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綿櫻鴨業有限公司 胡明輝
大型肉鴨在四川地區的規模性發展應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也就是1985年綿陽從英國櫻桃谷農場引進父母代種鴨開始。經過多年的飼養和研究,綿櫻鴨業的前身綿陽市種鴨場在九十年代初,又率先在中國引進了櫻桃谷祖代種鴨, 將父母代種鴨向大型鴨加工企業和國內不同地區進行推廣。四川的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相對濕度較大、四季分明、適宜鴨的生長;加之四川人的生活習慣對鴨肉食品比較喜好,人口眾多,市場需求也大,而且對鴨肉的熟食品加工也有其獨到的工藝和產品,所以肉鴨產業在四川十多年來呈現了快速增長,四川已經是全國大型肉鴨發展最富有活力的區域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四川的肉鴨產品具有以下特點:
一 品種多, 市場選擇
八十年代中期最先進入四川的是櫻桃谷鴨,稍后狄高鴨也有少量養殖.九十年代末期奧白星進入四川,天府肉鴨用櫻桃谷做素材和其他品種選育成為四川一個新的肉鴨品種,其后麗佳鴨也引入四川。由于品種不同,其生產表現也有較大差異.目前占市場主導地位還是以櫻桃谷鴨為主,特別是兩千年以后櫻桃谷農場推出的SM3大型肉鴨,在料肉比,抗病性,胸肉產量,肉的品質等方面都有較大改進和提高,料肉比由2.32:1 降為 2.28:1 別小看0.04,大帳算下來是很可觀的。以一只三公斤重的鴨子為例,每只可節省飼料0.12 KG, 以目前的料價,每公斤飼料2.15元計,每只鴨可節省0.27元。如果出欄5000只鴨,可節省成本人民幣1300元。由于養殖效益的驅使,飼養者是鴨品種推廣和經濟效益比較的裁判,他們根據市場需求和養殖效果來決定使用什么品種。雖然四川的肉鴨品種多,可以說當今有名的品種四川都有飼養,但在市場占有量上,櫻桃谷鴨還是居首位
二 產量多 品質參差不齊
四川是中國的養鴨大省,2007年出欄鴨5.35億只,存欄1.5億只,其中肉鴨出欄4.8億只,產值約87億人民幣。雖然大部分的經營者都選用了優質的種苗,但亂雜亂配,商品代當種的現象也較為突出,川內的一定規模養殖戶都能夠明了行業內不同商家鴨苗的品質。若省外行情上漲,省內外鴨苗價差大了,一些省外客戶貪圖便宜,購買一些”便宜”鴨苗,就可能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在料肉比,成活率,整齊度等問題上都會出問題,這些都是以次充好,貪小利而忘大義所帶來的。相比之下,負責任的養殖場,注重品種,疾病預防做的好,鴨苗質量好,省內省外市場做得好,效益也穩定。這些經營者懂得品種與質量的關系,對市場有較深的洞察力,生產計劃上也編排的很好。市場需要的時候,他的產品多;市場疲軟的時候,相對減少產能,有較穩定的客戶群,這樣的經營者怎么會不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四川養鴨界對品種的認識和要求也漸漸提高,種鴨的需求量也在加大。最近廣西桂柳公司在四川也落戶了,他們的到來,會對川渝地區的鴨苗市場有一個大的推動。由于商品苗的量增加,正規品種的比重也會有大量的增長,這樣也會凈化市場。
為了更好的滿足市場需求,綿櫻鴨業和英國櫻桃谷農場,廣西桂柳家禽有限公司,計劃在綿英種鴨現在的生產規模之外,再投資2000萬元新建一座年存欄220單元(約三萬種鴨)的新祖代場,新祖代場場址已經選定,占地約200畝。5月中旬即將破土動工,建成后對川渝的父母代種鴨供應,無論是在質量還是數量上都更加有保證。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幾年內,川渝地區肉鴨苗質量將有一個新的提高,四川鴨苗質量的聲譽在川外一定會提升。
三 消費多 加工有限
四川人的飲食習慣對鴨情有獨鐘,所以肉鴨產品的消費需求比較旺盛,加之飲食文化延續升華,對鴨肉加工比較講究,涌現出不少地方名牌鴨加工產品:例如成都的樟茶鴨, 什邡的云溪板鴨,樂山甜皮鴨,綿陽安縣的焦鴨子。有不少餐館還專門以鴨為原料,做出各種鴨菜品,例如綿陽的“鴨天下”,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中醫對鴨肉也有獨到見解,還以鴨肉為料,制作藥膳以滋補人的身體。以肉的分類來講鴨肉屬紅肉,在風味上較雞肉好的多。從營養的角度講,鴨肉屬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鐵,是其它禽肉無法比擬的。
近三年來,四川的肉鴨加工企業逐年增加,但大多數仍為作坊式加工,大型加工企業不多。目前邛崍泰豐食品、崇州豐豐鴨業、新津五田食品做的有規模,也很成功。但是和國內肉鴨加工發達的山東比較,四川的鴨加工企業無論是規模還是數量及鴨肉品種都還不及山東濰坊市,因此肉鴨加工行業的潛力很大,市場也很大。綿櫻鴨業為了加快完善產業鏈條,滿足市場需求,2007年底和英國櫻桃谷農場合資建設四川天櫻食品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人民幣,項目一期投資約3000萬元,一期建設一座年加工500萬只肉鴨的加工廠。工廠將按歐盟的HICCP標準設計建設,六月可建成,力爭八月份投產。屆時,四川又將新添一座高標準肉鴨加工生產線。在我們的規劃中,隨后還將繼續完善食品加工的鏈條,在不久的將來新建鴨熟食品加工廠,生產高端的鴨肉熟制品。
四、要發展,積極推進
肉鴨產業發展是社會生產進步的必然,在中國山東省肉鴨養殖和加工在數量和品種上都處于前位,相比之下四川還處于發展時期,由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飲食文化的影響,肉鴨生產和加工量會越來越大,市場對產品的需求量也會增加,發展肉鴨產業化生產,以市場為導向,以加工(經營)企業為龍頭,以商品生產為基礎,以社會化服務體系為紐帶,以科學技術為依托,按照“產、加、銷”一條龍的運行體制,采取由市場牽龍頭,龍頭聯基地,基地帶農戶的方法,逐步形成區域化養殖、規模化生產、社會化服務、現代化加工,一體化經營的發展模式,以保證肉鴨業穩定,有序、持續的發展。要積極推進肉鴨產業持續發展,我意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強種鴨體系建設,提高高質量種鴨
目前省內除天府肉鴨外,其它品種的祖代都要從育種公司引進。發展優良品種應建立在一定規模的祖代種鴨基礎上,由于引種費用很貴,為增加引種數量建議政府應給予引種補貼。
政府相關部門應認真執行種畜禽生產許可證制度,對不具備生產要求的養殖場堅決采取相應的措施,才能讓合法生產者利益得到保護,有利于提高品種意識和商品苗質量。
2、根據訂單生產,提高生產水平
養殖戶僅僅靠賣毛鴨風險太大,一般難有理想的收益。加工企業和養殖戶簽訂單,由加工企業承擔市場風險,那么怎么提高生產水平將是養殖戶面臨的問題。加工企業訂單收購,根據產品質量需求,由加工企業提供優質飼料和飼養技術,飲水、場地衛生、防疫就是養殖成功是關鍵。
3、發展龍頭企業,帶動肉鴨產業發展
大力發展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肉鴨加工龍頭企業,圍繞肉鴨龍頭企業建立肉鴨生產基地,帶動肉鴨養殖規模化生產的發展。通過建基地,簽訂養殖收購合同等方式,廣泛聯合,扶持肉鴨生產基地和適度專業養殖生產戶,形成穩定的、整體規模較大的肉鴨產、加、銷一體化的生產企業,以企業為龍頭,從鴨苗、飼料、養殖技術、防疫衛生到產品回收,經加工后銷向市場,力爭最小投入,實現較高的利益,養殖戶無市場風險。
4、加強鴨肉產品的研究,提高效益和市場認同
目前四川鴨加工企業主要以小白條鴨為主,這其實是對品種的浪費,沒長成熟的肉鴨,在風味上還是有差異,大型肉鴨做分割產品是最好的,45—49日齡的鴨子,45日齡除分割頭、頸、脖、爪、翅等外,酮體一分為二,稱之為片鴨,49日齡的鴨子,除上述產品,胸肉可達500克以上,銷路也很好,胸肉在日、韓市場很受歡迎,國內生產的煙熏鴨胸,主要出口日、韓兩國,鴨胸肉也是做火腿腸、粉腸的上等原料。鴨脖、翅、腳、血、腸、羽絨在四川更是供不應求。旅游休閑食品也很有前景。現市場已有銷售,賣的還不錯。鴨脖在武漢成就了兩個億元的企業。(久久鴨脖、精武鴨脖)
5、健全市場信息系統
在強調市場為導向的同時,必須強化信息服務的重要性。建立反應靈敏的市場信息服務網絡,省家禽協會應加強這方面的信息收集和服務支持,可以有償服務,但要企業感到確實收到效果。在信息收集中,不僅要瞄準產品的供求關系、價格變化、產品質量標準及貿易方式,還要關注潛在的、未來的市場需求形勢,及時指導生產、防止生產的大起大落,盲目生產。隨著社會發展,肉鴨產業也在發展,速度也會加快,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會更加大。因此,信息化在肉鴨產業中的應用,是推動肉鴨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川已經成為了國內肉鴨產業的重要種源基地和消費市場。綿櫻希望能夠以四川為基地,以櫻桃谷祖代種鴨為龍頭,以公司為依托,向市場提供更多的種鴨、鴨苗和鴨產品,增大市場的占有率和影響力。同時加強鴨肉食品的開發和研究,和研究機構及各大專院校加深合作,進一步提升綿櫻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我們愿意和鴨界朋友,為四川鴨產業的發展做出共同的努力。
綿櫻鴨業版權所有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四川綿櫻鴨業有限公司網站 www.mianying.com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