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是由自身產生針對自身紅細胞的抗體,并以免疫學的形式破壞自身紅細胞的疾病。被附有抗體的紅細胞遭破壞的機制,包括需要補體參與的經細胞毒性反應的血管內溶血和經脾臟、肝臟和骨髓等巨嗜細胞破壞的血管外溶血。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但貓幾乎為繼發于貓白血病病毒感染癥、淋巴增殖性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和血巴爾通體病等。
【原因】該病是由于紅細胞抗原發生變化、交叉反應抗體(共有抗原決定因子)、免疫機能不全及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特發性:無特定原因,紅細胞產生自身抗體。
2.繼發性:對于貓白血病病毒感染病,可以認為是由于刺激產生抗體的紅細胞抗原發生變化,或者對于正常紅細胞抗原的免疫系統發生障礙所致。對于血巴爾通體病來講,是和寄生體直接誘發產生抗體所發生反應有關。也有可能與伴隨腫瘤和藥物誘發有關,但對貓尚未見報道。
3.抗體型:對于貓不如犬那樣分的詳細。幾乎與igg有關,但需要進一步探討igm、c3、iga的關聯。
4.年齡與性別:3~5歲開始增多。雖有報道說雄性發病高,但一般認為與性別無關。
【癥狀】通常在發病4~5日前開始食欲減退和嗜睡,約有40%病貓出現嘔吐。可視黏膜蒼白,約有30%出現黃疸,并伴有鼻出血等血小板減少癥狀。肝臟和脾臟約腫大60%。時常出現大量飲水和多尿癥狀。
【臨床病理】
1.pcv降低:甚至降至4%。由于正常貓也出現球形紅細胞,因此,不能作為本病的指標。
2.再生型和非再生型貧血同時出現。再生型隨網狀紅細胞增加而出現幼紅細胞。對于非再生型需要檢查骨髓,有可能為形成過多、過少和引發骨髓增殖性疾病。
3.約30%病例的血小板數減少。
4.生理鹽水加自身紅細胞即發生凝集時,可判定為免疫介在性貧血。此時,不僅需做室溫凝集試驗,也要做4℃下的凝集試驗。需要注意的是貓不僅在健康情況下也出現自身紅細胞凝集,在其他疾病時也出現自身紅細胞凝集。
5.庫姆斯氏試驗(含有igg、igm、c3的抗貓血清):在4項中若為陽性時不需要臨床檢查。但是,由于有時出現陰性,因此,當無法判定時進行該試驗。貓的庫姆斯氏試驗無法在臨床上進行,需要到其他研究單位進行。
注:由于繼發性病例比較多見,因此,最好進行有關的病毒試驗。由于幾乎所有的血巴爾通體病在 庫姆斯氏試驗中呈陽性,因此,需要多次進行血液涂片上的寄生體檢查。由于已有報道伴隨全身性紅斑狼瘡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所以,可用紅斑狼瘡試驗和抗核抗體試驗等鑒別其他免疫性疾病。
【治療】
1.對于繼發病例應消除病因并進行治療。
2.對于特發性病例可內服2~4mg/kg氟米松或強的松龍,以致使pcv值恢復到正常范圍。然后一周內隔日投與1~2mg/kg和4~8周內隔日投與1mg/kg。
3.雖有摘除脾臟的報告,但尚未成功。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