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著CPI增速的變化,沉寂了幾年的養豬業似乎是突然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市場的波動凸顯出發展規模養殖的必要性,全社會對養豬業的注目給了業內企業重新審視自身發展的機會。在不久前召開的首屆旗艦養豬企業建設對接會暨首屆養豬經濟論壇大會上,400余家大型養豬企業代表與業內專家進行傾心交流。這些行業的領跑者們共同探討做強規模養豬業的新思維、新辦法。
只要你養好了豬,那么市場首先淘汰的肯定不是你

全國畜牧總站黨委書記何新天在發言。
“我國養豬業五年一個周期,有三年賺錢兩年賠錢的規律,因此,要擴大再生產,一定要抓住時機,把低潮時作為序幕,以迎接高潮到來,在進行新的投資時,養純種母豬要在第一年低潮時,養二元母豬要在第二年低潮時。這樣才能做到資金安全。”海南羅牛山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李萬有說起養豬是頗有見地。他認為,在成本、效益、疾病風險三個主要因素綜合作用下,構成我國養殖業的三個支柱已發生了結構性調整。第一個支柱:農戶散養生豬從過去蓬勃發展演變為萎縮狀態;第二個支柱:小規模飼養戶(企業)遭受致命打擊,恢復元氣尚待時日;第三個支柱:大型生豬飼養企業數量有限,但出現了新的發展機遇。總之,我國養豬業的總體規模過去是從小變大,今后是由大變小;但從生產方式看,生產企業則由小變大,大型生豬飼養企業表現出了強大生命力,市場發展空間廣闊。不過要利用好當前的機遇,大型生豬飼養企業的管理就十分重要了。
海南羅牛山股份公司與河南牧原公司、青海西寧張氏公司共同被推選為首屆旗艦養豬企業。作為一家大型現代養豬企業和業內領軍企業,李萬有說,養豬首先要有責任心,是我要把豬養好,而不是首先想著養豬是為了賺錢。市場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但只要你養好了豬,那么市場首先淘汰的肯定不是你。現在生豬價格的上漲,是生產規模萎縮的結果,是汽車以及其他產業把養豬業的資源給掠奪走了。養豬生產的萎縮反而為大型養豬企業發展提供了機遇,但大型養豬企業的發展要有新的觀念和措施,以適應形勢的變化。最主要的是利用期貨、重視免疫、建設沼氣、種植青綠飼料、把握資金切入點等,提高管理水平。我們這些大型養殖場要負起社會責任,不能任意提價。我們的豬價并不貴,我們的物價整體上也不貴,而是大家的收入太少了。
認清現代養豬業誤區,自然養豬法風生水起

全國畜牧總站王艷陽處長在主持會議。
來自山東省畜牧總站的周開鋒提出了現代養豬業存在的幾個誤區:把正常豬當成癌癥病人一樣照顧,豬舍不是考慮豬的需求而是為人的方便來設計,不用空氣、陽光等大自然的免費資源,老板們寧可把錢花在無謂的浪費上卻不愿意提高員工工資。
于是,山東省啟動了“自然養豬法技術研究和推廣”項目,對新興的微生物發酵自然養豬法在養豬業的應用進行了系統研究。據周開鋒介紹,被稱為“養豬方法的一場革命”的自然養豬法是一種以發酵床技術為核心,不給自然環境造成污染的前提下,以生產健康食品為己任,盡量為豬只提供優良生活條件等福利待遇,使豬只健康快速生長的、無污染的、高效的、新型科學養豬方法。
自然養豬法豬舍保證陽光充足,豬只活動區域大。根據山東氣候特點和光照,他們設計出了適合當地氣候變化和不同規模的自然養豬法豬舍,保證夏天通風降溫,冬季保溫除濕,并大大降低了豬舍建設成本。通過自然養豬法,解決了糞便處理和惡臭難題,減少應激問題,提高了豬肉品質,勞動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平均飼養期可以縮短7-15天,每頭豬可節約飼料糧15-25公斤,提高了養豬的經濟效益,改善了 農村生態環境。
中國養豬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劉云生教授就曾一再呼吁:要把生豬養殖這個產業當成“業”來想,要算好投入產出比,要想養好豬就要舍得投入,要讓豬舒服點,因此,要加強我國養豬工藝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據悉,自然養豬法示范區域目前已幾乎覆蓋山東全省各市,自然養豬法豬舍已存養生豬50余萬頭。
實行職業準入制度,提高養殖企業競爭力
全國畜牧總站的王艷陽處長被養豬業內人事親切地稱為“豬頭兒”,多年的行業累使讓她對養豬業的發展有著更多體會。她說:“養豬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產業,目前,養豬產業已經成為畜牧業經濟中的半壁江山,然而,人們對于養豬業的認識,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和改變,一是仍然認為養豬是又臟又臭的行業,“吃著豬肉香,還說豬不好;二是認為養豬是一件極為簡單的事情,有沒有文化和技術知識都可以。事實上,目前,除少數大型養豬場以外,多數養豬場的飼養工人普遍文化水平很低或沒有文化。”
而現代養豬已完全不同于過去。它已成為一個科技含量很高的領域。沒有資金保障養不了豬;沒有專業技術,就沒有參加養豬工作的資格,也養不好豬。因此,王艷陽提出在養豬產業實行職業準入制度,提高養豬產業用工門檻。通過就業準入,改變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河南正陽種豬場的負責人對此也深有感觸。他說:“養豬業現在最頭痛的是人才問題,尤其是做大做強后,企業間就是人才的競爭了。”
對于養豬業目前存在的用工難、尋找有技術的工人更難的現狀,王艷陽提出借鑒四川等一些地方正在進行的訂單式定向培訓,今后可以由中國養豬經濟學會來開展這一工作,為業內培養急需的專業人才。
而養豬生產的波動性發展,已經逐漸被人們所熟識。養豬業的風險和損失也是越來越大。因此,幾乎所有養豬生產者都希望去年以來國家連續出臺的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措施能夠連續保持下去。同時,王艷陽還建議建立生豬發展基金、擴大生豬保險范圍和加強保障設施建設,減免有關稅收,發展生豬期貨,對生豬生產放寬信貸政策等。
做強中國養豬業需要有社會責任的養豬企業家
我國是生豬生產大國,同時也是豬肉消費大國,但不是養豬強國,與世界上養豬業發達國家和現代畜牧業的要求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亟待改進和提高。全國畜牧總站黨委書記何新天認為,發展規模養豬是生產安全食品的需要,是保障市場供應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是發展現代畜牧業、建設新農村的需要,是與國際接軌的需要。
有規模才有效益,有規模才有市場,規模飼養是現代養豬的基礎,而規模養殖發展必須造就一批規模和效益俱佳、大而強的養豬企業。在首屆旗艦養豬企業建設對接會暨首屆養豬經濟論壇大會上,從全國數千家萬頭以上大型養豬企業中,遴選出了生產水平、生產效率、經濟效益以及經濟實力等各方面都走在行業前列的一百名養豬企業。關于選評百強養豬企業和旗艦養豬企業活動的意義,何新天表示,首先,是打造養豬業品牌、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需要。做大做強一種產業,需要打造企業品牌。品牌不僅是一個概念,也是一種形象,一種實力。推薦旗艦養豬企業,是順應養豬行業發展的需要,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 ,也是品牌競爭的一種手段,是樹立養豬行業知名品牌形象、擴大市場份額的有效手段。百強排行是對企業的一種檢測、衡量和認可,旗艦企業則是百強企業中的更高層次,是示范企業和引領企業。二是建設養豬業強國的需要。當今世界,大企業的發展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地區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大力培育和發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力強、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現代養豬企業,使之成為區域或行業發展的旗艦,引領行業的發展,參與國際競爭,對于加快我國畜牧業現代化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生豬生產行業經過改革開放30年特別是近年來的市場經濟的歷練,已經有了比較堅實的行業基礎,不少企業進入了成長成熟階段。為加快規模生產的發展步伐,做強我國的生豬生產行業,必須塑造和激勵一批在技術水平、經營管理和經濟實力等各個方面都先進的企業,鼓勵他們不斷提高企業競爭能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引導和帶動行業的發展,不斷提高行業的影響和社會地位。
對養豬業充滿感情的王艷陽說:“我們敢于從事這個行業的企業家們是英雄。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不僅要致力于提高自己所在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還應該有一份社會責任,其中,不斷改善行業的整體形象、提高行業的社會地位,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而帶動更多的農民脫貧致富,是另一方面的重要社會責任。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值得人們尊敬的企業家。所以,我們將大力提倡大家都做這種養豬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