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731|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正逐漸失去“扭曲”的低成本優勢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4-19 18:52: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財經》實習記者 張翃 李聰        《財經網》         [        04-18 21:44        ]
                        [b]花旗銀行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的生產成本扭曲規模約達3.8萬億元人民幣,正逐步走向市場水平[/b]
    [b]  【《財經網》專稿/實習記者 張翃 李聰[/b]】今后,中國的生產企業將不會再享有以往“扭曲”的低成本優勢——花旗銀行在其最新一期《宏觀中國》研究報告中作出這一判斷。
      花旗銀行中國經濟學家沈明高等提出,近來中國生產成本的躥升,正是成本正?;╟ost normalization)的開始。被扭曲的重要生產要素的價格和成本,將逐步走向市場水平。這一過程將是不可逆轉的,但可能要經歷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成。
      據花旗測算,中國的生產成本扭曲規模約達3.8萬億元人民幣,相當于2007年名義GDP的15.5%。這一規模是2007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利潤總額的2倍。
      這種扭曲主要體現在能源和原材料、環境、資金、勞動力、土地等五個方面。如,由于能源價格和資源稅率被壓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成本扭曲達到16320億元,由于不考慮環境恢復,環境成本扭曲約達10800億元。
      報告分析,勞動力成本被壓低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城鄉區別對待的戶籍制度,這使得農民工在工資和社會福利等方面都受到歧視。而政府為了招商引資,無償或低價轉讓土地使用權,并對投資者進行補貼,大大降低了企業的土地使用成本。價格的嚴格管制,又使國內能源價格長期低于國際水平。同樣,利率管制之下,也使得中國企業能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利率取得銀行貸款。此外,長期以來對環境問題的忽視,也讓企業省去了大筆環保費用。
      以往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出口退稅政策等是其他形式的成本扭曲。人民幣幣值低估也是對出口商的隱性補貼。
      報告認為,這些扭曲成本的因素很可能在未來五至十年內逐漸弱化。報告預測,未來五年內,出口退稅將進一步降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升至5-6元人民幣兌1美元的水平,存款利率上限和貸款利率下限也可能取消,將加征資源稅并更多地從價而非從量,新的勞動合同法將穩步實施。本輪通脹緩解后,能源價格改革也將啟動。戶籍制度也將向實現城鄉人口社會經濟平等方向改革。
      此外,土地私有化、環境保護等,則是未來十多年內改革的目標。
      報告中指出,面臨價格與成本間利潤空間的壓縮,降低成本成為企業的生存之道,因為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提高價格的可能性已經不大。
      成本正?;闹饕苿右蛩兀莵碜陨a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收入重新分配和政府提高發展質量的要求。報告認為,成本正?;馕吨袌鰧⒃趦r格決定中發揮更大作用,對于生產者的“偏袒”將逐漸消失,這對消費者來說是好消息,也就意味著消費市場將會釋放潛力。而內需的啟動有賴于城市化的深入、內陸省份的開發,因此,與這兩者有關的投資領域很可能是未來五至十年的熱點。
      報告認為,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不會由于成本正?;拖ТM。從制造業的成本結構看,目前中國制造業的成本不到美國的70%。其中,勞動力成本只有美國的四分之一左右。若不考慮中國制造業勞動力比美國遠為密集的因素,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只有美國的5%。這與韓國和臺灣地區在1975年時相似。當時兩地的勞動力成本也相當于美國的5%,人均GDP2000美元;2004年,兩地的人均GDP都已達到1.5萬美元,而勞動力成本分別升至美國的一半和四分之一左右??紤]到中國的經濟規模,即使30年后人均GDP也達到類似水平,勞動力成本很可能還會保持優勢。
      報告認為,新的《勞動合同法》在改善勞動者福利的方向上是正確的,只是有點操之過急。今年內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可能因此上升10%-20%,但新法帶來的新增成本將在五年內被消化。
      此外,中國的生產企業現已覆蓋中低端產品,規模效益已經顯現。新產品模型一旦開發出來,企業將能夠很便利地在國內找到代工廠家,這種時間效率的優勢是其他國家難以超越的。
      成本上升后,家庭收入也將相應有所提高,內需的提升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生產利潤率下降的負面影響。內需擴大后的中國將可能從一個凈出口國轉變為凈進口國。
      報告認為,成本正常化將有助于中國的貿易平衡,減輕貨幣升值壓力,減少中國經濟對于數量投入的依賴。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08-4-19 18:53:46 | 只看該作者
    我贊同這個觀點,這篇文章分析的更有關度和縱深!
    板凳
    發表于 2008-4-20 07:50:01 | 只看該作者
    事情總是變化發展的,正常
    地毯
    發表于 2008-4-20 11:09:13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人力成本的確被低估了
    5
    發表于 2008-4-20 12:08:13 | 只看該作者
    正常:huahua:
    6
    發表于 2008-4-20 12:18:14 | 只看該作者
    適當的提高成本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科技含量
    7
    發表于 2008-4-26 21:49:48 | 只看該作者

    是否是個死循環?

    了解一下,但人力成本的問題很復雜。工資上漲,企業成本增加,產品終端價格也會有所上升(除非是暴利行業產品),顧客支付成本上升,又抵消了工資的增加,這是否是個死循環?當然,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也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03:2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怀化市| 邯郸市| 东乡县| 日土县| 十堰市| 桃源县| 盐亭县| 田林县| 读书| 兴安县| 蕉岭县| 喀喇沁旗| 平山县| 临江市| 道真| 洛宁县| 宁武县| 高阳县| 花莲县| 方正县| 确山县| 昌图县| 临桂县| 古田县| 霍邱县| 宿松县| 右玉县| 永川市| 娄底市| 湘潭市| 龙海市| 大埔县| 昆山市| 楚雄市| 灌南县| 天峨县| 白城市| 新乡县| 永宁县|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