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入冬以來,本已平靜的豬場又有騷動——疫病頻發,治療十分棘手,可以說是無藥可醫,遼寧和吉林的部分地區本人親自走訪近百家養殖戶和規模豬場,就近期的豬病疫情談一點體會,希望給大家一點啟示。
1 發病規律
高熱病在各相關部門的努力配合下已經成功的得到控制,但這次看來似余震又起,其特點是:1)發病豬只主要為育肥豬,還有部分仔豬和母豬;2)發病急,幾乎每個發病場或養殖戶均為一夜之間;3)用藥無效或甚微;4)7
d以內很少有死亡豬只,但超過此期限開始出現死亡,且死亡高峰出現在8 d~10 d。
2 臨床癥狀
豬只均表現嗜睡,采食量減少,到發病第3 d減少十分明顯,5
d之前,精神狀態大群尚好,強行趕起,尾巴還上翹,活動,只吃些果蔬,糞便成球,尿黃白;飲水量不減;初期高熱(3
d前)41℃,之后肛溫38℃~39.5℃度;大部分無明顯呼吸癥狀,個別呼吸急促,初期鼻盤干燥,有漿液性鼻涕,眼角發紅,個別咳嗽;發病6
d后豬群開始出現耳朵潮紅,發紺。同時豬只開始腹瀉,油黑狀,豬只出現嘔吐現象。
3 剖檢變化
初期(前3 d),身體外觀無明顯病理變化,內臟只是輕度的間質性炎癥變化,心肌柔軟變性,內外膜散在出血點;后期出現死亡(8
d),打開腹腔,各臟器均明顯病變——各處淋巴結輕度水腫出血,肺臟出血,間質增寬,肺泡及支氣管充滿泡沫,心葉和尖葉邊緣胰樣變,肝臟腫大,質脆,暗黑,膽囊膨大,囊壁出血,膽汁黑綠粘稠,胃膨脹,有陳舊性潰瘍灶及新鮮血液,脾臟邊緣明顯鋸齒狀出血點,腎臟中度腫大,暗紅色,黏膜散在針尖樣出血,回盲瓣有糠麩樣潰瘍灶,腸內容物如焦油樣,腸黏膜卡他性炎癥,出血。
以上是育肥豬剖檢,死亡的仔豬,外觀周身發紺,皮膚破潰。
4 治療
1)對癥下藥,氟本尼考類配合黃芪多糖肌注,多西環素配合生物制品(干擾素和轉移因子)等;
2)隔離病豬,加強消毒,采取熏蒸——醋。
3)使用取暖設施,提高圈舍溫度,同時放入爐灰,生石灰等增加舍內的干燥程度。
4)豬只只是維持到8天后,仍然陸續死亡。
5)在發病初期除采取以上措施外,主要以水中加藥為主,以加中草藥和營養物質為主。大劑量的黃芪,電解多維,三儀的溶菌酶,奶粉或豆粉,氨基酸等,效果明顯。
5 總結與分析
1)發病之初很象流感暴發,但流感的死亡率沒有這么高,流感一般又稱為7
d熱,對于育肥豬和母豬而言應該可以自愈,故懷疑:流感激發藍耳病,使之難于治愈。
2)扣棚之后通風嚴重不足,濕度過大,應激發病。
3)此季節氣候應是流感的多發期,而且發病之急,波及面之廣,說明流感病是始作俑者。
4)之前,國家強制免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有一定效果,但此病混合感染較多,雖然外觀豬只穩定,但體內陽性感染者也可能大量存在,更何況藍耳病毒大量存在環境之中,因為藍耳病戰役剛剛平息。
5)這次的疫病各地區出奇的相似(發病規律,死亡情況等),而且防治效果很不好,總結,發現必須第一時間采取有效措施——提溫,加強營養,以水服藥為主,此病初期傷肺喜飲水,必須提高機體抵抗力為住,以水、料用藥為主,保溫工作不可小瞧,只顧打針是徒勞的,只能讓豬藥物中毒,本人親眼所見一戶58頭豬,4000元藥費,4個人忙碌,最終是豬亡圈空。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