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原料使用評價體系。原料大幅上漲給我們企業一個警示—無論原料價格高低,都應當對原料的合理利用做一個評判,主動的對我們省內外所有的原料,無論常規還是非常規原料,進行合理的使用評價,這種評價包括營養價值的評價、經濟價值的評價、使用以后的效果反饋等。
二是加工工藝與營養價值的評定體系的建立。飼料制粒、加工等對于營養價值有很大的影響,有的原料需要高熱加工處理,有的需要稍微加熱,但是現在的情況是所有原料混在一起制粒加工,雖然有的已采取了一些控制加熱措施,但最終產品的營養價值提高、降低多少研究的很少,要實現飼料技術精細化,這點迫切需要研究。
三是營養監測體系的建立。飼料應用以后到底營養物質夠不夠,是否合理,也就是跟蹤飼料質量的真實反饋,這一點基本沒有去做的。現在只是反饋的料肉比,雖然企業的飼料料肉比高,但并不一定科學,可能是因為企業用的原料多一些。所以應通過對最終養殖畜禽應用飼料后營養物質的滿足或者不滿足情況的測定,反饋回來指導營養配方的調整。
四是利用配方技術開發低蛋白日糧。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譙仕彥博士指出,面對日益緊缺的飼料蛋白原料,利用配方技術降低飼料蛋白切實可行,而且試驗研究結果表明,降低2-4個蛋白不會影響動物生產性能。而且降低蛋白也有利于環保。
陶家樹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