窖(池)氨化法是我國目前推廣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秸稈氨化方法。
窖(池)氨化法的優點
①可以一池多用,既可用來氨化秸稈,也可用來青貯,而且還可多年使用。②便于管理,避免了老鼠啃壞薄膜。③可以節省塑料膜的用量,降低成本。④容易測定秸稈重量,便于確定氨源(如尿素)的用量。
窖的設計
窖的大小根據飼養家畜的種類和數量而定。經過各地測算,每立方米的窖可裝切碎的風干秸稈(麥秸、稻草、玉米秸)150千克左右。一般說來,牛日采食秸稈的量為其體重的2%~3%。例如,一頭300千克的架子牛,日采食秸稈在7千克左右。根據這些參數,再考慮實際情況(每年氨化次數、養畜多少等),然后設計窖的大小。窖的形式多種多樣,可建在地上,也可建在地下,還可一半地上一半地下。建窖以長方形為好,如在窖的中間砌一隔墻,即成雙聯池則更好。雙聯池的優點是可輪換處理秸稈。若用此窖搞青貯,還可減輕取用青貯喂畜過程中兩次發酵。建造一個4立方米的雙聯池約200元,一般農民均可負擔。一個2立方米的池子(窖)可裝麥秸300千克,雙聯池可交替使用,氨化一池可供兩頭架子牛吃1個月。如制作青貯飼料,一池可儲存1000千克。
操作方法
先將秸稈切至2厘米左右。一般的原則是,粗硬的秸稈(如玉米秸)切得短些,較柔軟的秸稈可稍長些。每100千克秸稈(干物質)用5千克尿素(或10千克碳銨)、40千克~50千克水,把尿素(碳銨)溶于水中攪拌,待完全融化后分數次均勻地灑在秸稈上,入窖前后噴灑均可。如果在入窖前將秸稈攤開噴灑則更為均勻。邊裝窖邊踩實,待裝滿踩實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密封,再用細土等壓好即可。尿素氨化所需要時間大體與液氨氨化相同或稍長一些。
用尿素作氨源,要考慮尿素分解為氨的速度。它與環境溫度、秸稈內生脲酶多少有關,溫度越高,尿素分解為氨的速度越快,宜在溫暖的地區或季節采用。一般認為,要是尿素分解快,在氨化過程中最好加些脲酶豐富的東西,如豆餅粉等。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