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豬肉價格和市場波動成了大眾矚目的焦點,家禽業的發展也遇到了黃金期,禽蛋、禽肉和禽苗的價格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尤其禽苗價格漲幅很大,種禽企業受益匪淺。有人把家禽業與股市相提并論,認為2007年家禽企業的收益甚至超出股票。這不無道理,有些企業兩三個月的盈利就能收回所有成本。然而,紅火的市場容易讓人忘記風險,培養企業規避市場風險的能力仍任重而道遠。
1.種雞存欄不足拉高苗價 分析畜產品價格上漲,不外乎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飼料價格居高不下,造成養殖成本高。其次,天氣炎熱,蛋雞產蛋率下降,蛋雞供應減少,價格走高。其三,相關副產品價格上漲,畜產品替代性需求增加。另外,受洪澇災害影響,運輸成本增加,局部地區畜產品價格出現較大漲幅。
但是,造成雞苗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卻是種雞存欄量不足。以肉雞為例,去年肉雞行情很差,許多種禽企業不敢進雞,目前市場上肉食雞雞苗供不應求的現象其實是2006年上半年以前祖代雞進口量大幅縮減的極端表現。
從祖代雞到父母代雞的生產需要8個月的時間,從父母代雞到商品代雞的生產又需要8個月的時間。而一套祖代雞只能生產40套父母代雞苗,一套父母代雞只能生產150套商品代雞苗。所以,即使肉種雞企業現在進雞,緩解市場供應緊張狀況也需要一段時間。在這樣的牛市下,祖代場和父母代場欲大賺一把,但是苦于種雞存欄量不足,沒法擴大生產規模,只能通過抬高雞苗價格來獲得更多的利潤。
2.控制產量,保持供應穩定 整個市場在價格高的時候追漲,這是一種短視行為的表現。企業要想取得更好的發展,必須加強對市場宏觀態勢的預測,要遵循市場供求的基本規律。國內祖代雞的存欄量完全是由市場調節的,往往肉雞市場行情好了,有關企業進口的祖代雞數量就會增多;反之,數量就減少,這就必然造成供需不平衡。
對此,企業要有長遠的發展目標,從長遠的角度決定自己的市場行為,祖代雞企業不僅要有洞察市場的能力,還要從源頭上控制市場,從總量上控制生產。另外,企業應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和市場承受能力調整自己的經營發展方向。
面對一定時期的價格暴力,家禽業生產者和行業管理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為這時市場的無序競爭往往更加明顯。
針對這些問題,種雞場和商品雞場應密切關注價格行情的變化,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長期發展目標,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了對風險的預期。
3.完善信息預警機制 從現在國家主管部門公布的信息類型來看,只重視畜產品質量、價格和相應的飼料價格的變化,而對于種禽存欄量、進口量及商品禽存欄量的增減變化關注不足,不僅信息發布滯后,而且各個部門的統計數字還不一致,養殖戶對此無所適從。
近年來我國家禽市場經常出現價格波動,而2007年的波動更大,這與信息不暢通、不準確也有一定的關系。
對此,國家應建立完善的家禽業信息預警機制,定期、及時、準確地向企業和廣大養殖戶發布種禽存欄量、商品禽飼養量、雞苗和產品市場供求狀況、飼料供應等全方位市場信息,分析產品的價格變化,避免農戶盲目養殖,造成價格波動和企業虧損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