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的四五月份開始,有一樣東西讓老百姓掛在嘴上擺在桌上,讓政府官員們寫在紙上惦在心里,那就是豬肉,而大家關心的焦點集中在了它的價格上。今年一月份,CPI同比漲幅高達7.1%,這是1997年以來的月度最高了。而豬肉的同比價格更是上漲了58.8%。在市場上買肉,去年的這個時候是大概是每公斤16-17元,現在可是25-26了!在過去的一年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鼓勵農戶養豬,按照市場法則,供應量大了,價格自然會回落。但是為什么現在市場上還沒有看到明顯的變化呢?養豬戶到底有沒有增加養豬?價格未來走勢是漲還是跌?為此我們的記者前往四川和廣東兩個養豬大省,了解了一下情況。
每頭豬至少能賺五百塊錢
這位大姐姓陳,是廣東四會陶塘村的養豬大戶,過年前她剛買了一輛新車。陳大姐說,她養了10多年豬,2007年她養了兩千多頭,是收益最豐厚的一年。
陳大姐:我賺三百塊錢一頭,我都是(賺)六十萬這樣來算的。
我們調查發現,像陳大姐這樣的廣東農戶養豬賺了錢并不是一戶兩戶,在四川養豬大市資陽,今年養了30幾頭肥豬的農民雷文東,也喜獲豐收。
記者:刨開成本,大概賺了有多少錢?
雷:大概就是兩萬多。
雷文東的家在四川資陽市臨江鎮大堰村,他的豬圈距離他家一百米。據雷文東介紹,圈舍是他在五年前掏錢自己修的,能同時養兩百多頭肥豬。雖然去年賺了錢,雷文東還是很遺憾,他覺得自己去年養三十頭豬真是太少了,要是養上一百頭,那他能多賺不少錢。
雷:假如我是膽子大點,今年才不簡單了。今年起碼是要賺五六萬塊錢,穩當得很。
雷文東說,為了不讓自己今年再后悔,他打算多買幾頭母豬,自繁自養,抓緊時間擴大自己的養殖規模。
雷:明年(2008年)假如肉價不垮的話,我還想大翻一番。
據像雷文東和陳大姐這樣的養豬人說,因為豬肉價格從去年5月開始上漲之后一直沒有回落,所以按現在的價格算起來,每頭豬至少能賺五百塊錢,這樣高的收益幾乎是從來沒有過的。
賺錢多,卻少有人想養豬
在四川資陽市臨江鎮大堰村,盡管都聽說雷文東養豬賺了錢,但他的鄰居們卻寧愿聚在一起玩撲克,也不想養豬。
鄰居1:我沒養
鄰居2:就是沒有喂法,我們農村好多都不想喂豬了。
鄰居1:我們就幾頭老母豬,都沒人喂,不但我們,到處都是這樣的。
而在廣東四會陶塘村,我們的記者也看到,有一些豬圈現在是空的。 這位養豬戶說,他所在的村小組,前兩年有十多戶養豬的,現在只剩下一半還在繼續養豬。而這樣的情況,也并不是唯獨他們那里才有。
養豬戶:主人出去打工了,深圳開車去了
四會養豬協會會長謝會長:雖然也就是說06年年底到07年目前,豬肉價格都一直這樣漲,但是很多人都不敢養,特別是養肉豬這一塊,就是說抓豬苗回來這幫人。
從2007年7月起,國務院相繼出臺了八大政策扶持生豬生產,比如對能繁母豬給予保險補貼,還按照每頭母豬每年100元的標準對母豬飼養戶進行補貼等等。而現在很多地方也在大力鼓勵養豬。在四川資陽,據該市畜牧食品局副局長譚偉介紹,只要農民修建圈舍養豬,政府也將給予補貼。
畜牧局副局長:農民只要改造了兩間圈舍以上的面積,就說就拿出一個平方補助八十元,畜牧我們提供,規劃選址由我們畜牧和基層干部,一家一戶進行規劃,是這樣子的。
養豬能掙到錢,又有政策扶持,可有人卻不想養,不敢養,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農戶2:你買的籠子豬比一個肥豬的價錢高,比過去買肥豬的價錢高,你怎么喂得起。
資陽農戶1:比方說你買一個籠子豬五六百,你喂一個豬花一千多,
四會農戶:養豬很怕,真的,風險太大了。看起來豬肉是貴,可豬苗貴,飼料也貴。
在采訪中,很多農戶說,他們之所以不敢多養豬,甚至不養,是因為現在養豬的成本實在太高,隨著肉價的上漲,豬苗價也水漲船高,現在買一頭十五公斤的豬苗就要七八百塊錢。不僅豬苗貴,飼料也貴。07年豬飼料的主要原料玉米和豆粕漲價都非常厲害,現在把一頭豬苗養成可以出欄的商品豬,光飼料又得花上千把塊錢。這樣一來,養一頭生豬平均要花一千七八百,這無疑大大提高了養豬的門檻。
謝會長:現在飼料那么貴,豬苗那么貴,到時豬價還有那么好嗎?所以大家心中都沒底,所以現在誰都不敢弄
不僅高昂的成本,讓很多農戶望而止步,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更讓大家擔心的,是疫病的問題。2006年鬧豬病,讓許多養豬農戶曾經吃過虧,所以雖說掙錢的機會就在眼前,他們也變得謹慎了許多。
四會農戶1:病太多,抓豬苗打疫苗不一定有用很危險
廣東農業廳副廳長:豬病比較復雜,去年豬價那么高,也是由于前年,2006年6月份那段時間,豬的疫病比較復雜,而且特別是藍耳病(音),使得很多農民不敢養豬,死亡率比較高。現在雖然是控制住了,但是大家很擔心,就是大家能不能真正控制住,不會發病。
其實2007年國家已經出臺了政策,目的是減低疫病給廣大養豬戶造成的風險,給予能繁母豬保險補貼。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廣大養豬戶抗擊疫病風險的能力。不過,記者接觸到的農戶們都期望能給生豬也上保險。但目前絕大部分地區的保險公司并沒有開辦這一業務。業內人士說,這背后有非常現實的困難。
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從農民來說,他有這個要求,保險公司有他的想法,因為農業保險難度比較大,尤其是分散了農戶,怎么樣去準確地去計算他的養豬量,還有死亡率等等,這些都是一個難題。
賣一頭豬苗相當于06年賣一頭大豬
瑞益牧業是資陽一家上規模的養殖場,總經理周才舉說,2007年他們公司共出欄生豬三千多頭,利潤達到兩百多萬。 現在,他們打算進一步擴大規模。
周總:到2008年,也就是今年來說,我們準備生產規模到4萬頭以上。
我國目前的養豬戶分為兩類,一種是散養,指的是養豬數量在50頭以下;另一種是5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據中國畜牧業協會養豬分會統計數據顯示,散養戶每年的生豬出欄量占到總出欄量的百分之五十六左右;而規模養殖的生豬出欄量占到了百分之四十四。由于散戶養豬目前來看,對生豬市場增量的貢獻是有限的,所以,08年豬肉市場供應是否能夠得到緩解,我國養豬業的另半壁江山,規模化養豬,他們的增量至關重要。在廣東新興,當地的龍頭企業溫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07年生豬出欄182萬頭,今年計劃遞增30%。
溫氏吳總:你想想養豬、養雞怎么可能不生產呢?天天都要吃的嘛,我們是基于這樣一種判斷,所以我們公司始終是發展的,沒有停過,可以這樣講。
相對于散戶而言,那些規模養殖戶,特別是大型養豬企業,各方面實力比較雄厚,承受成本上漲,疫病沖擊的能力較強,現在豬肉行業利潤豐厚,刺激了他們擴大養殖規模的速度。
一方面是很多散戶非常謹慎,另一方面是規模養殖積極擴大生產,此消彼長之下,未來一段時間生豬存欄量能不能快速增長,豬肉價格究竟將會怎樣運行?
我們的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要想得出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在2006年,因為豬肉價格太低,大量的母豬被屠宰,母豬的緊缺,對恢復生豬生產的速度造成了嚴重影響。
資陽畜牧局副局長:能繁母豬整個決定我們整個生存,最后決定我們的出欄量。
我們的記者了解到,去年豬肉價格上漲后,很多地方母豬數量明顯增長,但是生豬的出欄量增長并不明顯。
譚:主要是由于我們母豬繁殖,只是說去年07年的時候,主要是我們增加了幾萬頭的母豬,但是這個繁殖過程要16個月左右。
譚副局長告訴我們,養豬業有一個不同于其他行業的特殊點,那就是生長周期。如果僅僅以為能繁母豬的數量上去了,生豬的增量也就跟著上去,那得出這個結論我們未免操之過急。
按照業內人士介紹,一頭母豬長到能夠配種需要8個月,接著配種懷孕到分娩還需要114天。而小豬仔出生后長成可以出欄的商品豬,大概需要五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整個的生長周期差不多要16個月。
假設在去年45月份豬肉價格上漲后,養豬戶都開始立即補欄母豬,那么,生豬大批量上市最快也要到今年八九月份。
中國畜牧業協會養豬分會秘書長荊繼忠:供求關系比較緊缺的關系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記者:這個很長一段時間具體時間?
荊繼忠:比方說一年時間有可能,更長時間,更長了我們還得再看一看。
溫氏吳總:到今年10月份的時候,你想豬肉價格很低不太可能。
謝會長:現在賣一頭豬苗就相當于06年的時候賣一頭大豬的價格。所以你想回到從前,3.2一斤的毛豬的話,應該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回到6塊錢的話,那非常不簡單了。
究竟應該養多少頭豬
陶一山:現在是賺錢,這個我就很憂慮這種東西,持續下來會不會帶來很大的風險。他肯定是覺得是,這個養殖戶現在是比較高收入,如果沒死豬的話,所以我也感到很大的憂慮,就是這個東西,大家都來養,很多人都覺得劃得來、發財的話,就會帶來災難性的,一年或者一年半會帶來這種價格的暴跌,是有這種可能。
陶一山,全國十大飼料加工和生豬養殖屠宰企業之一的唐人神集團董事長,盡管現在肉價很高,可陶一山卻已經開始擔心今后肉價會不會大幅下跌。他的憂慮來自于生豬行業的市場規律,我國的生豬市場幾乎每三年都要經歷一個價格周期,即每三年的時間,如果不發生大的疫情和自然災害,豬肉價格都要經歷一個從最高點跌到最低點,再回升到高點的這樣一個過程。
這是2003年7月到2007年12月期間,國內白條豬豬肉價格走勢圖。從這個走勢圖可以看出,2003年7月,白條豬豬肉價格處在相對較低的水平,為每公斤10.21元,此后,豬肉價格開始向上攀升,到2004年9月,走到了一個相對較高的價位--每公斤15塊一毛三,在高價格的吸引下,許多養豬戶紛紛擴大產量,導致供大于求,豬肉價格開始下滑,到2006年6月,豬肉價格又跌到了一個最低點--每公斤10塊五毛六,不少養豬戶怕虧本,開始屠宰母豬,再加上出現了豬藍耳病疫情,導致生豬存欄量銳減。這之后,豬肉價格持續攀升,到2007年12月,攀爬到了一個高點--每公斤24塊零五分。那么按照這個規律,在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并被很多業內人士認為仍將在08年內高位運行的情況下,未來某一天會不會出現大幅度下跌,對整個行業造成傷害呢?
溫氏吳總:利潤應該是保持一個合理的利潤,這樣一來這個行業才能健康、平穩地發展。如果說這個肉價很高,有高谷肯定有低谷的,這樣一來風險就會加大的,這個對一個行業的發展實際上并不是很好的事情。
據了解,為了防止再次出現豬賤傷農的情況,去年第四季度起,國家發改委已開始研究制定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的調控預案。
同期荊老師:那么出臺預案的背景我們也是由于擔心,由于國家宏觀政策的大力推動,那么大家都一古腦養豬,那么大幅下跌怎么辦?
養少了怕錯過了掙錢機會,養多了又怕肉賤虧本。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無論是散養戶還是規模養殖戶,都想知道每年究竟應該養多少頭豬,才真正符合市場的需求。
謝會長:到時候你肉豬上市的話,還有沒有目前的肉價,這個誰也說不準。說不準的前提的話,大家都不敢博。
四會農戶:更穩定一點啊 像賭錢一樣。
養豬者的風向標
陶一山:所以我們對這個生豬期貨推出來,我覺得作為媒體應盡快地呼吁,趕快把它推出來,這個對我們廣大的農民的收入,對這個產業是一個巨大的信號指導作用。
作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從2004年3月起,陶一山連續四年組織代表,向大會上交提案,請求生豬期貨在我國早日上市交易。
所謂期貨,是指以一定的價格,買進或者賣出在未來的某一天交貨或者接貨的商品。期貨交易的特點之一是,價格不是現在的價格,而是未來某一時間點的價格。正是期貨市場的這個未來價格,被很多養豬業內人士認為是最接近真實地反映了未來的供求關系,對養豬者來說有著風向標的作用。
荊繼忠:我們現在政府所做的工作都是根據現貨的一些資料來進行調研的,那么發布一些信息給大家知道。期貨呢是一批期貨公司和期貨經紀人他們為了各自的經濟利益,因為炒期貨是為了利益,是為了賺錢。那么賺錢就是實際上就是他們作為利益攸關者,因此他們必須仔細分析市場的供求關系,是買入還是拋出。
據悉,大連商品交易所已將生豬期貨上市交易的申請報告提交中國證監會。在大連商品交易所現在已有的大豆玉米等期貨交易中,共有約四十多萬人參與其中,每天都會把他們收集的信息匯集在一起,最終通過競價方式,得出未來某個時間點某種商品的期貨價格。所有商品的期貨價格都是公開的,任何一個想了解未來某一個時間點某一商品期貨價格的人,都可以通過網絡或手機短信查閱。如今在東北,農民賣出玉米或者大豆,都會參考未來的期貨價格。
朱麗紅:因為在06年的下半年大量的母豬被屠宰,又出現了藍耳病等這樣的疫情,實際上很多,如果很多企業在交易(生豬期貨)的話,他會發現,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未來生豬的供給。就是說導致供給會減少。那么遠期的生豬價格一定會上漲,如果這個時候有了這種生豬期貨,有了這種上漲的信號的話,那么一定會給市場、給企業,給農戶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也就是說生豬的價格開始啟動了,開始上漲了。那么這樣會避免大量的母豬被屠宰,也會增強很多農戶和企業養殖的信心。
從2003年開始,大連商品交易所就醞釀生豬期貨上市交易,但生豬和大豆玉米不同,豬是活的,到時候怎么交割呢?運到哪兒?怎么結算?在交割過程中,長肉了或者豬死了到底算誰的,這些細節都是問題。所以要讓期貨市場接受它,需要一個過程。經歷了2006年2007年豬肉價格暴跌暴漲后,大連商品交易所加快了生豬期貨上市交易的步伐,相關部委也對生豬期貨表達了極大的關注和支持。
這是今年1月,在廣東嘉禾進行的一場模擬生豬期貨現貨交割的試驗,即養豬戶將要交割的生豬趕到交割現場,經過檢驗檢疫以及藥物殘留檢測合格后,再對生豬的品質進行測定。現在您看到的是工作人員使用活體測膘儀檢測生豬的背膘厚度。假如養豬戶曾經以每公斤10元錢賣出了100頭豬,那么今天到了交割的時候,即使價格跌到了每公斤8元錢,養豬戶在交割時仍能夠以每公斤10元錢的價格結算。
據記者了解,大連商品交易所醞釀了四年的生豬期貨上市交易已經趨近成熟,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這對于廣大養豬戶來說的確是福音。除了市場金融工具的介入,自去年中以來,各地尤其是養豬大省的政府部門都在為養豬戶們的前途命運積極籌劃,謀求盡可能周全盡可能快捷盡可能長遠的方法以保證其信心。在四川資陽,分管農業工作的副市長陳能剛說,為了穩住生豬產業、防止豬肉上漲,政府部門一直在實踐一種新方法。
陳市長:農民缺錢購仔豬,有種豬場賒銷仔豬給農民。豬喂肥了以后,農民的銷路怎么辦,由加工企業到農民家里去收購。飼料廠、種豬場賒銷多了缺錢怎么辦?銀行貸款。企業貸款缺乏流動資金,賒銷多,缺乏抵押物怎么辦,我們成立了農業擔保公司。農業擔保的風險怎么辦?我們在農民成立了合作社,然后就建立了合作社風險基金,由風險基金跟農業擔保公司聯保,出現自然風險怎么辦,由農業保險公司保險,這就叫六方合作加保險。
資陽市創建了一項扶持養豬產業的6+1工程,旨在提高農戶的養豬積極性。所謂6+1工程,其實就是讓資陽市的養豬戶和資陽市的銀行,擔保公司,飼料廠,種豬場,肉食品加工廠,保險公司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
采訪陳市長:這個機制出來以后,就是農民缺錢的問題解決了,養豬不需要缺錢。第二個,農民缺技術的問題解決了,仍然可以搞標準化的養豬,集約化的養豬。第三點,食品安全的問題得到解決了,因為他賒銷。第四個,農民的利益得到了保證,因為是配送,沒有流通的中間環節,就是流通環節領域利益讓給了農民。
四川資陽市實行的“六方合作”機制下,記者粗略地計算出,扣除飼料費和仔豬費,農民養一頭豬可以獲利300-500元左右,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許多養豬戶對未來的信心。
農貿市場的聲音
一邊是千萬養豬戶的生計,另一邊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錢包,而只有供需平衡了,價格平穩,才符合大家共同的利益。豬肉價格從去年5月上漲至今已將近十個月了。居高不下的肉價,給市場造成了什么影響?消費者反應如何?春節過后,記者去北京的農貿市場看了看。
記者:去年肉價上漲后,你的生意有影響嗎?
肉攤老板1:以前我一天能買一只豬,現在賣不了這么多了。
肉攤老板2:這兩天肉比過年前稍微便宜了一點,要是肉價低一點,我們的生意就好做些。
記者:市場供應有問題嗎?能拿到肉嗎?
肉攤老板2:去肉聯廠能拿到肉,我們賣豬肉的市場供應還是沒問題,有保證。
消費者:我經常上這兒來,肉價上漲后,整個市場好像也沒什么變化。
記者:肉價上漲后,對你的消費有影響嗎?
消費者1:我們工薪階層,過去吃的多一點,現在少買點
消費者2:影響不大,該買的還是得買。
消費者3:現在市場里其他東西也貴了,肉價比過去高一點也正常。
記者:你覺得以后肉價能降下來嗎?
消費者1:這個不好說。
消費者2:要是想降到以前那樣,恐怕不可能了。
消費者3:聽說國家也出臺了政策,以后豬肉多了,我想價格會降下來一些的。
記者:你個人覺得肉價多少錢一斤,你能接受?
消費者1:十來塊吧。
消費者2:最好能降到以前八九塊一斤
消費者3:別再漲就行了。(央視《東方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