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國內豆粕現貨市場呈現區間內振蕩行情,供需基本面沒有明顯的利多利空,終端市場豆粕采購仍顯謹慎,尤其是當前畜禽養殖需求尚處緩慢恢復進程之中;加之外盤美豆價格處于寬幅振蕩行情之中,因而市場對于五月份的豆粕現貨行情并不十分看好,但是由于天氣逐漸轉暖,油脂參兌比例不斷上升,因而對于豆油價格來說仍有下行的壓力,而當前沿海地區部分油廠的豆油庫存依然較大,再加上進口大豆到貨的參差不齊,一些油廠的實際開工情況可能并不理想。當前大多數油廠處于虧損狀態,實際生產也承受著較大的壓力,由于基本面消息匱乏,部分油廠依然采取緊密跟盤的報價策略,其中南方沿海油廠跟盤最為積極,近期國內豆粕現貨市場將“易小漲難大跌”,整體保持區間內振蕩行情,美盤豆價的走勢可能依然會較為關鍵(本周三〈5月7日〉,因為傳聞阿根廷農戶將會全面恢復罷工,這可能將出口生意轉移到美國,提振美豆需求前景,CBOT大豆期價飆升)。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其一,油脂庫壓現象依然存在,沿海部分油廠將面臨大豆集中到貨壓力。據了解,當前沿海地區棕櫚油的港口庫存量高達38-40萬噸,創近幾年的記錄水平,多數大豆壓榨企業的豆油庫存水平較為充裕,有些油廠依然存在壓庫現象,而受到小包裝油銷售緩慢的影響,一些精練油廠也存在滯銷壓庫現象。因此隨著5月上旬之后國內進口大豆的集中到港,部分油廠可能將會恢復開機。據從市場獲悉的的消息,5月份國內到港的進口大豆總量為360-380萬噸,但可能區域性到貨差異性會較大,市場傳言,華東地區某大型油廠原先預期5月份到港的8船進口大豆,大概只能到3船;而另一方面福建地區數家油廠要到6月份才會有大豆到貨;山東地區油廠當前正常開機中;東北油廠則進一步面臨國產大豆豆源季節性枯竭的局面。由此可見5月份國內豆粕現貨供應將有可能會出現地區性差別。而當前由于油粕現貨價格較前期相對偏低,因而油廠的壓榨也處于全面虧損狀態,4月份以來多數油廠積極預售遠期合同,以提前鎖定利潤水平。 其二,國內畜禽養殖需求緩慢恢復,5月中下旬豆粕供應緊張局面有望緩解。近期,國內畜禽養殖業呈現緩慢恢復態勢,其中多數地區育肥豬存欄量較今年年初上升5-10%,此外,部分產區開產母豬比例為15-20%,后期剩余母豬也將陸續開產,因此生豬存欄水平趨增態勢將延續。另外隨著氣溫的逐步回升,5月份之后疫情影響將會逐步減弱,國內禽類存欄水平將會保持穩步上升的態勢,5月份將是我國飼料養殖業由弱轉強的轉折階段,不少飼料企業對5月中旬之后的飼料銷售形式較為期待。而從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國內大部分進口大豆船只的到港時間集中在5月中下旬,而5月下旬部分地區原料供應情況仍顯緊張。這也就意味著沿海部分地區自4月初開始的豆粕現貨供應緊張的局面仍將持續,受此影響,當地市場會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但隨著進口大豆陸續到港帶動油廠開機率增加,豆粕供應吃緊的局面也將會明顯改善。 其三,CBOT大豆市場呈現近弱遠強,基金規避市場風險仍是重點。近期CBOT大豆期市對大宗商品原油期價的勁升之勢反映較為滯緩,由于地緣政治緊張和全球原油供應出現問題以及需求旺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原油期價近兩日大法上升,紐約原油近期合約上破120美元/桶,創下歷史新高,給整體商品期市帶來上漲動力。本周三〈5月7日〉,CBOT大豆期價飆升,啊根廷罷工的不確定性給大豆全天走勢帶來了支持,阿根廷農業協會與政府的談判沒有進展,促使交易商增添風險升水。美國中西部作物帶的天氣仍有降雨,令玉米播種較往年大為滯后,增加了大豆面積增長的潛力。這些因素使得大豆的繼升動能不足。不過美豆能從外圍市場得到一定的支撐仍應予以關注。從近日基金持續建倉的動作可以看出,規避奉賢仍是其近期操作重點,目前基金在大豆期貨上的凈持倉已經低于10萬手。
摘自:黑龍江網站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