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你一起去養豬
發布時間:2008-03-17 作者:鄭法河 于遵星 關鍵詞:
俗語說"家有萬貫,帶毛兒的不算",說的就是養殖業風險巨大,尤其是疫病所帶來的風險。2006年6月開始,江西、浙江、安徽等南方各省發生豬高熱病,并蔓延至北方省份。疫病所到之處,豬死的死,淘汰的淘汰,一直到今年五六月份,在全國各地部分區域該病仍舊嚴重影響著豬群的健康。目前,豬病已經為當前我國養豬業最大的瓶頸,而且短期內無法得到很好地改變。
近幾年,我國生豬價格屢屢暴漲暴跌。1996年以來的10年中,全國生豬價格的暴漲暴跌讓所有的養豬人都感到困惑,沒有人知道明天的豬價會是多少。而且,豬養得再好,假如沒有趕上好的行情,也還是虧損,趕上好的行情,而又沒有豬賣,沒錢賺。
近來豬肉和生豬價格猛增,引起國家有關部門和全社會廣泛關注,國家甚至動用國家儲備肉來調低豬肉和生豬價格。
當前,我國養豬業處于一個非常關鍵的轉型期,養殖模式由散養向規模養殖快速轉變,疫病頻發和豬價劇烈波動兩大難題,令幾乎所有養豬人都"寢食難安"。為此,我帶著以上兩個問題走訪部分養豬場,和養豬人一塊養豬,共同養豬,共同探討當前養豬業未來走勢以及養豬人如何應對,從而為我們下一步豬用藥品銷售工作準確定位。
經過和養豬人一塊養豬、探討,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養豬業:
現階段我國養豬業規模化程度雖然有所提高,年出欄50頭以下的小型養殖場活豬出欄量占總出欄量的比例由幾年前70%左右逐漸下降,但短期內國內大多數地區,這一比例仍將維持在50%左右。經過去年生豬市場遭遇低谷和"高熱病"打擊,從事養豬業的風險加大,投資相對其它行業收益減少,使養豬業向規模化集中化方向發展,從而使農村散養戶、專業育肥戶以及經營管理不良的養豬場將退出本行業。但由我國國情所決定,在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中等規模自繁自養場(母豬存欄量在10-50頭,年出欄商品豬在200-1000頭)將成為養豬業的中堅力量;中大型規模養豬場(母豬存欄量在50頭以上,年出欄商品豬在1000頭以上)為引導補充力量;而生豬生產一條龍養殖企業為當地政府重點扶持對象,作為養豬業帶動者。
90年代前"養豬為過年",后來"養豬為賺錢",現在"養豬為健康安全",只有保證豬群的健康和豬肉的食用安全,才能等到很好的投資回報。今年豬價一路走高,但大多數豬場因受豬病困擾、豬群淘汰或死亡而無豬可賣。那么如何保證豬群的健康?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豬群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合理地引種改良;提供優質的營養需要;合適的防疫和保健;樹立將養好豬作為自己事業追求目標的理念等等。
生豬市場價格是由市場的供求關系來決定的,當供過于求時豬價下滑;當供不應求時豬價就要上漲。而廣大生豬生產者與生豬收購商在供求關系信息資源掌握方面不對等,處于劣勢,被動地接受生豬價格,受傷的往往是這些養豬人。現階段我國養豬業產業集中率低、沒有準入準出的門檻,再加上豬的生長周期這一固定因素,使生豬存欄量放大式的增長和下降,有部分地方政府沒有根據市場規律引導生豬生產,而是盲目地引導養豬人擴大生產。近來,豬價飆升,國家不惜動用國家儲備肉來平抑豬價,本人覺得有失偏頗。近幾年來飼料原料價格連續上升加上生豬存欄量下降,豬價上漲是正常,國家不應去平抑而是應合理引導促使生豬生產,國家財政部動用65億資金補貼母豬生產,對養豬人是很大的鼓勵。
當前,大多數養豬人文化水平不高,沒有系統地學習過科學養豬技術,在實際生豬生產過程中遇到很多技術難題,對豬病發生的認識、如何快速準確地豬病診斷、如何購買/選擇優質高效的獸藥以及適合本場情況的免疫用藥保健方案都很迷茫。這對我們從事獸藥生產銷售的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針對現在養豬業存在的問題,社會不僅要關注豬肉價格,還要關心養豬人。國家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引導、扶持、補貼生豬生產,當地有關部門正確的提供養豬信息引導生豬生產,養豬人自發地或在相關政府部門協助下成立有效的養豬協會性組織,降低市場帶來的風險,這都是促進養豬業發展的舉措。現在很多養豬場/戶都已認識到豬群健康的重要性,防重于治,讓豬不發病。我們作為獸藥企業該如何應對?那就是做專業從事豬用產品開發生產的制造商,建立專業的服務營銷隊伍,為養豬場/戶提供系統的專業豬病防治方案,這也就是我們隆重推出的“豬場系統工程”。我們要用專業和專注與廣大養豬朋友共同推動養豬業的發展。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