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691|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鱖魚的健康養殖技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3-6 11:12: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鱖魚又名桂花魚、季花魚等,在分類學上隸屬鱸形目、鰭科、鱖魚屬,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蛋白質含量高,是淡水魚類中的名貴魚類。目前市場上的商品鱖魚主要從江河湖泊及水庫等自然水體中獲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野生鱖魚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而進行鱖魚健康養殖,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1.生物學特性
        1.1形態特征 鱖魚體肥肉厚,高而側扁,口大,端位,口裂略傾斜,上頜骨延伸至眼后緣,下頜稍突出,上、下頜前部的小齒擴大成犬齒狀,眼上側位,前鰓蓋骨后緣具4~5枚棘,鰓蓋骨后部有2個平扁的棘,圓鱗細小,背鰭長,前部為棘,后部為分枝軟條,身體呈黃綠色,腹部黃白色,體兩側有大小不規則的褐色條紋和斑塊。
        1.2生活習性 鱖魚廣泛分布在江河、湖泊、水庫中,喜歡棲息于清潔、透明度較好、有微流水的環境中。常鉆入洞穴石縫中或草叢內,夜間喜出來覓食,冬季潛入深水處。鱖魚為典型的肉食性魚類,喜食活餌料,常吞食超過自身長度的鰱魚、草魚、青魚、團頭魴、鳊、細鱗斜頜鲴等活魚苗。在生長的不同階段,其攝食對象有所不同。全長15厘米以下的鱖魚喜食蝦類及小型的魚類等,25厘米以上則喜食較大型魚類鳊、鯉等,也喜食扁而細長的餐條魚。
        2.健康養殖技術
        2.1苗種培育 魚苗池要徹底清整,面積2~3畝為宜,每畝用生石灰150千克,消滅敵害生物及病原體。清塘后放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鱖魚苗200尾。根據鱖魚苗不同的生長階段投喂適口的飼料,是提高魚苗成活率的關鍵。剛孵化出膜3~5天的鱖魚苗,適宜吃同日齡的鳊、魴魚苗。6~8天的鱖魚苗還可吃3~5日齡的四大家魚苗。9~15日齡的鱖魚苗可吃1厘米長的餌料魚。據生產經驗,培育1尾3厘米長的鱖魚苗(夏花魚種),前10天平均每天攝食各種魚苗40尾,后10天平均攝食略小于自身規格的魚苗15尾。如餌料魚數量不足,則會導致鱖魚苗自相殘殺。因此在培育鱖魚苗的同時,也要開展餌料魚苗的培育工作。在實際生產中,可靈活掌握投喂數量和種類,以滿足鱖魚苗的攝食為標準。
        2.2成魚養殖
        2.2.1池塘條件 鱖魚適宜用小池塘養殖,魚池面積一般為2~3畝,池水深1.5米左右。鱖魚苗種入池前,要徹底清塘,常用藥物為生石灰,每畝施150千克;漂白粉用量為池水呈20毫克/升的濃度即可。一般在清塘10天后藥性消失。在桶中盛池水后放進幾尾魚,如24小時無異常,則可進行放養。
        2.2.2放養密度 依據養殖條件的優劣和技術水平高低,一般每畝放養3.3厘米的鱖魚夏花魚種1000~1500尾。
        2.2.3餌料魚來源 鱖魚的天然食性是攝食活魚,餌料魚的來源一般有三種途徑:一是購買家魚水花密養,隨時投喂;二是培育和收集野雜魚苗,每畝養鱖池應搭配餌料魚培育池3畝左右,可放入鯉魚、鯽魚或一些繁殖時間較早、繁殖量較大的野雜魚類,繁殖大批魚苗供鱖魚攝食;三是為了節省魚池,可直接在鱖魚池中投放一些麥穗魚、餐條魚等小型魚類,繁殖次數較多,可滿足鱖魚的部分需求。
        2.2.4餌料魚投飼 把體重0.5克(體長約3厘米)的鱖魚苗養至500克的商品魚,需消耗餌料魚約5000尾(約3千克)。要根據魚的生長情況及天氣情況及時投放餌料魚,最好是3~5天投放1次,使池塘中的餌料魚保持一定的密度。在餌料來源充足的情況下,應盡量投一些餌料魚,讓鱖魚有充足的食料,吃不完的飼料魚,在捕撈時與鱖魚同時捕起出售。
        2.2.5日常管理 主要是早晚巡塘,觀察鱖魚的攝食情況、生長情況及水質情況。
        要保持良好的水質,使水中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一般每兩個星期換水土次,同時在水質變濃時要及時沖水。夏季天氣炎熱時一定要使用增氧機增氧。為了避免水質過肥。可在水中培育一定的水生植物,以凈化水質,有利于鱖魚的生長。
        此外還要注意防逃防盜,進出水口都要用篩絹網布包牢,防止魚苗隨水逃走。在成魚階段和即將起捕之時,要派人值班,以防盜魚事件發生。
        3.疾病及其防治
        鱖魚病害防治工作是貫穿鱖魚養殖全過程的一項重要工作。由于鱖魚特殊的食性,內服藥對它幾乎沒有辦法治療,因此,防病工作在鱖魚養殖過程中十分重要。在預防措施上,既要注意消滅病因,切斷傳染和侵襲魚體的途徑,又要提高魚體的抗病力,采取綜合性預防措施,才能達到預期的預防效果。
        3.1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首先是徹底清塘消毒,無論是干法清塘,還是帶水清塘,都以生石灰清塘效果為好,不僅可以改善底質,還能徹底殺滅一些其它藥物不能殺死的病原體,如孢子、病毒等;其次是保持適宜的養殖環境,水深要隨魚體長大逐漸加至2米左右,pH值6.8~7.5,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控制水中硫化氫和氨氮的濃度;第三是千萬不要使鱖魚浮頭,鱖魚對水中溶氧要求高,極易浮頭,即使采取措施恢復正常后,浮過頭的魚機體免疫力下降,常會因外界環境變化或病原體侵襲而陸續死亡,造成很大損失。所以鱖魚池除經常沖水,保持水質清新外,機械增氧是必不可少的,一般5~8畝水面配套3KW增氧機1臺,根據情況開機增氧,能有效地改善水體環境,預防浮頭。
        3.2餌料魚處理
        餌料魚除了大小適中、數量充足外,特別要做好餌料魚入池前的檢疫消毒;防止帶病入池引起鱖魚感染,常用3%~5%食鹽水浸洗。
        3.3藥物預防
        鱖魚運輸、魚種分塘或轉入大水面放養時,進行適當的藥物預防,可以預防魚病的發生和蔓延。魚種藥物消毒方法有3種,①是浸洗消毒法,可在木桶、帆布桶、水缸等容器中進拓。②是掛簍消毒法,此法對網箱養鱖魚十分有效而方便。魚種剛進箱或剛投喂餌料魚時,在網箱中間掛一竹簍,竹簍沉入水面50厘米左右,竹簍加蓋。在竹簍中加一小石子作為沉子,然后在每一竹簍內裝入100克漂白粉,第二天裝漂白粉前,將前一天的殘渣就地洗凈。③堤掛袋消毒法,在寄生蟲病發病季節,每7天1次,將掛袋掛于網箱中間,一只網箱掛1袋,每袋裝硫酸銅100克和硫酸亞鐵32克。此外,對各種工具還有進行消毒處理,小型工具可放在盛有10毫克/升硫酸銅的容器中浸泡5分鐘以上,大型工具每次用完后在陽光下曝曬。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8-3-6 12:01:36 | 只看該作者
    感謝樓主的提供,學習學習……:huahua: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7:0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邑县| 阿城市| 乐亭县| 诸暨市| 大庆市| 桂平市| 屯留县| 南平市| 南漳县| 南投县| 清河县| 方山县| 九龙城区| 曲阳县| 新民市| 上蔡县| 明溪县| 喜德县| 东城区| 大姚县| 赣榆县| 大悟县| 资兴市| 周口市| 西昌市| 茶陵县| 米林县| 瑞昌市| 青龙| 县级市| 江津市| 永州市| 舟山市| 东平县| 柏乡县| 开阳县| 长海县| 遂昌县| 庆安县| 宁安市| 绥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