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萬頭豬場需要投入資金量差別大
轉載
本人看過許多專家學者所著文章談及萬頭豬場投資的多少以及資金的分配,總覺得與本人的看法有較大的分歧。
本人認為:
1、南北方差異太大。
同樣見萬頭豬場,南方(例如:浙江、福建等)可能只需要600-800萬年,而北方(例如:黑龍江、內蒙等)則需要1000萬左右。
2、豬場老板的經營理念有異。
為什么這樣說呢?譬如:同在黑龍江(夏季25℃、冬季-30℃),有的老板思想比較先進有經營頭腦,母豬分娩舍建成地熱供暖,地面產仔,合理設置保溫箱,生產成績并不比產床產仔差,房屋建筑需1400平方米×400元/平方米=56萬,地熱設施2萬足夠,總共才58萬。有的老板一味追求先進購買高質量的產床 2000元/個,共需140個左右,合28萬,房屋建筑需1120平方米×400元/平方米=45萬,總共要70萬左右。
用專業術語講。就是生產流程設計差別太大。有的豬場21日齡斷奶,保育4周。有的豬場35日齡斷奶,保育6周。前者從理論上講養豬技術應該應用的更多,正常情況以后經濟效益可能更好,但當前建場初期必須投入更大。養殖關鍵環節固定資產的投入實際是值得的。所以前者采用產床配合合理的溫控措施,保證分娩舍18℃-20℃,斷奶仔豬舍25℃-28℃。這樣一來,作為萬頭豬場單分娩舍保育舍的設備可能需要70萬左右。而后者簡單處理,分娩舍保育舍設備設施總共只需要10-20萬左右。
4、對品種的重視程度不同
同樣引進種豬,從不正式的種豬場引進可能1000元/頭,好的配套系種豬或無特定病原的種豬則需要2000-5000元/頭。也就是說,引進600頭后備母豬相差60萬以上。
5、生產啟動方式不同
一次性引進600頭后備母豬,20頭后備公豬,一次性全部投入到正式收支平衡需要時間約1年半。如果分3批引進,每批間隔2-4個月,總投入的金額自然會大大降低。正常情況滿負荷生產的萬頭豬場月需要全價飼料約300噸,成本是40-5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