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吞食尖銳的金屬異物刺傷網胃壁中部的前下方進而透穿膈肌到心包而導致創傷性網胃—腹膜—心包炎。
病因:
牛口腔粘膜結構特點及其采食習性,使牛對草料中異物的辨別能力差,較其他動物容易將異物吞入,加上網胃結構特殊,容易存留金屬異物,當尖銳的金屬異物有一定長度時,在牛腹壓加大時如運動增加,發情,懷孕后期等異物就可刺透網胃壁,進而穿入膈到達心包膜甚至心肌。
常見的尖銳異物有鐵絲,釘子,縫針,別針等,這些異物可能混在草內,也可能在餅渣等飼料加工時被混入,一些有異食的牛還可能在運動場或放牧時吃入尖銳異物。
癥狀:
在網胃腹膜炎階段主要表現為消化紊亂,網胃和腹膜的疼痛。急性病例病牛呈現不安,不愿起臥及運動精神高度沉郁、厭食,產奶量突然下降,穿孔2—3內,體溫39.1—40℃,反芻停止,偶見1—2次反芻,但食團返回慢,微伸頸,拱背站立,四肢集攏于腹下,肘外展,肘肌震顫,張口呼吸不愿移動位置,采食咀嚼吞噬動作遲緩,反芻無力,不敢努責,耆甲部、劍狀軟骨部和肺區后緣叩診、壓診反應過敏。行下坡和急轉時,運步慢緩,甚至不肯前進,并伴有呻吟,有輕度氣腫,糞便干少餅狀,上覆有粘液,瘤胃蠕動次數少,有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時有腹瀉,體溫又可升高,常呈寒戰,呼吸短促,后期虛脫疼痛反應消失,昏迷死亡。
如異物向前方穿通膈肌進入心包或刺傷心肌時形成心包炎或心肌炎,心跳突然加快,全身狀況惡化,呆立不動,頭下垂,眼半閉,肩肘后方胸壁及臀部肌肉震顫體溫41℃以上,脈初期充實,后期弱細微小,甚至不感脈,呼吸為腹式淺而快,粘膜潮紅后發紺,心區觸診疼痛,有心包摩擦,隨著積液增多會出現拍水音,心音微弱,心濁音區擴大,最后因衰竭或敗血癥而死亡。
如癥狀緩解炎癥被限制或刺傷不甚嚴重,可轉為慢性,表現為消化紊亂反復無常,病畜消瘦奶量不易恢復,產犢時可能突然發病而死亡。
診斷:
根據病史的癥狀可懷疑本病,但一些反射個體差異較大,即使用金屬探測器檢查,仍有一定局限,此外,像泌乳期酮病,皺胃變位,瘤胃酸中毒以及子宮炎、腎炎、心肌炎等應逐一排除,作出診斷。
治療:
保守療法:將牛拴在一個前高后低的牛床(前后約差15-20公分),肌注青霉素1600萬單位及鏈霉素800萬單位,一日兩次,連用5—7天,體溫及癥狀穩定后停藥,一些牛可轉為慢性。
手術療法:
術前應注意病牛全身狀況,患廣泛性腹膜炎時手術可疑,最好先用金屬探測器了解到異物所在位置,在手術結束后用取鐵器作一次取鐵探查,為陰性時可以縫合。
預防:
飼喂時要盡量查看,篩除雜物,尤其是鐵器異物。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