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767|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鵝謹防副黏病毒病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5-11 09:21: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養鵝是我國傳統養殖產業,是畜牧業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養鵝業作為符合我國節糧型畜牧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優勢養殖項目,以其較高的經濟效益、比較效益和綜合效益,正朝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的方向快速邁進,已成為我國農民奔小康的重要捷徑之一。但隨著規模化的發展、飼養密度的增加、畜禽流通的日益頻繁,使原本抗病力強、適應性廣、很少生病的鵝只也不得不面臨多種新病的威脅,尤其是烈性傳染病的發生,能使全群覆滅,造成毀滅性的損失,鵝副黏病毒病就是其中的一種。
        鵝副黏病毒病是由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鵝的一種急性病毒性傳染病。該病自1997年在江蘇被發現以來,已在許多地區的鵝群暴發流行,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已成為養鵝業危害極大的傳染病。根據近200群不同日齡的鵝群調查統計,發病率為40%~100%,平均為60%左右;死亡率30%~100%,平均為40%左右,日齡越小,發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隨著日齡增長,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但2周齡以內的雛鵝,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可達100%。
        本病的流行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不同品種鵝均易感。本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能通過鵝蛋、鵝毛傳染。
        1 流行病學及臨診癥狀
        病鵝表現精神沉郁,廢食,拉灰色稀糞,病情加重后轉為水樣,多為綠色或墨綠色,有的呈暗紅色、黃色。部分病鵝后期表現扭頸、轉圈、仰頭等神經癥狀。病程一般2~5天,日齡小的雛鵝2~3天,日齡大的鵝4~10天。不死的病鵝,一般于發病后6~7天開始好轉,9~10天康復。經多種抗生素治療均無效。
        2 剖檢變化
        病變特征:于腺胃黏膜和肌胃角質層下有數量不等的出血斑點,腺胃出血主要集中在腺胃與食道、肌胃交界處;腸道嚴重出血,并呈固膜性腸炎變化,即腸黏膜彌漫性芝麻至蠶豆大小纖維素性壞死結痂(直腸尤為明顯),剝離結痂見出血性潰瘍面;脾臟腫大瘀血,有灰白色壞死灶;胰腺腫脹,表面有灰白色壞死灶;肝腫大瘀血,部分病鵝肝臟有壞死灶;腦膜充血;部分病鵝心肌變性,心包有淡黃色積液。
        3 實驗室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臨診癥狀和病理變化綜合分析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必須用雞胚進行病毒分離,以及用血凝試驗和血凝抑制試驗、中和試驗、保護試驗等血清學方法進行鑒定。
        4 鑒別診斷
        4.1 與鵝鴨瘟的鑒別 雖然由鴨瘟病毒所致的鵝鴨瘟和鵝副黏病毒病對各種品種和齡期的鵝均有高度的致病性,但在病理變化上有較大的差別。鵝鴨瘟患鵝在下眼瞼、食道和泄殖腔黏膜有出血性潰瘍和假膜之特征性病變,而鵝副黏病毒病無此病變。
        4.2 與鵝流感的鑒別 雖然鵝流感和鵝副黏病毒病對各種品種和齡期的鵝均有高度的致病性,但在病理變化上也有較大的差別。鵝副黏病毒病以脾臟腫大,以有灰白色大小不一壞死灶,腸黏膜有彌漫性芝麻至蠶豆大小纖維素性壞死結痂(直腸尤為明顯)為特征,而鵝流感以全身器官出血為特征,以及多數病例心肌有灰白色壞死斑。
        4.3 與鵝巴氏桿菌病的鑒別 鵝巴氏桿菌病多發生于后備鵝、成鵝,應用廣譜抗生素和磺胺類藥有緊急預防和治療作用,而對鵝副黏病毒無任何作用;患鵝肝臟有散在性或彌漫性針頭大小壞死灶病變特征,而鵝副黏病毒病無上述變化。
        4.4 與小鵝瘟的鑒別 小鵝瘟主要發生于1,月齡以內的雛鵝,超過1月齡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很小,且小鵝瘟脾臟和胰腺無灰白色壞死灶,腸道黏膜無散在性和彌漫性的纖維素性結痂,且患鵝腺胃和肌胃未見充血、出血現象。
        5 防制措施
        5.1 預防
        5.1.1 新種鵝在雛鵝8~11天或稍大齡時進行首次免疫接種,皮下注射0.3~0.4ml/只;產蛋前2周進行第二次接種,胸肌注射0.5ml/只,免疫期達6個月。疫苗可采用鵝副黏病毒油乳劑滅活疫苗,最好采用從病鵝體內分離到的鵝副黏病毒制成的油乳劑滅活疫苗,無論對雛鵝或種鵝,均安全可靠,無不良反應,且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免疫保護作用。
        5.1.2 商品鵝可采用鵝副黏病毒油乳劑滅活疫苗,于7~9日齡進行一次免疫接種,皮下注射0.3ml/只,免疫期達2個月。對于無母源抗體的雛鵝,可根據本病的流行情況,在2~7日齡即可進行免疫。在購不到鵝副黏病毒疫苗時,可使用雞新城疫Ⅳ系疫苗7日齡滴鼻,5羽份/只,也能產生一定的預防效果。
        5.1.3 鵝群必須與雞群嚴格分區飼養,群內不應有雞飼養,避免相互傳播;加強飼養管理,提高機體抵抗力;嚴格衛生消毒,杜絕傳染來源,以減少發病機會。
        5.2 治療
        全群拌喂適量的復方禽菌靈進行抗菌消炎,以減少并發癥和促進腸道病變的恢復,并補充一些多維用于增強機體抵抗力。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8-5-12 09:06:18 | 只看該作者
    主要靠預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0:3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江市| 孟津县| 芒康县| 玉溪市| 防城港市| 新竹市| 宣恩县| 黄梅县| 太和县| 灌阳县| 理塘县| 濉溪县| 九江市| 通州市| 庆城县| 通州市| 江陵县| 隆安县| 杭锦后旗| 梧州市| 静安区| 安西县| 竹北市| 苗栗县| 东乌珠穆沁旗| 鄂尔多斯市| 舞阳县| 湖北省| 弋阳县| 沧源| 宾阳县| 锦州市| 新安县| 杭锦旗| 远安县| 海南省| 昆明市| 镇康县| 宁南县| 肥乡县|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