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廠家生產出來的原料是有差別的,所以質量標準規定的只是一定范圍內的產品是可靠的,除非變質,在原料無異常的情況下,很難明確判定哪些產品是不符合要求的.我的看法,如果原料沒有變質,比如豆粕,發霉的話一定不能用,但如果說是某小廠生產的比如說豆桿可能多一些,氣味可能與膨化粕有區別,外觀可能要難看一些,水份可能會高一些,這些都應該在降級的條件下可用---我講這些時其實很茅盾,因為我碰到這種情況下一般如果我能做主的話是堅決不用的,二般情況是在價格極其優惠的條件下經過多部門討論可以使用才用----,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不是也規定了允許降級使用嗎.有點跑題敢,其實我想講的是客戶投訴一般不會投訴我們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料,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們用的是什么樣的原料.而壞的原料是絕對不會用的.上面的話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只是我表明一個觀點.對于計量造成的欠重,我們承諾少一罰十;外觀不統一沒辦法,我們直接在標簽上標明了,外觀因原料變化會稍有改變,但不影響產品質量(呵呵,我都不知誰寫了這句話,一直視之為尚方寶劍,不過其實真的是這樣,一個飼料廠永遠不可能只用一家原料.我們的原料供應商永遠不可能生產出來一樣的原料);混合均勻度低沒人投訴過,但有人投訴過飼料分層,是攪拌出了故障,根本就沒攪的樣子,只能賠錢;粉化率高是水份太高了,要不就是市場所在地空氣太潮了,再不就是配方問題了,多加次粉吧;再往下的問題就是明傷了,不要狡辯,道謙,賠錢就是.這些問題其實需要有證據,但客戶只有開了包裝才知道,這時已經不算證據了,但你不承認還不行.我正處理二個投訴,一個客戶說打開兩袋料發現里邊有鐵屑,用吸鐵石吸出好多,可能的原因是管道生銹,未清理干凈.我講你退回來,運費我們負擔.但他死活不退,說一退到公司他就沒證據了,意思是公司會耍賴.我只好讓業務和售務去看,出證明,賠償;另一個說拉了幾噸濃縮料,發現里面有玉米,還只剩兩袋了,也不退,說看著辦.只有讓業務和售后再出馬出證明,也是賠了兩袋產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