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和禽流感一直是困擾廣大養雞戶的兩大難題,每年的秋冬季節是新城疫和禽流感的高發季節,很多養雞戶由于在此時重視不夠而損失較大。
新城疫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
各種日齡的雞都可感染,但主要在20-40日齡和180-250日齡;雛雞多發生在20-40日齡,雞群采食量下降,呼嚕、咳嗽、甩鼻,拉黃色稀糞,精神不振、癱瘓,早期出現頭點地癥狀(不受控制、不停的點地),感染15天后會出現許多扭頸、歪脖的雞只;防過油苗的雞發病率低、死淘率低。產蛋雞多發生在180-250日齡,雞群采食量變化不大,出現輕微的呼吸道癥狀,個別雞拉黃綠色稀糞,大群雞的精神正常,產蛋率下降20-40%左右,蛋殼發白,有軟皮蛋。公雞很易受到ND感染,此時母雞產蛋率不變,但受精率下降幅度大,可從90%下降到60%。
解剖雞氣管充血、出血;腺胃乳頭出血;腺胃與肌胃交接處有出血斑;十二指腸遠端有淋巴樣結構突起或潰瘍;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卵泡變形;輸卵管水腫,病程后期輸卵管萎縮。
最近幾年,肉食雛雞早期(10日齡左右)發生新城疫的比率在明顯增大,因此應引起廣大養雞戶和種雞場的重視。雛雞早期發生新城疫其癥狀為:大群雞精神、采食無多大變化,雞只表現張口、伸頸喘,死亡很快,有的時候多在防疫IV系苗以后發病,解剖雞體臟器早期無明顯病變,只表現為血凝不良、腎瘀血,后期個別雞只會出現乳頭出血和扭頸癥狀。
禽流感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
1.低致病性的禽流感
主要發生在產蛋雞群,雞群采食、飲水下降,拉黃綠色稀糞,出現呼吸道癥狀,表現為呼嚕、咳嗽,個別雞只出現張口呼吸、尖叫。出現零星死亡,產蛋率下降快,個別雞只會出現腫頭腫臉,冠發紫等現象,育雛、育成雞感染無其它癥狀,只表現長時間的呼吸道癥狀。解剖氣管充血、出血,個別雞的氣管下段會出現血痰或灰色的粘性分泌物,腺胃乳頭有化膿性出血;卵泡變形,輸卵管有白色膿性分泌物。在商品肉雞中,雞群多與大腸桿菌或其它細菌并發感染,表現為張口伸頸呼吸,雞只蹦高死亡、肚皮朝上,死亡率高;死亡雞解剖氣管充血嚴重,似紅地毯狀,支氣管有黃白色干酪樣物堵塞。
2.高致病性禽流感
各種日齡的雞均可感染,今年肉種雞、蛋種雞也有發病的報道。
但產蛋雞比育成和育雛雞易感,發病的早期雞群無任何癥狀,雞群突然出現較高的死亡率,大群雞精神、采食、蛋殼質量、產蛋率無明顯異常;后期大群精神不振,死亡率極高,甚至出現毀滅性死亡。解剖雞氣管出血,腺胃出血、腸道出血、脂肪出血、卵泡變形破裂,雞冠、肉垂發紫,腫脹出血,切開腫脹處似膠凍樣。
發病原因及防制
發病原因
1.雞群在經過一個炎熱的夏天,出現體重下降-俗稱夏衰竭,體質較差,抵抗力下降。
2.秋冬季節氣候變化較大,晝夜溫差大,寒流易侵襲雞群,造成雞群的抵抗力下降,易發生疾病。
3.在秋冬季節,往往只注意保溫而忽視通風,從而導致雞舍的通風不良,易造成雞上呼吸道粘膜的損傷,局部粘膜的屏障作用降低,新城疫和禽流感病毒易乘虛而入感染雞群。
4.由于秋冬季節溫度較低,病毒在野外存活的時間較長,增加了疾病的傳播機會。
綜合防制
新城疫和禽流感防制必須按照以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防制原則。
1.建立嚴格的生物安全體系,徹底對養殖環境進行凈化,盡量達到良好的養殖環境。
2.養殖戶應按照科學的飼養管理,保證雞群的體質。
3.建立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接種有效的疫苗。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