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業,政府扶持力度明顯加大
近年來,政府對農業的扶持力度明顯加大;而且隨著全球糧食價格持續上漲,飼料產品價格也進入上漲通道,飼料業前景樂觀。
每年5%復合增長
飼料業是我國農業中工業化程度最高的產業,它處在“種植業——飼料業——養殖業”產業鏈條的中間環節,既受前后端的雙重壓力,同時又影響甚至決定它們的發展。經過長期的市場競爭,我國飼料行業逐步形成以少數大型企業集團占據全國市場、部分中型企業占據區域性市場、大批小企業為補充的市場格局。
近幾年,農業政策暖風頻吹,政府扶持力度明顯加大,飼料行業將擁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自2004年以來,政府連續發布了5個一號文件,支農政策的穩定與持久對飼料行業的持續發展具有強有力的保障力量。200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進一步提出“大幅度增加對農業和農村投入,加快轉變畜禽養殖方式,落實規模養殖用地政策,繼續實行對畜禽養殖業的各項補貼政策”,這些長期利好都會對飼料行業起著實質性的推動作用。
2008年3月27日,國務院召開全國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采取十項重要措施支持農業和糧食生產,決定在今年預算安排“三農”投入5625億元的基礎上,再增加252.5億元,直接補貼給農民。國家看得見的支農力度越來越大,為飼料企業構造出堅實的發展平臺。
二、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對于肉、蛋、奶等動物食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對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快速發展的肉、蛋、奶及水產品動物養殖業為飼料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另一方面,政府開始逐步提高飼料行業的準入門檻,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這將有利于飼料行業中形成規模的企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三、國家注重保護生態環境,推行退耕還林、退林還草計劃,限制畜牧散養,間接增加了市場對飼料的需求。在生態農業的大環境下,飼料行業本身的發展有利于生態循環,符合國家保護生態環境的方向。
四、我國飼料工業“十一五”發展中確定了一系列具體目標:到2010年,我國配合飼料年雙班生產能力達到1.7億噸左右,實際產量達到9500萬噸;濃縮飼料產量達到3000萬噸;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量達到600萬噸。飼料行業2008-2010年至少要保持每年5%的復合增長率,才能達到預定目標。
飼料價格步入上漲通道
飼料產品作為一種附加值相對較低的產品,需要價格相對穩定的原材料供給。飼料企業原材料成本占飼料生產成本較高,對原材料有很強的依賴性。由于原材料的價格受氣候、農民種植偏好及農業總收成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對產品的單位成本、銷售價格、毛利率會產生直接影響。
今年3月份,受美國經濟危機的影響,國內外期貨、股市頻頻暴跌,市場爆發逼空行情,玉米、豆粕期貨價格連續暴跌不止。可是從4月份開始風云突變,玉米、豆粕期貨價格呈跳躍性超預期上漲。原材料價格這種驟漲驟跌,加劇了飼料企業的采購風險,也使養殖企業對飼料的采購積極性收到影響,短期內會抑制飼料需求的上升。
我們認為,近年來美國、巴西等國家的糧食能源化趨勢進一步增強等等眾多的長短期因素,農產品價格上漲從長期來看無法改變,在價格傳導機制的作用下,飼料價格同樣將重新步入上漲通道。因此,原材料價格每一次下跌都是給飼料企業儲備存貨提供機會,每一次上漲都會托高飼料價格上升平臺。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