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應激?所謂應激是指機體對各種內、外界刺激因素所作出的適應性反應的過程。我個人認為凡是使機體不舒服的一切因素都可以稱之為應激!對于豬場而言應激無處不在,應激可分為三類有:環境應激(熱、冷、氨氣、噪音、轉欄、擁擠),管理應激(投藥、換料、防疫、、配種、注射),外界因素應激(捕捉、運輸、咬斗、品種)。
應激的機理及對豬場造成的影響
動物受到應激源刺激后,因糖質激素大量分泌,導致胸腺,脾臟和淋巴組織萎縮,使嗜酸性白細胞和T、B細胞的產生,分化及活性受阻,血液吞噬活性減弱,體內抗體水平低下,從而抑制了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抗病力減弱.從而導致呼吸困難,體表有充血、紫斑,體溫迅速上升,可達到42℃,后肢痙攣收縮。導致全身無力,肌肉僵硬。個別應激敏感豬在受到抓捕驚嚇或注射時突然死亡,有的公豬在配種時,由于過度興奮而死亡,有些豬在車船運輸途中突然死亡。再加上病毒病和細菌病混感導致免疫效果不理想和或導致免疫抑制,有實驗表明, 豬在應激時,機體必須動用大量能量來對付應激源的刺激,而使機體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分解代謝增強,合成代謝降低,糖皮質激素增加導致機體生長停滯,體重下降,飼料轉化率降低,表現為泌乳量減少,運輸過程中及屠宰期間豬嚴重掉膘,小豬發育不良,成活率降低,飼料報酬低!應激可促使母豬卵泡激素,促黃體激素,催乳激素等分泌減少,并可影響受精卵著床及胎兒發育,造成早期吸收,流產,胎兒畸形或死胎.公豬性腺萎縮,性欲減退,精子和卵子發育不良。
1、環境應激的預防:
一定要根據仔豬適合的溫度需要,采取燈光和保暖,使保育舍溫度保持22-28℃之間。在夏天要采取防暑降溫,即使添加抗應激藥物。冬天采取封篷、供暖做好防寒保溫工作,溫度保持在15-20℃之間。保持豬舍密度,育肥豬每頭豬均占1.2-1.5平方米,使豬有一定的活動空間,此外,謝絕場內參觀,禁止陌生人入場消除噪音源和異味。
2、管理應激的預防:
特別是斷奶仔豬變換飼料時,應激反應則更為突出。在保育豬換料必須有過渡期,因為仔豬飼料營養落差過大。換料時可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E和電解質,換料前3天按照7:3(原用料7成更新料3成)的比例飼喂,后3天可以按照3:7飼喂,一周后可過度成新料。同時在注射疫苗和注射藥物時應把疫苗或藥物恢復室溫,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注射時不能驚嚇豬群切勿打飛針,在公豬配種時無驚嚇,母豬配種后不易強行驅趕。
3、外界因素應激的預防:
在運輸過程中應讓豬充分飲足電解質,維生素C和白糖等水溶液。在抓獲、驅趕時最好由飼養員操作。運輸時間超過3小時,要盡可能讓豬在中途飲水,最大限度地減輕應激。
如何減少應激:
應激是無法避免的,但可以把它控制到最?。Y合添加抗應激藥物之外,我們應該在管理、飼養上重點去落實,為什么現在的豬這么難養、疾病難控制,我們應該好好的分析。
(1)、減少和避免各種外界干擾和不良刺激,保持平穩的飼養管理,混群要多加注意,避免擁擠、咬架等。
(2)、選擇抗應激性強的豬種,以減少或杜絕發病內因;有應激敏感病史或對外界刺激敏感的豬群,不宜留用。注意選育繁殖工作。膽小神經質、難于管理、容易驚恐、皮膚易起紅斑、體溫升高、外觀豐滿的豬,多為應激敏感型,最好不要選作種用。
(3)、給豬創造較適宜的環境和改善飼養管理是預防應激的有效措施,如減少高 低溫、賊風、高濃度有害氣體、頻繁轉群、高密度飼養等對豬的影響,嚴格操作規程、保證日糧平衡等。
4、在現代化養豬生產中,有些生產工藝??梢鹭i只的應激,如分段飼養中的豬只頻繁并群、轉群、定位飼養的母豬缺乏運動等,所以在生產中有些應激的產生仍不可避免。
5、采用藥物預防應激簡單有效,已發生應激時,使用藥物也有治療和緩解作用。預防應激效果較好被廣泛采用的藥物主要是鎮靜劑、腎上腺皮質激素、 維生素類、微量元素, 在豬斷奶、轉群、運輸等之前服用上述藥物,可以起到較好的抗應激作用。
出處:青島易邦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