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390|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產過程的組織與控制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1-23 15:02: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生產過程的組織與控制生產過程的組織目的:
    使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行程最短,時間最省,耗費最少,效益最高。
    生產過程組織的要求:
    1:在時間上不能間斷。
    2:在工人人數、設備數以及生產面積上要成比例。
    3:各個生產環節在相同的時間內生產相同的產品數量。
    4:各階段、各工序、各部件要平衡加工,不能出現積壓、短缺等情況。
    5:不能脫離市場,應隨時調節品種、批量等,以適應市場。
    實踐證明,專業化程度越高、分工越細,企業的效益就越好。因此在服裝加工業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了流水線生產,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益,而流水線就是專業化生產的直接產物。
    為什么說專業化程度越高效益越高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就說服裝加工,我們都知道,要熟悉一道工序的操作絕對不會比熟悉正件服裝加工操作還難,而且熟練的越快,加工就越快,效益高是可想而知的。
    怎樣提高專業化程度呢?
    1:積極組織,創造條件。
    比如將服裝加工分成若干工序,而且越分越細,直到不能再分。
    2:改進產品設計。
    將產品進行改進使其加工工序可以分割。在服裝加工企業里有設計加工,也有來料、來樣加工。來樣加工時,工序分割是一定的了,我們所要做的除了將工序分割到不能分割外,還要從其他途徑著手進行改進。如改造設備、改進工藝、發明添加小工具等,盡量提高生產效率。
    3:加強計劃管理,合理生產順序。
    實際上,專業化程度的提高是同現代化的生產方式聯系在一起的,一般來講,較高的專業化程度適合于大批量的生產。反過來也是一樣,小批量則不適應,我們一定要合理的組織使用,才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生產是一個過程,它有一個空間,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生產組織分為空間組織和時間組織兩個方面。
    1:空間組織。又可分為工藝專業化和對象專業化兩種形式。
    工藝專業化,是指把相同或相同類型的設備和同工種的人設置為一個生產單位(如一道工序、一個車間)。優點是可以充分利用設備和場地,但周轉環節多,生產周期長,占用流動資金多;而且質量工作也比較復雜,往往會出現找不到責任人的現象。
    對象專業化,是指將不同的產品采用不同的設置,可以適當的縮短周期,缺點是產量一般不高,不能充分利用設備,而且適應力較差。
    在實際工作中人們大多是將工藝專業化和對象專業化結合起來使用的。就如一個企業先將加工分為上衣和褲子,再根據各自特點進行工藝專業化組織,形成不同的流水線一樣。
    2:時間組織。生產講究在時間上緊密銜接,提高設備利用率,縮短生產周期(從投入到產出的時間),加快資金周轉(由錢轉化為原料、產品,再轉化為膨脹了的錢的過程),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產品成本。生產的組織過程,就是指研究在加工過程中,采取是么方式使產品有序移動,已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生產移動方式有這樣幾種:
    ⑴,順序移動方式:一批活或一刀活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后,再送入下道工序加工的移動方式。
    ⑵,平行移動方式:每一部件加工完,就送入下一道工序加工的移動方式。
    ⑶,平行順序移動方式:上敘方法結合使用,即在上到工序尚未全部加工完時,送入下一道工序。
    那么,怎樣的移動順序才能提高生產效率呢?
    請看下面案例(一):
    假設:每臺機器加工時間均為1分鐘,批量為5件。
    改進前順序:做完5件后進入B機……順序移動
    A
    B
    C
    D
    1
    10
    11
    20

    1
    分鐘
    20分鐘
    2

    2
    分鐘

    3

    3
    分鐘

    4

    4
    分鐘


    5
    6
    15
    16

    5分鐘
    6分鐘
    在制品時間:20分鐘。效率:4分鐘/件
    改進后:做完一件,進入B機……平行移動
    如下圖
    A
    B
    C
    D

    1
    2
    3
    4

    1
    分鐘
    4分鐘

    2
    3
    4
    5

    2
    分鐘

    3
    6

    3
    分鐘

    4
    7

    4
    分鐘

    5
    8

    5
    分鐘
    6分鐘
    7分鐘
    8分鐘

    在制品時間:8分鐘。效率:0.625分鐘/件。
    案例(二):
    A工序用時30秒
    B工序用時40秒
    C工序用時25秒


            A
    B
    C
    前提:A、B、C三個操作者水平一樣。
    則:調節前按上圖順序生產生產效率為:

    (30+40+25)÷3=31.7秒/件/人
    假如:①我們只用A、B操作加工,即A、B各自操作30秒后,A操作C工序10秒鐘,B工序結束兩人一起操作C工序15/2秒。
    則:生產效率=(30+10+15/2)÷2=23.7秒/件/人
    比較一下:23.7÷31.7=74.76%,也就是說效率提高25%。這說明只要我們跳出固定的思維方式,運用科學的調節方法,進行適當的工序或人員調整,就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益。
    仔細研究一下,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生產安排原則:
    ①,
    多種部件由同一臺設備(或人)加工時,從用時最少的部件開始逐個加工。適當調整或變換加工順序,可以大大提高效率,縮短加工時間。
    ②,
    多種部件由兩臺設備(或人)加工時,先找出用工時最少的工序,屬于前面的安排在前面設備;屬于后面的安排在后面的設備,依此類推,編排其他工序順序。
    ③,
    多種部件由三臺設備(或人)加工時(其中一臺的加工時間大于其它任何設備的加工時間),應由三臺變換為兩臺的條件。
    如:A、B、C三臺,用G、H表示,其中G=A+B,H=B+C,然后按照兩臺的條件處理即可。
    總之,搞管理不能一條道走到黑,安排生產、工序要經常持有否定的想法,多試幾種方式,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8-13 09:47:53 | 只看該作者
    好詳細啊,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8-14 16:33:19 | 只看該作者
    在飼料行業借用一下,換位思考也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0-8-15 09:27:05 | 只看該作者
    謝謝你的分享,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0-8-15 11:30:02 | 只看該作者
    好文章,看看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07:1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潢川县| 怀柔区| 崇明县| 大兴区| 汤原县| 天峻县| 阜平县| 德兴市| 色达县| 建宁县| 北宁市| 锡林郭勒盟| 丰城市| 阳城县| 惠水县| 张家口市| 旅游| 高唐县| 新民市| 潢川县| 钟山县| 辛集市| 抚松县| 中阳县| 汾西县| 乌兰县| 嘉义县| 剑川县| 印江| 苏尼特右旗| 鹤壁市| 乌拉特中旗| 抚远县| 安吉县| 会理县| 改则县| 天津市| 襄城县| 揭西县| 临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