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4811|回復: 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養管理] 羊的飼養管理技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2-14 22:56: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種公羊的飼養管理    種公羊在配種期內要消耗大量的養分和體力,因配種任務或采精次數不同,個體之間對營養的需要量相差很大。一般對于體重在80~90千克的種公羊每日飼料定額如下:混合精料1.2~1.4千克,苜蓿干草或野干草2千克,胡蘿卜0.5~1.5千克,食鹽15~20克,骨粉5~10克,魚粉或血粉5克。分2~3次給草料,飲水3~4次。每日放牧或運動時間約6小時。對于配種任務繁重的優秀種公羊,每天應補飼1.5~2.0千克的混合精料,并在日糧中增加部分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如蠶蛹粉、魚粉、血粉、肉骨粉、雞蛋等),以保持其良好的精液品質,配種期種公羊的飼養管理要做到認真、細致,要經常觀察羊的采食、飲水、運動及糞、尿排泄等情況;保持飼料、飲水的清潔衛生。如有剩料應及時清除,減少飼料的污染和浪費,青草或干草要放入草架飼喂。
        二、母羊的飼養管理
        1.母羊的營養需要特點母羊根據生理狀態一般可分為空懷期、妊娠期和泌乳期。空懷期母羊所需的營養最少,不增重只需要維持營養。妊娠期的前3個月由于胎兒的生長發育較慢,需要的營養物質稍多于空懷期。妊娠期后2個月,由于身體內分泌機能發生變化,胎兒的生長發育加快,羔羊初生重的80%~90%都是在母羊妊娠后期增加的,因此營養需要也隨之增加。泌乳期要為羔羊提供母奶,以滿足哺乳期羔羊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要在維持營養需要的基礎上根據產奶量高低和產羔數多少給母羊增加一定量的營養物質,保證羔羊正常的生長發育。
       2、母羊的飼養要點 母羊是羊群發展的基礎。母羊數量多,個體差異大。為保證母羊正常發情、受胎,實現多胎、多產,羔羊全活、全壯,母羊的飼養不僅要從群體營養狀況來合理調整日糧,對少數體況較差的母羊,應單獨組群飼養。對妊娠母羊和帶仔母羊,要著重搞好妊娠后期和哺乳前期的飼養和管理。舍飼母羊飼糧中飼草和精料比以7:3為宜,以防止過肥。體況好的母羊,在空懷期,只給一般質量的青干草,保持體況,鈣的攝食量應適當限制,不宜采食鈣含量過高的飼料,以免誘發產褥熱。如以青貯玉米作為基礎日糧,則60千克體重的母羊給以3~4千克青貯玉米,采食過多會造成母羊過肥。妊娠前期可在空懷期的基礎上增加少量的精料,每只每天的精料喂量為0.4千克;妊娠后期至泌乳期每只每天的精料喂量約為0.6千克,精料中的蛋白質水平一般為15%~18%。
        (1)懷孕期母羊的飼養管理要點
        ①懷孕前期。母羊在懷孕期的前3個月內胎兒發育較慢,所需養分不太多,對放牧羊群,除放牧外,視牧場情況而做少量補飼。要求母羊保持良好的膘度。管理上要避免吃霜草或霉爛飼料;不使羊受驚猛跑;不飲冰茬水。
       ②懷孕后期。母羊在懷孕后期的兩個月中,胎兒生長很快。羔羊90%的初生重在此期間完成生長。因此,如母羊在此期間養分供應不足,就會產生一系列不良后果,僅靠放牧一般難以滿足母羊的營養需要。在母羊懷孕后期必須加強補飼,將優質干草和精料放在此時補飼,要注意蛋白質、鈣、磷的補充。能量水平不宜過高,不要把母羊養得過肥,以免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要注意保胎,出牧、歸牧、飲水、補飼都要慢而穩,防止擁擠、滑跌,嚴防跳崖、跑溝,最好在較平坦的牧場上放牧,羊舍要保持溫暖、干燥、通風良好。
       ③產前、產后母羊的飼養管理要點。產前、產后是母羊生產的關鍵時期,應給予優質干草舍飼;多喂些優質、易消化的多汁飼料;保持充足飲水。產前3~5天,對接羔棚舍、運動場、飼草架、飼槽、分娩欄要及時修理和清掃,并進行消毒。母羊進入產房后,圈舍要保持干燥,光線充足,能擋風御寒。母羊在產后1~7天應加強管理,一般應舍飼或在較近的優質草場上放牧。一周內,母子合群飼養,保證羔羊吃到充足初乳。產后母羊應注意保暖,防潮,預防感冒。產后1小時左右應給母羊飲溫水,第一次飲水不宜過多,切忌讓產后母羊喝冷水。
       (2)泌乳母羊的飼養管理。母羊在產后的泌乳量逐漸增加,在產后4~6周達到高峰,14~16周又開始下降。在泌乳前期,母羊通過迅速利用體貯來維持產乳,對能量和蛋白質的需要很高。此時是羔羊生長最快的時期,在飼養管理上要設法提高產乳量。母羊在產后4~6周應增加精料補飼量,多喂多汁飼料。放牧時間由短到長,距離由近到遠,經常保持圈舍清潔、干燥。
       在泌乳后期的兩個月中,母羊的泌乳能力逐漸下降。即使增加補飼量也難以達到泌乳前期的產乳量。羔羊在此時已開始采食青草和飼料,對母乳的依賴程度減小。從3月齡起,母乳只能滿足羔羊營養的5%~10%。此時,對母羊可取消補飼,轉為完全放牧吃青。在羔羊斷奶的前一周,要減少母羊的多汁料、青貯料和精料喂量,以防發生乳房炎。
        三、羔羊培育
         1、羔羊的護理 羔羊因體質較弱,抵抗力差、易發病。所以,搞好羔羊的護理工作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關鍵。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盡早吃好、吃飽初乳。母羊產后3~5天內分泌的乳,奶質粘稠、營養豐富,稱為初乳。初乳容易被羔羊消化吸收,是任何食物或人工乳不能代替的食料。同時由于初乳含鎂鹽較多,鎂離子有輕瀉作用,能促進胎糞排出,防止便秘;初乳還含較多的抗體和溶菌酶,含有一種叫K抗原凝集素的物質,幾乎能抵抗各品系大腸桿菌的侵襲。初生羔羊在生后半小時以前應該保證吃到初乳。吃不到自己母羊初乳的羔羊,最好能吃上其他母羊的初乳,否則較難成活。初生羔羊,健壯者能自己吸吮乳,用不著人工輔助;弱羔或初產母羊、保姆性不強的母羊,需要人工輔助。即把母羊保定住,把羔羊推到乳房跟前,羔羊就會吸乳。輔助幾次,它就會自己找母羊吃奶了。對于缺奶羔羊,最好為其找保姆羊,就是把羔羊寄托給死了羔或奶特別好的單羔母羊喂養。開始人要幫助羔羊吃奶,先把奶母的奶汁或尿液抹在羔羊的頭部和后軀,以混淆奶母羊的嗅覺,直到奶母認自己奶羔為止。
      (2)安排好吃奶時間。分娩后3~7日的母羊可以外出放牧,羔羊留家。如果母羊早晨出牧,傍晚時歸牧,會使羔羊嚴重饑餓。母歸時羔羊往往狂奔迎風吃熱奶,饑飽不勻,羔羊易發病。哺乳期可做這樣的安排:母仔舍飼15~20天,然后白天羔羊在羊舍飼養,母羊出去放牧,中午回來奶一次。這樣加上出牧前和收牧后的奶羔,等于一天奶3次羔。
       (3)加強對缺奶羔羊的補飼。對多羔母羊或泌乳量少的母羊,其乳汁不能滿足羊羔的需要,應適當補飼。一般宜用牛奶或人工奶,在補飼時應嚴格掌握溫度、喂量、次數、時間及衛生消毒。
      (4)搞好圈舍衛生。應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羔羊出生7~10日后,羔羊痢疾增多,主要原因是圈舍骯臟,潮濕擁擠,污染嚴重。這一時期要深人檢查,包括檢查食欲、精神狀態及糞便,做到有病及時治療。對羊舍及周圍環境要嚴格消毒,對病羔隔離,對死羔及其污染物及時處理掉,控制傳染源。
       (5)加強運動。運動能增加羔羊食欲,增強體質,促進生長和減少疾病,從而為提高其肉用性能奠定基礎。隨著羔羊日齡的增長,應將其趕運動場到附近的牧地上放牧,加強羔羊運動。
        2、羔羊的培育措施羔羊的培育是指羔羊斷奶前的飼養管理。要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培育出體型良好的肉用羔羊,必須掌握以下三個關鍵:第一,加強泌乳母羊的飼養,促進泌乳量。第二,及時做好羔羊的補飼。第三,對母仔要精心細致地照顧管理。我國廣大養羊地區,對羔羊的培育非常重視,并總結很多經驗。例如:"一專"到底(固定專人管理羔羊),保證"四足"(奶、草、水、料),做到"兩早"(補料、運動),加強"三關"(哺乳期、離乳期及第一個越冬期)的飼養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技術措施。
        2、羔羊育肥的關鍵技術
      (1)推行雜交羊育肥。我國各地都有適合本地自然條件,抗逆性強、耐粗飼的優良地方品種。這些品種往往同時存在生長速度慢、生產性能低的缺點。推行雜交羊,利用地方良種和引入良種雜交生產肥羔,當年出欄,既利用了雜種優勢,也保存了當地品種的優良特性。小尾寒羊可引入薩福克肉羊或陶塞特肉羊進行改良,雜種羊進行育肥。
        (2)合理搭配飼料。按照羊育肥期營養需要標準配合日糧,日糧中的精料或粗料應多樣化,增加適口性。任何一種飼料都不能滿足羊只生產的需要,特別肉羊育肥要求的飼料營養更高,多種飼料合理搭配,各種營養成分相互調劑,才能配制出全價日糧,提高飼料轉化率和增重速度。現在養羊方式正從放牧走向舍飼,人們往往認為舍飼養羊,就是利用農作物秸桿,其實,農作物秸桿營養價格很低,且吸收利用率差,只靠秸稈養羊是不行的,必須與其他飼草和精料結合利用,單純利用秸桿只能使羊度命,不能把羊養好、養壯。育肥日糧配制技術如下
         1、合理利用農作物秸桿。由于農作物秸桿營養價值低吸收利用差,秸桿必須與其他飼草和精料結合利用,可充分利用紅薯秧、花生蔓和樹葉等,一般秸桿飼料可以達到粗飼料的50%左右。
        2、采用多種農副產品科學配制混合精料。一般玉米、高粱等占50~70%左右,糠麩占15~30%左右,餅粕占10~20%左右。
        3、精粗飼料合理搭配。羊育肥日糧中一般粗、精飼料的比例為60~50/40~50。只要粗飼料品質好,可降低精料比例。
         4、礦物質、微量元素的補充。礦物質元素一般須添加鈣、磷、鈉、氯等。微量元素的補充多以預混料的形式按說明添加于精料中。
        四、育成羊的飼養管理
         1.育成羊的生長發育特點
         (1)生長發育速度快。育成羊全身各系統均處于旺盛生長發育階段,與骨骼生長發育密切的部位仍然繼續增長,如體高、體長、胸寬、胸深增長迅速,頭、腿、骨骼、肌肉發育也很快,體型發生明顯的變化。
         (2)瘤胃的發育更為迅速。6月齡的育成羊,瘤胃迅速發育,容積增大,占胃總容積的75%以上,接近成年羊的容積比。
         (3)生殖器官的變化。一般育成母羊6月齡以后即可表現正常的發情,卵巢上出現成熟卵泡,達到性成熟。育成公羊具有產生正常精子的能力。8月齡左右時接近體成熟,可以配種。育成羊開始配種的體重應達到成年母羊體重的65%~70%。
        2.育成羊的飼養要點 育成羊的飼養是否合理,對體型結構和生長發育速度等起著決定性作用。飼養不當,可造成羊體過肥、過瘦或某-階段生長發育受阻,出現腿長、體軀短、垂腹等不良體型。為了培育好育成羊,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適當的精料營養水平。育成羊階段仍需注意精料量,有優良豆科干草時,日糧中精料的粗蛋白質含量提高到15%或16%,混合精料中的能量水平占總日糧能量的70%左右為宜。每天喂混合精料以0.4千克為好,同時還需要注意礦物質如鈣、磷和食鹽的補給。育成公羊由于生長發育比育成母羊快,所以精料需要量多于育成母羊。
       (2)合理的飼喂方法和飼養方式。飼料類型對育成羊的體型和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優良的干草、充足的運動是培育育成羊的關鍵。給育成羊飼喂大量而優質的干草,不僅有利于促進消化器官的充分發育,而且培育的羊體格高大,乳房發育明顯,產奶多。充足的陽光照射和得到充分的運動可使其體壯胸寬,心肺發達,食欲旺盛,采食多。只要有優質飼料,可以少給或不給精料,精料過多而運動不足,容易肥胖,早熟早衰,利用年限短。
        (3)適時配種。一般育成母羊在滿8~10月齡,體重達到40千克或達到成年體重的65%以上時配種。育成母羊不如成年母羊發情明顯和規律,所以要加強發情鑒定,以免漏配。8月齡前的公羊一般不要采精或配種,須在12月齡以后,體重達60千克以上時再參加配種。
        五、四季疾病防治要點
         春季
       (1)春季氣候變化無常,羊群易患感冒而引發肺炎,處理不當,會造成較大損失,因此羊場應該重點防范。措施是密封窗應根據天氣情況關閉,對感冒引起的發熱應及時治療。
      (2)山區放牧要防止柞樹葉中毒,柞樹為山區生長的一種小灌木,3月份開始萌發幼芽,毒性比較大,羊非常喜食其幼嫩葉,育成羊及空懷羊食后不表現臨床癥狀,孕羊主要表現減產、早產,影響生產繁育。對策避開有柞樹的地方放牧,或推遲時間等柞樹葉鋪開再放牧。
       (3)春季為舍飼與放牧的過渡期,由于飼草向青草過渡易引起消化機能失衡,羊只易患腸胃疾病,尤其是腸梗阻,前胃遲緩。防范是采取逐步放牧,避免草、牧變換過快,要勤觀察,早發現,早治療,減少不應有的損失。
       (4)要定期進行羊舍消毒,做好羊四聯苗、羊痘、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等預防接種工作。
         夏季
       (1)以腦脊髓絲蟲病為主的線蟲病在夏季危害比較大,夏季為集中放牧季節,牛、羊混牧。很易發生羊的腦脊髓絲蟲病,應定期進行驅蟲。原則上 6~9月份要搞2次驅蟲,藥物可選用伊維菌素等比較先進的驅蟲藥物。
       (2)定期控制羊蜱。放牧的羊群,羊只很容易爬上羊蜱,不但影響羊只發育,而且很易得焦蟲病,因此要定期治蜱。可采取藥浴、藥洗的辦法,減少羊蜱的寄生。
       (3)羊傳染性膿庖。夏季不注意防治,很容易引起流行,該病主要表現口腔潰瘍、糜爛,以1~3月齡羊發病率較高。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疫苗防疫效果不佳,防范應加強羊的飼養管理,勤消毒,早發現。早隔離治療。
      (4)防止羊只悶圈。悶圈為一種在高熱高濕條件的羊易患的一種綜合病癥。患羊主要表現陣陣濕咳、間歇性、頑性痢疾,羊只逐步瘦弱死亡。一般治療的效果不佳.主要靠預防,措施上搞好防暑降溫,注意羊舍的通風,悶熱條件下防止羊只淋濕被毛.淋濕被毛的羊只舍內休息避免過份擁擠等綜合防治措施。
         秋季
       (1)陰雨連綿的天氣,注意羊只患腐蹄病,即群眾所說的漏蹄。措施上采取羊舍運動場保持干燥,地面最好利用磚鋪,不要長期到低洼的泥地上去放牧.發病后及時去除蹄內異物和膿汁,促其早日康復。
       (2)及早控制疥螨病。秋季陽光照射時間較短,天氣漸冷,控制疥癬需要及早防治。方法用阿維菌素連續2次皮下注射、殺螨靈或2%敵百蟲每10天進行羊舍和運動場噴灑,這些都是治螨的有效措施。
       (3)做到秋季的防疫工作,在做好羊四聯疫苗、羊痘疫苗等常規疫苗防疫的同時,重點作好口蹄疫的免疫接種,強調20天間隔后加強免疫1次。
         冬季
       (1)羊傳染性結膜炎。冬季羊舍為了保溫,羊舍的門窗封閉得很嚴實.必然導致舍內氨氣濃度的提高,容易發生羊傳染性結膜炎。為防止該病的發主,首先羊舍要勤掃,晴天讓羊只多曬太陽,舍內要安裝抽風機,定期抽出舍內氨氣,促進空氣流通,發病后及時治療,防止疾病蔓延。
       (2)勤觀察防止羊只瘤胃臌氣。冬季的霜草、凍草吃得過多,很易引發瘤胃臌氣,可采取以下措施進行預防:防止羊只吃上凍草,霜草;二是羊只先喂一些干青草再進行放牧;三是放牧黑麥草等青草要在下午進行,并且放牧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發生臌氣可采用投服魚石脂進行治療,臌氣嚴重的可用胃導管導氣或套管針頭放氣,但要注意放氣方法。
       (3)預防羊只消化不良。放牧麥苗過嫩、暴飲冷水、過食精料都易引起消化不良,為冬季的多發病、常發病,尤其剛斷奶的羔羊,要注意預防。主要預防措施為粗飼料干濕搭配,飲水要加溫后飲用,精料定量。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8-2-15 07:38:24 | 只看該作者
    斑竹對行業的貢獻:xiaos:
    板凳
    發表于 2008-2-15 09:08:17 | 只看該作者
    精料補充料的量不能超過450g/只.d,衡量后備羊是否適合配種的標準:首先看體重(是否達到成年羊的70%),其次看月齡。
    地毯
    發表于 2008-2-15 11:06:27 | 只看該作者
    感謝樓主提供學習資料
    5
    發表于 2008-2-18 15:59: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保安 的帖子

    精料補充料的量不能超過450g/只.d?????????不知是哪里的參考資料?
    6
    發表于 2008-2-25 14:53:32 | 只看該作者
    :gongsi: :gongsi: :gongsi: 好好學習!
    7
    發表于 2008-2-25 15:08:44 | 只看該作者
    對于精料給量的問題  中國和澳大利亞的書籍有不同的標準  奧的多些   不過真沒有看過每天最高450克的限制   不知到是什么道理????????
    8
    發表于 2008-2-25 19:51:40 | 只看該作者

    感謝

    好好:sdsd:lairen: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3:2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眉山市| 奇台县| 泌阳县| 光山县| 象州县| 荆州市| 和顺县| 广汉市| 修水县| 商河县| 岳普湖县| 即墨市| 攀枝花市| 进贤县| 岐山县| 蚌埠市| 禹州市| 柳河县| 馆陶县| 耒阳市| 上思县| 怀来县| 台湾省| 潮安县| 临澧县| 吴江市| 黄山市| 蓬溪县| 元谋县| 晴隆县| 比如县| 平乡县| 于都县| 高尔夫| 广西| 靖西县| 镇平县| 永靖县| 广宗县| 泉州市|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