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養豬怕賠本,現在有了合作社做靠山,就能避風險,賺大錢……”岱岳區滿莊鎮養豬大戶馮尚嶺樂滋滋地說。
馮尚嶺是吉利標準化養豬專業合作社的一戶社員,他家的養豬場現存欄肥豬400頭,剛出欄了200頭,全年出欄可達1000頭,僅養豬一項,他家全年純收入在20萬元以上。
像馮尚嶺這樣通過吉利標準化養豬專業合作社獲得收入保障的農民,在岱岳區有很多,他們通過產業化、標準化和專業化發展,不僅規避了市場風險,而且獲得了穩定的收益。
吉利標準化養豬專業合作社成立之初,以“致力于農業產業化經營”為企業使命,始終堅持立足農業、面向農村、服務農民的服務理念,將一家一戶的養豬業組織起來,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規模養殖戶”的運作模式,強化服務與管理,采取自愿互利的原則,與廣大社員組成一個產供銷一體化、自我服務和管理的經濟組織,為入社社員提供“統一供應仔豬、統一供應飼料、統一防疫管理、統一健全風險機制、統一組織銷售”的五統一服務,配備了專門的技術人員和交通、通訊工具,設立了24小時服務熱線和“手機短信平臺”,每天為養殖戶定期發布原料價格、市場行情、疫病防控、政策法規及合作社最新動態等信息,隨時為社員提供技術咨詢、獸醫防治等服務。
為了能讓養豬戶放心飼養,合作社與農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門聯合實施“吉利富民工程”,即由合作社牽頭,將社員聯合起來,實行3—5戶的聯戶擔保、合作社提供還貸承諾的方式,每戶可貸到3—5萬元的豬場建設或流動資金,資金由合作社統一專戶管理,育肥豬出欄后,由合作社與信用社進行結算,剩余利潤歸還養殖戶,解決了社員養殖資金的瓶頸問題。
資金問題解決了,但如何保證養殖過程中不出問題又成為焦點。為此合作社健全風險保障體系,建立了專項風險基金,基金由飼料、種豬繁育基地和社員共同出資,每頭豬約合10元,用于社員生產、營銷意外和不可預計性重大經濟損失補助,同時引導他們按照市場供求規律合理安排生豬養殖,科學規避市場風險。
目前,合作社已發展社員280多戶,社員生豬存欄量3.2萬多頭,戶均年養豬純收入5萬元以上,并輻射帶動全區及周邊縣市30個鄉鎮、2000多個農戶發展標準化生豬養殖業,引領農民走上致富路。
信息來源
“中國·泰山信息網”政府門戶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