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基因可以發現豬高產的奧秘,還可以據此提高種豬產仔的數量。該技術最近通過由教育部主持的鑒定。這項“豬高產仔數FSHβ基因發現及其應用研究”,由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李寧教授等主持完成。鑒定專家認為,該項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如在我國73個種豬場推廣應用,年新增收益將近1.5億元。
該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點資助的項目。項目開展九年來,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家以國際上繁殖力最高的我國地方品種----二花臉豬和歐洲商業品種豬等為研究素材,利用候選基因策略,對2萬頭以上的種豬進行了基因型檢測。他們采用基因組分析技術,發現了與豬繁殖性能密切相關的新型標記。該項研究的有關成果屬于創新性成果,在國際上屬于首次發現。
中國農業大學近年來與國內多家豬育種公司進行了合作,利用該項技術幫助其選種以提高種群的產仔數性狀,取得了明顯的改良效果,產仔數提高了0.5--1.5頭。他們與世界上最大的豬育種公司PIC合作,利用該技術進行了多個豬品系產仔數性狀的選擇,也取得了很好的改良效果。該項技術僅在國內7家種豬育種公司應用了3年時間,就新增收益1368.34萬元。
鑒定專家認為,該項目從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角度,研究了我國優良地方豬種高產仔數的分子機理,具有高層次、投入產出高的特點;具有較大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有較強的創新性;將大大推動豬育種技術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