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894|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了解禽流感及防制措施

    [復制鏈接]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8-4-14 15:56: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禽流感 疾病概述: 禽流感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種從呼吸病到嚴重性敗血癥等多種癥狀的綜合病癥。本病又稱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目前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有發(fā)生,給養(yǎng)禽業(yè)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 (一)病原 A型流感病毒能在雞胚、雞胚成纖維細胞中生長,大多不致死雞胚,能凝集多種動物的紅細胞。病毒對紫外線敏感,加熱55℃1小時、60℃10分鐘可被滅活,對大多數(shù)防腐消毒藥敏感。病毒在干燥塵埃中可存活2周,在4℃可保存數(shù)周,在冷凍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個月之久。 流行病學: A型流感病毒能感染多種家禽和野禽,在家禽中以雞和火雞最易感,其次是雉雞和孔雀,鴨、鵝和鴿則較少感染。一般認為本病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如經(jīng)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和眼結(jié)膜等途徑傳播。禽流感的擴散主要是通過糞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氣而傳播。人員和車輛往來是傳播本病的重要因素。吸血昆蟲可傳播病毒,帶毒的種蛋可垂直傳播。野鳥特別是遷棲的水鳥,在本病的傳播上有重要意義。 人工接種可通過氣溶膠通過鼻內(nèi)、氣管內(nèi)、口、眼結(jié)膜、肌肉內(nèi)、腹腔內(nèi)、靜脈內(nèi)、泄殖腔內(nèi)等途徑使易感禽感染。 臨床癥狀: 潛伏期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一般發(fā)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在高致病力毒株感染時,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可達100%。 高度致病性禽流感往往突然爆發(fā),無任何臨床癥狀而死亡。病程稍長的可見精神萎頓、不食、衰弱、羽毛松亂,頭、翅下垂,雞冠和肉髯呈暗紫色,頭部水腫,結(jié)膜腫脹發(fā)炎,鼻腔內(nèi)有粘性分泌物,病雞常搖頭,呼吸困難。有些病例出現(xiàn)下痢和神經(jīng)癥狀,抽搐,運動失調(diào),癱瘓和半癱瘓,失明。病程一般1~2天,死亡率可達50%~100%。 呼吸型禽流感,一般癥狀為精神食欲較差,產(chǎn)蛋減少,主要表現(xiàn)為明顯的呼吸道癥狀,咳嗽、鳴音、噴嚏和鼻竇腫脹,發(fā)病率高,死亡率低。 病理變化: 病理變化因感染病毒株和禽的種類不同而異。死于禽流感的雞表現(xiàn)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滲出、壞死等變化,口腔、腺胃、肌胃角質(zhì)膜下層和十二指腸出血,肝、脾、腎和肺常見灰黃色壞死灶,氣囊、腹膜和輸卵管表面有灰黃色滲出物,并常見有纖維素性心包炎。產(chǎn)蛋雞多見卵黃性腹膜炎。幼禽感染后,很少迅速死亡,但肉眼病理變化明顯。 實驗室檢查: 本病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的差異很大,確診必須依靠病毒的分離鑒定和血清學試驗。 防止措施: 本病目前尚無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法,金剛烷胺對雞和火雞的A型流感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效果,應用抗生素治療可以減輕支原體和細菌性并發(fā)感染。對本病的控制主要是加強預防措施,應盡量減少和避免野禽與家禽、飼料和水源的接觸,防止野禽進入禽場、禽舍和飼料貯存間內(nèi),注意保持水源的清潔衛(wèi)生,輔之以適當?shù)囊呙缑庖呓臃N,目前常用的有弱毒疫苗和佐劑滅活苗,但效果并不很好。 發(fā)生本病時要嚴格執(zhí)行封鎖、隔離、消毒、焚燒發(fā)病雞群和尸體等綜合防治措施。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8-4-14 16:06:41 | 只看該作者
    樓主有沒有比較新比較詳細的防控措施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22:2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强县| 哈密市| 衡阳县| 东阿县| 扬州市| 黔东| 特克斯县| 增城市| 芒康县| 古丈县| 汉沽区| 扶风县| 威远县| 砚山县| 临澧县| 德昌县| 新乡县| 梁平县| 丹江口市| 屯留县| 海晏县| 长兴县| 新宾| 墨江| 通化市| 陈巴尔虎旗| 尼玛县| 两当县| 高碑店市| 涿州市| 科技| 丰原市| 吉水县| 琼中| 新宁县| 天全县| 正定县| 乡宁县| 浦江县| 桐柏县| 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