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成本控制及可操作性,對產業不同環節應區別對待,采取相應措施。
一、保種及苗種繁育單位:在池塘北面搭建擋風棚,阻擋北風直接吹到池塘表面,減緩池水交替作用,從而減慢池水降溫。已搭建越冬大棚的塘,在大棚內溫度過低時可在棚內燒碳、柴等增加溫度。有條件時,可在池塘底部用熱水管注入熱水,或溫泉水,使池塘底部形成熱島,有利于魚類聚集越冬。在寒流襲擊期間,不能因為池塘水位太低而加水,以免魚類應激而容易凍死。露天池塘晚上不能用太陽燈加溫,因燈光引誘魚類到池塘表層低溫區而凍傷,易引發水霉病而死亡。盡量不要開動增氧機,以減少池塘水對流,從而減慢池塘底部水溫下降速度,達到防寒目的。同時注意水質變化,保持水質清新,對偏酸的地下水要用適量的生石灰進行調節。
二、各主產區政府部門大力協調,對達到商品魚規格的盡快聯系羅非魚加工廠收購進行加工,對加工企業給予相應的政策性鼓勵,以便它們盡量多收;對規格較小無法用于加工的商品魚,應盡可能地組織食品企業收購,用于罐頭食品、魚糜、臘味產品、小食品、調味料等的生產,以盡量減少養殖戶的損失。對來不及加工的原料,收購后急凍。不能用于加工的產品可以作為魚粉的加工原料。本次寒潮也暴露出當前羅非魚產業的薄弱環節,即目前羅非魚加工產品單一,抵御風險的能力很差。
三、建議羅非魚苗種繁育場做好親本越冬期的強化培育工作,提前進行親本配組繁苗,以應對今年養殖業對災后苗種需求的擴大。并建議有關部門提前與沒有受到寒潮影響的海南省苗種生產場進行聯系協商,做好苗種調運的準備。
|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