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價、豬價和“人價” 通貨膨脹調研報告
文章來源:中糧期貨 作者:佚名 更新時間:2008-3-27
要點我們1月末走訪了東北、四川和江浙一些地區,向當地政府、企業和農戶實地調查糧食、生豬和勞動力供求情況及價格走勢。調研結果顯示今年農產品價格可能繼續上漲,豬肉價格將高位運行,且勞動力成本顯著提高。我們維持08年我國通貨膨脹保持高位,CPI漲幅達到5-5.5%的判斷。
近期我國食品價格通貨膨脹基本屬于成本推動型。主要源于供應不足、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揚,勞動力成本上升,國際糧價飆升推高糧食進口成本并傳導至國內糧價。消費結構升級加劇食品價格上漲,但并非短期通脹高企之主要原因。
許多中小型勞動密集型企業認為新勞動合同法構成勞動力成本上漲壓力,并可能影響招聘用工計劃。行業競爭激烈的企業短期內難以漲價,盈利能力將明顯減弱,并可能影響就業的增長。中長期來看,行業內并購和整合將強化企業定價能力,勞動力成本的提高終將傳導至產品價格,推高通貨膨脹。
物價管制和信貸控制等行政措施難以平抑通脹壓力,甚至可能推高通貨膨脹。能源價格管制導致能源短缺,影響糧食運輸,最終推高商品糧價格;食用油價格管制迫使榨油廠提高豆粕價格以交叉補貼榨油虧損,從而推高養豬飼料價格和生豬價格;盲目的信貸控制影響糧食收購從而推高糧價。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