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面已討論了氨基酸的含量、比例、可利用性對蛋白質利用率的影響。對于生長、肥育動物,除蛋白質品質外,年齡、蛋白質的食入量也影響蛋白質的利用效率。與能量的利用類似,隨著年齡的增長,相對生長速度下降,用于維持所需的蛋白質比例增大,用于生長肥育的比例減少,利用率也就降低。例如,生長豬從20- 100Kg,NPU從55%下降到40%左右。我國豬飼養標準建議,在正常飼糧的粗蛋白質水平范圍內,生長肥育豬對蛋白質的利用效率用如下公式推算:
Y=22.67-0.56X+0.009X^2
式中Y為沉積氮(g),X是食入氮(g)。由沉積氮和食入氮可計算食入蛋白質的利用效率。20-100kg體重,蛋白質的利用效率從42%降至 35%,比國外報道的資料低。究其原因主要是飼料及蛋白質質量問題。飼糧粗纖維每增加1%,蛋白質的消化率大約下降1.0-1.5%。
隨著蛋白質攝入量的增加,蛋白質的利用效率也下降,特別是在食入量較大的情況下。
對于反芻動物,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對優質的飼料蛋白質,利用率比單胃動物低;對質量差的飼料蛋白質和非蛋白氮(NPN),卻能大大提高其利用率。反芻動物蛋白質用于生長肥育的平均效率(NPU)為40%(45-35%)左右。但同樣隨年齡、體重的增加而降低。
肉雞生長很快,對蛋白質的利用效率較高。用于維持和生長的效率差異不大,平均為60%左右。
總的來說,蛋白質的利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蛋白質的品質。相比較而言,生長肥育的蛋白質利用效率比維持和泌乳低,高于妊娠。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