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63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超越生產目標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3-29 18:27: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太多的時候,我們傾向于根據自己的直覺或每天的印象做出想當然的假設,而實際數據卻與這些假設并不一致。下面列出了八點要點,如果豬場能夠實施,將有助于超越生產目標,實現超乎您的經理和股東們預期的生產性能。自從1997年以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巴西的數百家豬場采用了本清單中列出的措施。在許多生產系統當中,這些措施都起到了積極的效果,延長了母豬生產壽命,提高了母豬生命期繁殖性能和斷奶仔豬的品質。最終,通過這些措施提高了豬場的年度生產力,并且增強了員工的成就感。

    集約化豬場當中,豬只完全處在人的控制之下。影響生產目標實現的重要因素包括健康、環境、營養、人員以及繁殖母豬的性能。有了健康和培訓有素的人員,豬就能夠茁壯成長,發揮出全部的遺傳潛力。多數豬場都存在相同的問題,包括如何在正確的時間為豬只提供它們需要的條件。如果您能把下列八點措施納入生產計劃當中,那么您的豬群生長性能多半可以獲得提高。

    • 人員與培訓
      對于想要獲得優異生產性能的企業來說,培訓是個連續的過程,不是只培訓新來的員工就行了,而是對老員工也要培訓。不論豬場規模大小,要想超常發揮,必須有一個連續的培訓計劃,同時還要有一套標準操作規程(SOP)。沒有這個,您就只能依賴老員工來培訓新員工。您應該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的生產性能未達到預期水平,我還應該繼續這樣培訓嗎?”

    • 培訓計劃
      多數情況下,很小的時候開始,后備母豬就需要特殊的照顧,直到第二胎分娩為止。判斷一頭后備母豬是否已經適合配種也涉及很多因素,不僅僅是看看日齡和背膘就能決定。體重、體況、體型結構,以及曾經發情的次數都需要考慮。作為后備母豬管理的要訣,PIC建議您一定要等后備母豬滿足三個條件之后再配種:體重達到136公斤,周齡達到30周,并且經過兩次有記錄的發情。

    • 后備母豬管理
      要制定計劃,保證未來有足夠的后備母豬持續供應給種豬群。在成功的生產系統當中,每周都要保證有富裕數量的可配種后備母豬,以備不時之需。這樣可以確保配種的后備母豬表型值全都符合既定標準,并且配種所處的發育階段也符合要求。為了確保后備母豬都經過精心挑選、體型完美并且供應充足(包括配種需求高的夏季,夏季后備母豬需求量會增加20-25%),對于多數豬場來說,每1000頭父母代母豬需要配備至少120頭祖代母豬。在生產系統規劃方面,還有其他的一些首要原則:在給定某個月當中,對于計劃需要分娩的每100頭后備母豬,必須于十個月之前在擴繁場生產出至少170頭雌性斷奶仔豬,以便滿足該月的需求;此外,您需要考慮到,在每100頭選作種豬的后備母豬當中,能夠參與至少一次分娩的可能只有90頭。

    • 后備母豬供應及其選留
      從獸醫的角度來看,生產系統規劃當中需要考慮到后備母豬本地馴化的過程。在配種前,應該讓后備母豬形成一定水平的免疫能力,這一點至關重要。在不造成過分免疫挑戰的前提下,應盡早對后備母豬進行本地馴化。這樣,在選留和配種的階段,它們就會成長茁壯,并處于良好的健康狀態。同時,還要避免在后備母豬轉入種豬場或配種舍的兩周之內配種。這樣可以使第一胎窩產仔數提高0.7頭。

    • 母豬的健康
      許多生產者認識到,通常6胎以上的母豬活產仔率比較低,與平均胎次的母豬相比,更容易死亡或被淘汰。因此,越來越多的豬場將6胎以上母豬的比例限制在母豬總存欄量的5%以內。此外,應該把焦點放在胎次分布上,而不是僅僅考察平均胎次,因為胎次分布更重要。已開始配種的繁殖母豬的理想胎次分布為:后備母豬(或零胎繁殖母豬)21%,1-4胎母豬60%,5胎以上母豬19%。

    • 經產母豬胎次分布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專題,說起來話就長了,本文無法詳細討論。請參考PIC的手冊《后備母豬與經產母豬管理基礎》,里面有許多關于體況和飼喂的實踐細節。您還可以訪問PIC的網站:http://www.pic.com/usa/,在“資源(Resources)”部分可以下載到許多專題的更新技術資料。還有許多辦公室張貼的圖表,還有西班牙語和英語的《后備母豬選留指南》、《成功發情檢測的指標》以及《母豬的妊娠期飼喂與體況評分》。

    • 經產母豬體況與飼喂
      大規模養豬生產當中很難照顧到每個動物個體。然而,在任何生產階段都應人道地對待豬只,不應容忍員工故意虐待動物的行為,這一點極為重要。這個政策不僅僅是為了做正確的事,也是為了我們養豬企業自身的利益。對于患病母豬,首先要有一套監控規程確保及時發現患病母豬,其次要為其提供盡量有效的治療。國家養豬委員會的《豬福利保障程序SM》(http://www.
      porkboard.org/SWAPHome/
      )提供了一套評估措施,PIC現在要求自己所有的豬場以及按合同為我們提供種豬的括繁場都要通過這套措施的評估。2004年PIC對所有這些豬場進行了評估,并擬定了基準標準,未來12個月當中還要再次進行評估。Jer Geiger博士一直在為PIC領導這項計劃。

    • 母豬個體的護理
      要想維持豬場的高生產水平,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員工是必需的。許多生產者都理解,訓練有素、工作積極的員工數量太少,那就很難維持高水平生產性能。在巴西,我的老家,人工非常便宜,豬場可以聘用好多人員。然而,在美國和加拿大,人工非常昂貴。例如,對于一個傳統的、生產流程、豬舍、設備合乎標準的4000頭母豬的豬場來說,估計需要12位全職的工作人員。把最優秀的人員安排在最重要的崗位上,這一條也同樣重要。我們發現,成功的豬場很少讓臨時工從事重要的活動,例如發情檢查、助產、母豬飼喂,等等。成功的關鍵在于員工的培訓、激勵和管理。

    造成兩家豬場或兩個生產系統之間生產力差異的直接因素包括健康、遺傳、環境和營養,再加上有效實用的操作規程,以及日復一日對細節的關注。員工的管理和培訓、理解豬的生物學特性、在正確的時間刺激豬的生理發育,以及精心為豬只提供一貫良好的管理,這些都是豬場獲得良好的生產性能的關鍵因素。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07:1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瓯市| 济宁市| 江安县| 奉化市| 黔西县| 元谋县| 高淳县| 洪泽县| 彝良县| 满城县| 竹北市| 永济市| 郸城县| 庆云县| 交城县| 德化县| 阿荣旗| 灵宝市| 阜宁县| 万宁市| 公安县| 汉沽区| 柏乡县| 阿尔山市| 益阳市| 阳东县| 仙桃市| 恩施市| 休宁县| 广德县| 赣榆县| 镇远县| 娄烦县| 金秀| 桐庐县| 昌黎县| 乌兰浩特市| 海原县| 调兵山市| 龙井市| 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