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態發酵床養豬如何實現零污染零排放
具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微生物發酵床養殖技術,自2000年推向市場后,應用到養殖業中,深受各級政府部門及廣大養殖戶的關注。用微生態發酵床養豬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利國利民。
據相關報道,農業養殖業的污染超過工業污染,所以對養殖戶環評的嚴控,已落實沿海一帶大中城市,微生態發酵床養殖技術在幾年的應用過程中,經過南北方圈舍4年~5年的實際應用,其零污染、零排放的效果達到了100%。
我是遼寧省沈陽市的一個老養殖戶,養了多年豬,現在因舊址搬遷,買了一個新址,原來是個養牛場,價格很便宜,但是因距離中小學校不到200米,因原養殖方式環保不達標,排放嚴重,教育部門及政府部門執意制止,無法進行正常養殖,現在一直閑置。感覺在此發展的機會不會很大,但已投入不少資金,又無法運作,很是苦惱??吹皆蹅兊酿B殖技術后,好像又看到了一線希望。但是,對這種養殖方式又持懷疑態度。我想問一問微生態發酵床養殖技術是通過什么來達到零污染、零排放的,糞便真的不用清理嗎?做一次可以使用幾年?
答:微生態圈底自然、科學合理地運用微生物菌,致使每一種微生物都極大地發揮著其有效的作用,豬糞便經過數十種有益微生物的分解、氧化、合成作用,將腸道中生物氨、吲哚、硫化物等化合物通過氨基氧化酶、氨基轉移酶及分解硫化物的酶轉化成無毒無臭的物質,從而降低了血液及糞便中的有害氣體濃度。糞便進入圈底后,通過放線菌、酵母菌、乳酸菌等強力分解作用,致使糞便無臭味的同時,糞便也為微生物提供了飼料,微生物得以大量繁殖,生長旺盛,經過10天左右時間糞便即消失得無影無蹤。微生物的神奇力量應該歸功于大自然,因為我們能靈活運用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種有益微生物菌,通過分子生物學高端技術和多菌組合作用,生物鏈的生態平衡狀態才得以體現在這種微生態圈舍里。
微生物養殖圈舍一年四季均可養殖,初次做完后,每批豬出欄,圈底會下沉7公分~10公分,把下沉部分添平,即可使用,連續使用5年不用清理。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