產物。當科研工作者通過肉雞育種解決了快大型肉雞肉質、繁殖性能、抗病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的時候,肉雜雞生產可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市場基礎。同時在目前養殖科技化、規模化程度低時,肉雜雞的單戶飼養更適合市場需要,而隨著養殖技術的進步,肉雜雞也可能將淡出人們的視線。但是肉雜雞育種工作將是任重而道遠的,而且養殖程度的提高也非一日之功。就目前來說肉雜雞的飼養產業者們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及時把握市場動向,抓住機遇,不可盲目飼養。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