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有網友講同批包材中混入不同包裝的責任問題,講一下我的看法。這要看情況而定.如果你們設定有跟班品管,那么品管應該承擔30%的責任.如果沒有跟班品管,只有巡檢,那么品管只能承擔30%以下的責任.即使是跟班品管,這個崗位也肯定不是固定在下成品這邊,品管員不可能一袋一袋地看一下.那么任何情況下,品管應承擔的責任不應超過生產的責任.好的產品是生產出來的,品管所承擔的是崗位責任制的--道義上的責任.品管說的話沒錯,抽檢的話,大家都知道,那么重的一捆袋子,品管能一捆捆都打開散開看一下嗎?如同一車40噸的豆粕,有一袋某個地方不小心進水了,你說品管能驗到嗎?我深有體會.我要求我們的品管每袋都看一下,但我不要求他們100%無誤地完成任務,但我授權給他們:裝卸工人每發現一袋不能用的原料,獎金1元.也許金額不是太大,但工人所能發現的次品比品管要多.做為品管,他們需要注意比較宏觀一些的東西,比如說這批產品顏色不行,那批產品雜質過多,或水份過高.那么由他們判斷整批產品是否能用.做為生產人員,如果把生產好的產品的希望放在品管的身上,那么你下崗的時候也就快到了.我有次經歷記憶深刻,好幾年了,有一個新上任的車間主任,一批雞料產品出現問題,當著眾多人的面他大喊:"先查查當天那個品管值的班!"原話記不甚清,但意思非常明了:品管要對這次事故負責.我明顯感覺到他把責任百分百地推到了品管身上,也就是說他把寶押在了品管身上.這讓我對這個人的能力產生極度的懷疑.我做過品管,也做過車間主任.我做品管的時候,知道品管的作用有限,所有有公司不重視也不足為奇.但品管要找到的東西與生產部門的其實不是一樣的,并不是要發現這批產品里有個煙頭,我覺得品管絕不能少.我做車間主任的時候,知道品管可以幫我們找到一些其它的東西,但好的產品只能我們自己想辦法,當然,我們聽從品管們的一些建議。做為生產,所有的東西,原料,包材,都要一件一件地看過,不要指望品管能發現失誤,那些發現有時是巧合,隨機性比較強。重要的是自己操心一點。如果一批二十噸的產品經過包材負責人、打包人員、轉運工這些程序后還有哪性一袋不同的包裝混在其中,那么你們的人員要好好地培訓一下了。這實在不應該的,如果你經常在成品處呆著的話,你會知道這根本不該發生的。流到市場更不該了,做為保管,你的責任就是看每袋產品經過工人的手裝到車上。我發貨時,跟著工人垛位處取貨時查一下,然后跟著車到傳送帶處上車再查一下,接著看產品一袋一袋地上車。我不喜歡有的發貨員,給工人指定一垛,整垛查一下數告訴工人拉多少就忙其它的,這容易出錯。這時我同樣給裝卸工人有獎金:發現數量錯誤(他們習慣與保管對數)或發現重量不正常(有經驗的工人能感覺出來,我們就發現幾次了。)的給以相應的獎金。他們其實很樂意做這些事情,一方面可以表現出自己的操心,對公司的忠誠,一方面能拿到獎金,何樂而不為?那么數十噸產品中混入一個不同包裝如果流入市場的話,生產要負主要責任,品管其次。而對于倉庫來講:保管要負100%的責任。當然,包材生產商要負出所有因此造成的損失,但他們可能承擔金錢損失,市場無形的損失,那是多少金錢也買不來的。
聲明:我一直做品管.所以我決沒有貶低品管的意思.但這是我做幾年品管的體會,讓我很看不上自己,總感覺自己不是一名合格的品管,因為不能杜絕質量事故.如果有不同意見,還請說出來,大家可以討論一下.我很愿意聽聽大家意見,如果能讓我改變主意,最好不過.畢竟我是品管.
[ 本帖最后由 newspirit 于 2008-6-4 23:07 編輯 ]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