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分裝濃縮料操作程序是: 5公斤腹膜袋裝料熱合后,放于5公斤手提袋內(縫口處貼上標簽縫好),然后放在40公斤的大包裝袋內,貼上標簽縫好。
本以為分裝料標簽上的“生產日期”標示也不是很復雜的事, 主車間配好濃料后,在分裝時標簽蓋上分裝日期(對外當然是生產日期),大小包裝一致(40公斤與內含的5公斤的小包裝),出庫時直接發貨則是。但由于市場上經銷商、客戶需要近期的料,越“新鮮”越好。因此為迎合市場、結合分裝料的繁鎖程序并根據濃料的保質情況,要求分裝員可將分裝日期推后2-3天,逾過庫存保質期還未出庫,則根本情況作換標簽或回機處理。
但是,這種方式生產主管持反對意見,原因是:1,如果在分裝時就將日期蓋上,有時客戶報計劃后可能不要,會造成大量成品超過庫存保質期而出現翻包,工作量加大;2,分裝時就蓋上日期,庫存量不敢做大,如果遇到計劃多時,生產工人忙不過來。 生產主管的意見是:均在5公斤的腹膜袋上熱合好生產日期,5公斤手提袋的標簽不蓋日期,40公斤的大包裝標簽蓋上出廠日期。這樣操作可以將庫存做大,不存在超期,因為市場上農民一般不看標簽,如果經銷商或檢查部門發現時,則告訴“生產日期在腹膜袋上”也不存在罰款問題。
本部門意見:標簽上必須要蓋上國家規定格式的“生產日期”,為迎合市場不管該日期推后多久,但必須要有;真正的生產日期要求分裝員在報表上注明,確保產品的可追溯性。
后來,領導說到雕刻一個“生產日期見腹膜袋”的章,蓋于5公斤和40公斤的標簽上,腹膜袋上則用字釘熱合上分裝日期。
但本人感覺不妥! 因為商品均要求凈含量和生產日期標示在醒目位置,這樣操作后一包飼料放于市場上根本不能看到“生產日期”,根據“生產日期見腹膜袋”的提示,還得解開40公斤的包裝,然后解開5公斤的包裝,最終才能從腹膜袋上看到一個也許很久的“生產日期”。
把這個過程寫出來,主要還是想請問一下朋友們的分裝料是怎樣操作的,執行過程沒有這么復雜吧?
[ 本帖最后由 粗蛋白 于 2008-4-7 16:56 編輯 ]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