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的人工飼養是發展特種經濟動物飼養業的一項重要產業,由于目前人工飼養的梅花鹿尚處于半野生狀態,每年5-6月份(個別可延遲到7月)產仔季節,都有相當數量難產母鹿,對這些難產母鹿如果不及時采取妥善的助產措施,就會導致這些難產母鹿及未出生仔鹿共同死亡,造成不應有的損失。現介紹一下梅花鹿的難產診斷和人工助產技術。
梅花鹿的妊娠期約為7.5個月,發情配種期在每年的9月-11月初,產仔分娩期主要集中于翌年5-6月份。臨近預產期的母鹿經過細致觀察就會發現,臨近分娩的母鹿有如下幾個表現。
1、乳房變大。在圈舍墻外細心觀察會發現臨產前5天左右,乳房開始變化,出現棒奶。 2、外生殖器腫大。臨產前3天左右,外生殖器開始充血腫大,好娠后期臀部比平時也要變大。 3、骨盆韌帶松弛。出現塌肷。臨產時,因骨盆韌帶松弛使產道變寬,此時細心觀察發現塌肷現象。 4、遛圈。臨產前,因催產素的作用使盆韌帶松弛同時也使子宮平滑肌發生有規律的陣縮使梅花鹿出現腹痛、不安、回首顧腹,沿著圈墻緩慢走動。 5、陰道口流出蛋清樣粘液,這種粘液呈牽縷狀,長達10-20cm不等,懸掛于外生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