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氣多變冷熱無常,若飼養管理不善,極易導致牛感冒。患牛體溫升高至41℃——42℃食欲減少或廢絕,反芻停止,口渴,呼吸加快,精神沉郁。皮膚溫度不均勻,耳鼻端發涼,耳鏡發干,鼻孔流出黏液樣的鼻涕等癥。
對發病奶牛可采取中西藥結合的治療方法:
1、中藥療法:取大棗、生姜50克,桂枝、麻黃30克,黃柏、連翹、柴胡、茯苓、葶藶子各25克,川芎、防風、桔梗、荊芥、澤瀉各20克,白酒2兩為引,水煎灌服,每天1次,連服3次。對體弱者加黨參、茯苓、黃芪各60克;有咳嗽者加杏仁、陳皮、款冬花各30克;對發喘者加栝樓仁30克;對大便干燥者加大黃60克、厚樸450克;對臌氣者加青皮、枳殼各30克。也可用茶葉25克,生姜30克,紅糖60克,胡椒6克,煎水灌服,效果也很好。
2、西藥療法:對發現早、病情輕、體況較好的奶牛,可用30%安乃近或柴胡20——40毫升與清開靈注射液40毫升進行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2天即可痊愈。為預防繼發感染,在每次注射時可加入氧氟沙星5毫升/公斤體重,一般在擠奶之后注射為宜(注射后36小時的牛奶應廢棄)。對發現遲、病情重、體況差、脫水嚴重的奶牛,可用10%的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500——1500毫升、頭孢噻呋5毫升/公斤體重、維生素C24克、10%的安鈉咖20毫升、地塞米松10毫升進行靜脈注射治療。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