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5985|回復: 1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魚類應激性出血癥的發病特點及預防措施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5-16 13:01: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隨著水產養殖業的高度集約化發展,養殖魚類面臨越來越多的應激因素的影響,特別是近年來在水產養殖上發生了一種以出血為主要癥狀的魚類應激性疾病,給生產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該病主要表現為:當養殖魚類受到應激因子(如拉網捕撈、天氣突變和長途運輸等)刺激時即可突然、快速地發生全身性體表和鰓出血而大批死亡。
      魚類應激性出血癥的病因比較復雜,防治困難,經病理研究分析,該病是一種非傳染性疾病。
      一、發病特點
      1、發病無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發病高峰期為7-10月份,以盛夏酷暑發病最嚴重;水溫在25℃以上多發生,28-32℃發病最嚴重,20℃以下很少發生;發生應激性出血的魚在水溫逐漸降低的情況下,其癥狀會逐漸減輕,甚至消失。
      2、各種養殖魚均可發生,但以鯉魚最突出,其次是草魚、鯽魚、魴魚、花白鰱。從魚種到成魚階段均可發生,但一般成魚發生率高。
      3、此病多發生在以投喂蛋白質和能量等營養含量高的飼料為主的養殖中,且在有應激因子刺激下發病,如魚的分池、轉池、轉箱及銷售時的捕撈和長途運輸等。
      4、此病多見于高密度養殖的池塘和網箱中,而密度較稀、飼料品質較低、粗纖維含量較高的養殖條件下很少發生。尤其是超量投喂添加了喹乙醇的飼料后,發病率增高,且病情會更加嚴重。
      5、同一地區的魚塘或同一水體的網箱中,投喂幾種不同廠家生產的飼料,或投喂同一廠家的飼料,只有一部分魚發病,而另一些卻不發病。
      6、發病魚普遍比不患病的魚長得快,即使在同一發病魚池或網箱中,長得較快、體態肥大的魚患病嚴重,而個體瘦小的魚患病較輕,甚至不患病。
      7、對病魚使用抗菌素治療無效或效果很差;使用維生素C、E等有一定療效,但不理想。
      8、發病突然。在發病前魚體無異常現象,而當魚在受到應激因子的刺激時,往往在幾分鐘、十幾分鐘或幾十分鐘內即出現癥狀,并且很快死亡,表現魚的抗應激能力極差。
      二、主要癥狀
      多數情況下魚體沒有明顯異常,但一旦拉網、捕撈、運輸時魚體則表現為非常敏感,極度不安,跳動劇烈,在幾十秒到幾分鐘內魚體腹部、頭部、嘴角、鰓蓋、鰓絲、鰭條基部就顯著充血發紅和出血,嚴重者鰓絲出血嚴重,有大量的鮮血從鰓蓋下涌出而染紅水體。病魚特別不耐長途運輸,大部分在運輸過程中死亡,即使未死亡者,也表現為生命垂危,全身變為桃紅色,魚體發硬,最終死亡或失去商品價值。
      病魚體表粘液分泌減少,手摸有粗糙感;肌肉水分增多,體表有浮腫感;肛門輕度紅腫,腸道輕度充血;肝臟腫大,質地變脆;膽囊擴張,膽汁充盈;脾淤血腫大,呈紫黑色;心臟輕度擴大,顏色變淡;腹腔內積有多少不等的淡黃色腹水。
      三、預防措施
      1、配合飼料配方要營養均衡。在魚類不同生長期投喂不同配比的飼料,尤其是蛋白質含量要恰到好處,比例適當。控制使用喹乙醇類的生長激素(50克/噸飼料)。
      2、適當搭配投喂天然餌料,如飼草、螺等。
      3、不要濫用刺激性強的藥物,宜選用刺激性小、作用效果好、適應范圍廣的藥物,如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及中草藥制劑、生物制劑,以避免魚體長期受刺激,致使應激能力差。
      4、避開高溫期捕撈、運輸。捕撈、運輸時動作要緩、輕,采用柔軟網具和運輸工具。
      5、天氣突變時,做好魚池的水質調節和增氧、降溫安排,做到早預測,早防范。
      6、放養密度不宜過大,采用生態養殖方式,改善魚類生存生長的環境,提高魚類抗應激能力。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82 收起 理由
    superfisherliu + 82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8-5-16 17:24:15 | 只看該作者
    原來如此,明白了。
    板凳
    發表于 2008-5-16 23:10:57 | 只看該作者
    還沒有見過這種情況
    地毯
    發表于 2008-5-17 12:49:02 | 只看該作者
    :qinang: :qinang: :qinang: :qinang: :qinang: :qinang: :qinang:
    5
    發表于 2008-5-20 16:18:43 | 只看該作者
    三、預防措施
      1、配合飼料配方要營養均衡。在魚類不同生長期投喂不同配比的飼料,尤其是蛋白質含量要恰到好處,比例適當。控制使用喹乙醇類的生長激素(50克/噸飼料)。
      2、適當搭配投喂天然餌料,如飼草、螺等。
      3、不要濫用刺激性強的藥物,宜選用刺激性小、作用效果好、適應范圍廣的藥物,如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及中草藥制劑、生物制劑,以避免魚體長期受刺激,致使應激能力差。
      4、避開高溫期捕撈、運輸。捕撈、運輸時動作要緩、輕,采用柔軟網具和運輸工具。
      5、天氣突變時,做好魚池的水質調節和增氧、降溫安排,做到早預測,早防范。
      6、放養密度不宜過大,采用生態養殖方式,改善魚類生存生長的環境,提高魚類抗應激能力。
    原理講的很透,但是防治方法似乎沒有新意也講的太過含糊!
    6
    發表于 2008-5-20 17:45:12 | 只看該作者
    什么原因啊?
    7
     樓主| 發表于 2008-5-22 01:01:37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加精!!
    8
    發表于 2008-5-23 21:57:28 | 只看該作者
    提高魚類抗應激能力。
    9
    發表于 2008-7-20 10:41:0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羅尼羅索 于 2008-5-16 13:01 發表
        隨著水產養殖業的高度集約化發展,養殖魚類面臨越來越多的應激因素的影響,特別是近年來在水產養殖上發生了一種以出血為主要癥狀的魚類應激性疾病,給生產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該病主要表現為:當養殖魚類受到應 ...


    第四條中提到喹乙醇我想還是不要用的好。出事了就麻煩。
    10
    發表于 2008-7-23 16:44:08 | 只看該作者
    這個情況經常有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7:1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余县| 牡丹江市| 瓮安县| 新竹县| 徐水县| 元朗区| 辽中县| 慈利县| 财经| 广平县| 灌南县| 临城县| 蓝田县| 皋兰县| 潮州市| 汉沽区| 紫阳县| 霍林郭勒市| 东阿县| 吴堡县| 土默特右旗| 玉门市| 进贤县| 麟游县| 平泉县| 沙河市| 温泉县| 彰化市| 新泰市| 宁德市| 湖州市| 盐山县| 玉林市| 古交市| 揭东县| 泸西县| 健康| 涟水县| 五河县| 明水县|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