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本人準備的網上初級班培訓材料,請提供寶貴意見。
打針的方式有多少種?如何操作?
給豬打針的方式主要是四種,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靜脈注射和腹腔注射,四種注射方法
(1)肌肉注射:由于肌肉內血管豐富,注入的藥液吸收較快,另外,由于肌肉內感覺神經分布較少,所以引起的疼痛較輕,因此肌肉注射是最常用的注射方法。注射部位一般選擇在肌肉豐滿的臀部或頸部。注射時先剪毛消毒,右手持注射器,將針頭垂直的刺入注射部位內,刺入深度可根據豬只的大小,及注射部位的肌肉狀況而定,一般情況下是在3厘米左右。抽動注射器的活塞未發現有回血,即可注入藥液。但因為臀部有坐骨神經,如果注射位置找不好,打在坐骨神經上,就會導致豬癱瘓。豬病治療一般以頸部稍下方為宜。因為此處肌肉屬疏松結締組織,容易使藥物消散在毛細血管中。
(2)皮下注射:將藥液注射到皮膚與肌肉之間的疏松組織中,注射部位一般選擇在皮薄而容易移動,但活動較小的部位,如大腿內側,耳根后方。注射時先將注射部位消好毒,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提起皮膚,使成一個三角皺褶,右手在皺褶中央將注射器針頭斜向刺入皮下,與皮膚成45°角,放開左手推動注射器,注入藥液。
(3)靜脈注射:是將藥液直接注射到血管內,使藥液迅速發生效果的一種治療技術。主要用于搶救危重病豬,一般選耳背部,耳大靜脈。做靜脈注射時先用酒精棉球涂擦耳朵背面耳大靜脈,使靜脈怒張,助手用手指強壓耳基部靜脈使血管鼓起。注射人員左手抓住豬耳,右手將抽好藥液的玻璃注射器接上針頭,以10~15°的角度刺入血管,抽動活塞,如見回血,則表示針頭在血管內,此時,助手放松耳根部壓力,注射者用左手固定針頭,右手拇指推動活塞徐徐注入藥液,藥液推完后,左手拿酒精棉球緊壓針孔處,右手迅速拔針,以免發生血腫。
(4)腹腔注射:是將藥液注射到腹腔內,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小豬常采用這種方法。注射部位,大豬在腹肋部,小豬在恥骨前緣之下3~5厘米中線側方。注射方法:大豬多采用側臥保定,用左手稍微捏起腹部皮膚,將針頭向與腹壁垂直的方向刺入,刺透腹膜后即可注射。給小豬施行腹腔注射可由飼養員將豬兩后肢倒提起來,用兩腿輕輕夾住豬的前軀保定,使腸管下移,注射人員面對豬的腹部。在恥骨前緣下方與腹壁垂直地刺入針頭,刺透腹膜即可注射。注射時不宜過深或偏于前方,以免損傷內臟器官。也不可過于偏于后方,以免損傷臌滿尿液的膀胱。
此外,給豬打針時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1)正確選用針頭
一般病豬注射宜選用12號的長針頭,因為長針頭注射比較深,藥液能充分進入到肌肉組織中去。如果采用小針頭,注射淺則藥液吸收利用不好,而且還容易從針眼中流出。
(2)保定好豬
給豬注射時,一定要保定好豬,至少有另外一個人幫助固定豬頭部,以免注射時豬亂動,折彎或折斷注射針頭。
(3)注射速度要慢
在有人按住豬頭的情況下,要慢慢注射,徐徐推藥,使藥液在肌肉組織中逐漸擴散。有人習慣將注射針頭扎到注射部位后很快的推藥液,這樣會使藥液只集中在局部,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散吸收,從而影響藥效的及時發揮。
(4)注射前消毒
注射前要對注射部位用酒精或碘酊棉球消毒。消毒時應將消毒棉球從里向外擦拭消毒部位。注射完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住針眼1~2 min,可使藥液在肌肉中更好的擴散,不至于溢出,從而提高藥效和治療效果。
這是本人從網上下載的內容,后面有相關的解剖部位的解釋,因內容太大,只好放在下載中心,請到那里下載。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