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58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牛南養重點防范牛焦蟲病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5-12 20:17: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牛焦蟲病是由焦蟲寄生在牛紅細胞內引起的一種需硬蜱傳播的血液原蟲病。牛的焦蟲病病原體種類繁多,異地調運常導致多種病原體同時寄生,引起混合感染,使病情加劇,2005年12月下旬貴州省縣荔波縣從北方引入高代雜交能繁母牛時就曾發生過牛的雙芽巴貝斯焦蟲和泰勒焦蟲混合感染的病例。
            一、發病情況
            2005年11月23日貴州省荔波縣某養殖場從吉林省引進高代能繁母牛400多頭,隔離飼養觀察14天,經檢疫均正常后進行放牧,12月中旬該牛場相繼出現牛只食欲下降、精神沉郁、喜臥等癥狀,后迅速消瘦并癱瘓在地,有些病牛發病后1~2天立即死亡,養殖場內獸醫疑為牛出敗,使用大劑量抗生素反復治療,不見效果,對癱瘓牛只用鐵葫蘆吊起,強心補液并用地塞米松、水楊酸鈉等治療也無法使其站立,病牛癱瘓4~8天后因極度衰竭而死亡。病情擴散迅速,至筆者接診時已死亡14頭,全群測量體溫有105頭體溫在40℃以上,其中超過41.5℃的有22頭。
            二、臨床癥狀
            病牛表現體溫升高,達40~42℃,呈稽留熱,可持續一周以上;精神沉郁,先喜臥后癱瘓,食欲下降,反芻停止,發病2~3天后牛只迅速消瘦,貧血、黃疸明顯,排出黃褐色惡臭糞便,有的拉稀,有的便秘,有的病畜有血紅蛋白尿出現,在不治療的情況下,一般4~8天后死亡。
            三、病理變化
            尸體消瘦,尸僵明顯,可視黏膜貧血、黃疸,血液稀薄如水,凝固不全,心軟化,心肌有少量出血點,脾稍腫大,表面有出血點,有些牛只脾臟破裂,脾髓色暗。肝腫大、發黃,膽囊擴張,膽汁濃稠且色暗,膀胱內充滿紅色尿液,真胃及大小腸黏膜有卡他性炎癥及溢血小點,明顯病變為心包外、腎臟內外、胸腔壁上、大小腸之間均布(掛)滿黃色(或無色透明)果凍樣膠樣滲出物,病情越嚴重牛只滲出物越多。
            四、實驗室檢查
            選體溫升高后1~2天的牛只,耳尖采血涂片檢查,可發現少量圓形和變形蟲樣的巴貝斯蟲蟲體,已出現血紅蛋白尿的牛只檢出的蟲體較多,且大部分是梨籽形蟲體,蟲體長度大于紅細胞半徑,雙梨籽形蟲體尖端以銳角相聯,蟲體多位于紅細胞中央。同時還可發現有泰勒蟲,蟲體較巴貝斯蟲體小,呈環形、橢圓形、逗號形、卵圓形、桿形、圓點形等各種形狀。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實驗室檢查可診斷為牛焦蟲病。
            五、防治措施
           1.藥物治療,對全群牛只緊急注射貝尼爾(血蟲凈、三氮脒),配成5%~7%的溶液,臀部深部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注3~4次為一個療程,發病牛只按3.8~5.0毫克/千克劑量,假定健康牛按3.0~3.5毫克/千克劑量。必要時改為靜脈注射,劑量為5毫克/千克,配成1%溶液,緩慢注入,每日1次,連注2次。
            備選藥物還有阿卡普林(硫酸喹啉尿,可用于治療大型和小型巴貝斯焦蟲引起的焦蟲病)、錐黃素(黃色素,主要用于治療牛、馬巴貝斯焦蟲,對牛雙芽焦蟲的效果也很好)、味唑苯脲(劑量為2毫克/千克體重,配成10%溶液,肌內注射)。
             除應用殺病原體的藥物外,還需針對病情的不同給以對癥或輔助療法,如健胃、強心、補液、補血、緩瀉、舒肝、利膽等。對貧血、衰弱嚴重并癱瘓的牛只進行輸血(采健康且與病牛血無交互凝集反應的牛血300~500毫升,靜脈輸入2~3次)、補液(10%葡萄糖溶液1500毫升/天,連用3天),并用安鈉咖、地塞米松、水楊酸鈉等進行輔助治療。
            2.滅蜱,全群牛肌注驅蟲博士(阿維菌素),劑量為0.02毫升/千克,七天后再注射一次,牛體上的蜱可得到有效殺滅。
            3.暫時停牧,改為舍飼,病情得到控制后再放牧。平時實施有計劃、有組織的滅蜱措施。
            六、小結
            1.焦蟲病的發生和流行具有明顯的地區性,牛巴貝斯焦蟲病主要發生于我國南方各省。牛環形泰勒焦蟲病流行于我國西北、華北、東北的一些省、區。筆者認為各地方均有焦蟲病發生,但由于各地牛對當地流行的焦蟲有一定的耐受性即帶蟲免疫,不易引起焦蟲病的爆發。而當北牛南調或南牛北調時對異地流行焦蟲種類卻無任何耐受性,即牛只能對曾經侵入其體內的某種病原體具有免疫力,對另外的病原體則無免疫作用,當媒介物蜱大量存在時就極易爆發此病。同時焦蟲病發生和流行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在我國南方,本病多發生于7~9月份。本次焦蟲病發生于12月份,是與當地氣候溫度有關,11、12月份當地平均氣溫為15℃,溫暖偏寒,蜱的活動時間也較長,導致秋末冬初也能發生該病,也是臨床上引起誤診的因素之一。
            2.我國南方特別是西南地區有著豐富的草山草坡資源,但本地的黃、水牛個體小、生長速度慢、經濟效益不顯著,嚴重制約了養牛業的發展和草山草坡資源的利用。南方各地區為突破這一瓶頸,紛紛到北方引進優質種牛進行繁殖,以通過雜交優勢改良本地黃、水牛。但因為南方夏天高溫、高濕、全放牧的環境常使北方的種牛因環境劇變而導致免疫力下降從而發生各種動物疫病,尤其以牛焦蟲病危害最為危重,各地在引牛特別是貴重的奶牛時,一定要先預防性注射抗焦蟲病藥物如貝尼爾后才能調運。
            3.貝尼爾(血蟲凈)毒性較大,不良反應有呼吸急促、流涎、肌肉震顫等,一般情況下不要超劑量使用。瘦弱牛要先輸10%葡萄糖溶液250毫升后再進行臀部深部肌肉注射,病情危重的牛只可用貝尼爾輸液,但速度要慢,一般500毫升溶液要在一個小時左右輸完,出現不良反應的立即注射腎上腺素。
            4.規模牛場滅蜱工作非常棘手,如果找不到合(轉下頁)(接上頁)適的滅蜱方法常常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貴州省荔波縣一些規模牛場曾用敵百蟲、胛胺磷、百蟲靈、伊維菌素等進行驅蜱,但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而且極易產生耐藥性。其實根據蜱的生活習性進行針對性的預防,能有效的控制牛蜱的流行,平時采取下列滅蜱措施:12月份至翌年1月份用殺蟲劑(敵百蟲、胛胺磷等)消滅在牛體上過冬的若蜱;4~5月份用泥土堵塞牛圈墻縫,悶死在其中的若蜱;6~7月份用殺蟲劑消滅寄生在牛體的成蜱;8~10月份可再用堵塞墻洞的方法消滅在其中產卵的雌蜱和新孵出的幼蜱,最好向泥土中加入敵敵畏、敵百蟲等以防治提高效果。調動牛只,應選擇蜱不在牛體上活動的時期進行,調入調出前均應作藥物滅蜱處理,以免傳播病原。(作者:蔣開端 姚顯文 石良才 貴州省波縣畜牧局)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3:0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甸县| 阳山县| 巩留县| 栾川县| 衡阳县| 拉萨市| 台南市| 茶陵县| 梓潼县| 怀仁县| 江都市| 曲沃县| 林甸县| 寿光市| 竹溪县| 延长县| 巴南区| 天柱县| 洪洞县| 封开县| 阿拉善左旗| 玉溪市| 永新县| 荃湾区| 竹山县| 武定县| 环江| 乳山市| 兴城市| 明溪县| 沽源县| 钟祥市| 拜泉县| 姚安县| 许昌县| 乐陵市| 大理市| 密云县| 宁波市| 黎平县|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