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魯東、魯南等花生主產區,為了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減低養殖成本,在蛋雞日糧中使用部分花生餅粕,來替代豆粕。但由于花生粕本身的缺陷,使用過程也應該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1.氨基酸平衡性差 花生餅粕粗蛋白的含量雖然比豆粕稍高,但蛋白質的品質差,賴氨酸含量低(1.32%),蛋氨酸少(0.27%),蛋雞日糧中添加不應該超過9%,使用量較大,會出現脂肪肝、掉毛、啄羽等蛋氨酸缺乏的癥狀。 2.黃曲霉素污染嚴重 由于粗花生的特性,加之榨油使用的花生多為次一級花生,所以餅粕中的黃曲霉素大大超標。黃曲霉素侵害雞的免疫器官,使機體的抗體水平忽高忽低,對疫苗的應答不是最佳水平,最終不能刺激機體產生有效抗體,使免疫失敗;黃曲霉毒素還破壞雞的肝臟、膽囊等內臟器官,影響肝臟卵黃前體的轉運、合成,造成蛋雞的產蛋和蛋殼質量的下降;影響雞的采食量,增加了料蛋比;還使母雞的性成熟延遲,開產晚。 3.容易摻假 由于花生的顏色較深,加之加工餅粕的多為小作坊,很容易摻進黃土、麩皮等雜質,且相對于豆粕更不容易辨別。摻假的花生餅粕直接影響雞的生產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