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要點:
①增引優良親本,搞好選育、提純、復壯,嚴格品種質量控制與檢測。
②在親本培育中,加強對水質、飼料和魚病防治等管理工作,采用溫棚進行親本培育,適時催產,提早繁育,縮短生產周期,并進行苗種的工廠化培育。
③在魚苗繁殖生產中,采用以人工催產繁殖為主、自然繁殖為輔的繁殖方法,充分利用湖池水、地下水和溫控熱水資源,使用孵化缸、孵化槽、孵化環道等設施進行繁育孵化,一年三次繁殖,瞄準市場進行季節性和反季節生產供應苗種,最大限度地縮短生產周期;采用以人工授精、人工脫粘和流水孵化為主、安置魚巢為輔的催產孵化方法,提高受精率、孵化率、出苗率。④在苗種培育中,進行人工配合飼料的馴化養殖,以提高成活率,同時通過馴飼方法和改善水質,最大限度地提高工廠化培育苗種的生產能力。
⑤在成魚生產中,廣泛在各類淡水水體推行成魚主養和與中國家魚混養的養殖模式,通過投喂合理配方的人工配合飼料、加強水質和日常工作管理、生態綜合防治魚病。
⑥在魚病防治中,進行生態綜合防治方法,盡量減少藥物的投入,節約開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①人工繁殖:人工催產的催產率80-90%;受精率90%;孵化率60-80%。
②魚苗魚種培育:采用水泥池、育苗器、網箱和池塘培育魚苗的成活率達到80?90%;采用水泥池和池塘培育魚種的成活率達到85-90%。
③成魚養殖:大面積池塘主養成魚達到440-550公斤/畝以上;大面積池塘混養成魚達到200公斤/畝以上。適宜示范推廣范圍:歐洲丁桂魚(丁魚歲)是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于1998年從捷克引進的淡水魚類優良品種,其具有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肉味美、蛋白質含量高(18.85%)、富含腦黃金(不飽和脂肪酸高達11.49-20.88mol%,被譽為優質食品暢銷歐洲)、生長較快(放養100克魚種當年可達500克左右)、產量高等優良特點。適合于在淡水池塘、網箱和集約化水體養殖。
|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