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世界上平均個體產量最高的國家。據資料介紹,從 1980 年開始,牛群的平均產奶量每年以 100kg 左右的速度遞增。至 2002 年,全國 10.5 萬頭奶牛的平均奶量,成年母牛為 10.4 噸,泌乳牛為 12.1 噸,乳脂率 3.37% ,乳蛋白質率 3.09% ,大群牛奶的平均體細胞為 30 萬個 / 毫升。為什么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以色列的奶牛生產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績呢?有如下幾個值得注意的經驗。
1 、 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讓牛住得舒服
以色列的牛舍多采用有空間的搭錯方式,房舍一般較高(高棚)??缍容^大。每一牛舍內均布局為喂牛棚(帶頸夾)和臥牛欄。臥牛欄和運動場以細沙、鋸末、膠墊和蓐草鋪墊,使牛臥得舒服,并可防止乳房被污染。
同時,在牛舍中安裝噴淋和風扇,以確保天熱時防暑降溫,防止出現熱應激。
2 、 使牛吃得營養,滿足不同階段的營養需要
以色列的飼養方式以全日糧( TMR )混合為主。按照泌乳時期,使日糧干物質分別達到 20 ~ 24kg (平均 21kg ),粗蛋白質在全日糧中的含量達到 14 ~ 18% (平均 17% ), NDF 為 42% 。, ADF21% 。精料以配合的顆粒飼料為主,同時飼喂玉米粉,小麥麩皮和全棉籽等。
3 、 切實按照環保要求,作好糞、尿處理
他們在牛舍中利用刮板將糞便堆積在一起,再用一泥沙泵將糞吸到運糞車,拉運到專門的處理廠,經過堆放、接種喜氧菌,攪拌等工序,使糞便發酵,并烘干作為有機肥銷售。尿和水進行凈化處理,直接施于農田。
4 、 作好公牛選種,實行優生優育
以色列每年要從高產牛群中選送 50 頭小公牛進行后裔測定,經過試驗性配種以后,最終保證每頭小公牛有 100 頭女兒。小公牛的留種率為 1 ∶ 12 。全國設立產奶記錄中心,進行奶牛的生產性能測定。擠奶采用仿生型的可以自動脫落的擠奶器。為了加快牛的出欄速度,一般采用翻轉式牛欄。每天擠奶三次(分別是 5 ∶ 00 、 12 ∶ 00 、 18 ∶ 00 )。
5 、 自動化信息系統確保各項目技術措施落實
以色列奶牛場內的各項管理工作均依靠電腦自動完成。如,產奶量(每次擠奶量可單獨顯示和累計)、乳脂率、乳蛋白率、牛奶的電導率(用以監測乳房炎)等測定指標均可一目了然。通過戴在每頭牛后肢上的計步器可以將牛的各種信息,每天運步次數記錄在電腦的顯示屏上,幫助管理人員了解牛的發情、健康狀況,使人工授精員準時進行輸精。由于借助電腦監測,大大減少了勞動力的使用量,使每個勞動力的管理定額達 200 頭以上。
除了以上 5 項技術措施以外,在組織方面以色列在全國范圍實施了“合作保險”制度,對奶牛業的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作法是:由保險 公司 出面,對全國奶牛進行保險,向奶農收取一定費用。保險公司設立包括育種、繁殖、飼養管理、醫療保健等在內的各種技術服務機構,隨時按養牛戶的要求(電話和 E-mail 聯系),作好必要服務,解決奶農的后顧之憂。每年末合作保險公司進行成本核算,在扣除各項費用后,將剩余的費用按比例返回給奶農(或抵銷翌年應交費)。
依靠這種“合作保險”制度加上采取以上五項技術措施,才使得以色列的奶牛業步入快速發展道路。
以色列在奶牛飼養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在我國北京和上海一些奶牛場正得到普及和推廣(如北京永樂店中以友好農場奶牛場,上海光明奶牛場等),并已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