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退而后進
禪寺學僧正在臨摹一副龍爭虎斗的壁畫。龍在云端,盤旋將下,虎踞山頭,作勢欲撲。修改多次,學僧總是感覺其中動態(tài)不足。
碰巧無德禪師從外面回來,學僧說:“師父,您瞧瞧,這畫哪兒不對呢?”
無德禪師看后說:“外形畫的不錯,但龍與虎的特性你知道嗎?龍在攻擊前,頭必須向后退縮;虎要上撲時,頭必須自然壓低。龍頸向后的屈度愈大,虎頭愈貼近地面,也就能沖得更快,跳得更高。”
當頭棒喝:勃發(fā)之前要蓄勢。
禪說管理:進退有據、高低有時,是一個企業(yè)的成功之道。為了眼前的利益,不看實力,不講策略,甚至不顧生命,只知進而忘了退,最終會失去一切。
燒佛烤火
一年冬天,天降暴雪,大殿的和尚沒有材燒,凍得打冷戰(zhàn)。丹霞禪師就把寺里的木頭佛像拖來生火取暖,和尚們看得目瞪口呆。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你怎么可以燒佛像烤火呢?真是對佛祖大不敬!”
“我不是在烤火而是在燒舍利子?”
“木頭佛像里怎么會有舍利子?”
“既然你們都說是木頭,又如何燒不得?” 丹霞禪師答道。
當頭棒喝: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隨機應變必不可少。
禪說管理:西方管理學派認為,管理不但要講求效率,也要注重企業(yè)整體的應變能力,使企業(yè)發(fā)揮最大效率,達到預期目標。
還俗和尚
一個小和尚當初要剃度時,信誓旦旦地表示皈依佛祖,念了不到一個月的經,就受不了寂寞,還俗去了。
兩個月后,他說,忍受不了紅塵的喧囂浮躁,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要求重入佛門。老和尚一時心軟,答應了。三個月后,他又說佛門冷清留不住人,又一次開溜。
如此鬧騰六次,老和尚終于想出一條妙計,對她說:“這樣吧,你干脆不用信佛,也別到紅塵撕混,就在半山腰的涼亭開個茶館,省得兩邊跑。“
小家伙聽了,高興得不得了,在涼亭那兒開個個茶館,討了個老婆,開開心心地過日子。
當頭棒喝:管理者要深得用人之道,做到知人善任。
禪說管理:崗位匹配可使企業(yè)增強對員工的吸引力,有利于員工提高工作業(yè)績、開發(fā)潛能,使整個企業(yè)充滿活力。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