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畜禽疾病防治的溥弱環節
淺談畜禽疾病防治的溥弱環節
隨著畜禽養殖業的不斷發展,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飼養密度越來越大,畜禽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受疾病威脅和感染的機會越來越大。由于各養殖場的飼養管理水平和技術實力參差不齊,特別是中小養殖場由于資金實力不強,技術力量溥弱,對畜禽舍設計(建筑、飼養設備)、飼養管理和疫病預防不夠重視,發生疾病后往往顧此失彼,僅片面追求“對癥治療”,不注重畜禽生存環境、各器官機能的協調和保護,造成病原微生物對藥物的耐受性越來越強,臨床治療效果越來越差,飼養成本越來越高。隨著飼料原料、藥物的上漲,養殖業的成本不斷提高,利潤不斷下降,風險越來越高,嚴重打擊養殖工作者的積極性,制約畜牧業的發展。為了提高飼養成活率,減少飼養成本,降低養殖風險,本人對疾病防治的溥弱環節進行了總結,期望能引起廣大養殖工作者的重視。
一、飼養管理容易忽略的問題:
(1)建筑、設備設計不規范:
豬場方面,不是根據自生的養殖規模和環境的實際情況,確定符合自生特點的可行建筑設計和設備方案,而是根據本來設計不規范的豬場為樣板或自已所謂的經驗來進行設計,致使豬場的建筑設計和設備技術參數不合理,具體表現在:1、排污系統與通風系統設計參數不合理,造成排污不暢,舍內異味太重,通風不良,環境衛生難以控制,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2、圈舍坡度太小或太大,地面軟硬度、光滑度參數不合理,容易引起肢蹄病、產科病。3、限位欄高度、寬度設計不合理)。4、保育舍設計不合理,造成溫度不均、清潔消毒不徹底,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
養禽場方面,建筑設計不合理更加突出,主要表現在:1、禽舍位置安排不合理、禽舍間距不夠,通風、采光不良(如育雛舍與育成舍并排修建,且育雛舍建在育成舍順風方向以下);2、水源污染:不少小型養殖場由于選址不佳,遠離水源,常在禽舍周邊5米內打井取水;3、排污管道設計不合理,排污不暢,污水畜積,造成養禽場環境污染嚴重;4、禽舍內環境差,異味濃,塵埃重,應激大,呼吸道發病率高。
(2)消毒不嚴、人為污染嚴重:
中小養殖場由于管理不善,對環境污染重視不夠,加之硬件缺陷,污染相當嚴重。具體表現在:1、排污系統設計不合理,管理疏忽,造成排污管道堵塞,臟水亂流或糞便隨處堆放;2、消毒工作流于形式,消毒工作無章可循;3、人員數量少,一人常兼職幾份工作,竄舍嚴重;4、免疫接種后盛裝疫苗的器具亂丟亂扔;5、病死畜禽亂丟亂扔,無病死畜禽處理設施。
(3)免疫接種計劃制定不合理:
中小養殖場由于技術實力較差,設備不全,無法進行抗體監測,因此不能根據抗體的衰減規律來制定科學的免疫接種計劃。這些養殖場免疫接種計劃常常根據書本介紹或照搬其他場或自已經驗制定,有些養殖場甚至無免疫接種計劃,免疫接種計劃缺泛科學性,生產中常出現不同疫病的散發或爆發。
二、藥物防治過程中容易忽略的問題:
(1)藥物配伍不合理:
中小養殖場由于技術力量弱,藥理知識欠缺,在藥物配伍方面常常不講科學,造成藥效降低或毒性增加,這在臨床上十分普遍,如:抗生素與維生素C配伍;氨基糖苷類藥物間配伍;喹諾酮、四環素類藥物與Ca2+、Fe2+、Al3+、Mg2+等金屬鹽配伍。
(2)濫用藥物,造成藥源性損傷:
中小養殖場由于規模小,技術實力弱,對藥理知識了解不多,在藥物使用過程中常常具有傾象性和盲從性,一旦自已用過某藥后感覺效果不錯就認為該藥萬能或聽人說某某藥物配合在一起效果不錯,只要發病就使用該藥,一旦療效差就認為劑量不夠而盲目加大藥物劑量,這不僅容易使病原微生物產生耐藥性,而且容易引起畜禽藥物中毒,造成藥物器質性損傷。目前,藥源性肝損傷十分普遍,其病理表現為肝臟腫大、出血、肝硬化、膽囊炎等;臨床上肝功能異常造成的代謝紊亂至使全身性多器官功能衰竭引起畜禽死亡的情況時有發生,而這很少引起廣大養殖工作者重視,相反,他們認為畜禽疾病治療效果差是獸藥制品質量降低或病原微生物耐藥性增強的緣故。
(3)特種藥物濫用:
隨著獸藥GMP的實施,農業部明令取消利巴韋林、金剛烷胺、阿昔洛韋、嗎啉呱等抗病毒西藥在獸醫臨床上的應用,獸醫臨床上病毒病面臨無藥可用的尷尬境地,因此,獸醫工作者臨床治療病毒病時紛紛使用具有廣譜抗病毒的生物制劑——干擾素、轉移因子等。干擾素具有廣譜抗病毒功能,轉移因子具有免疫調節功能,在獸醫臨床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干擾素、轉移因子具有種屬特性,即用哪種動物的組織或器官為基礎源制取的干擾素、轉移因子只對該品種動物效果良好,對其它種畜禽疾病療效很差或無效。中、小型養殖場業主、鄉鎮獸醫由于對干擾素、轉移因子性能的了解不夠,認為干擾素對所有畜禽疾病都應有相同的療效,因此在臨床應用上常常將豬用的干擾素、轉移因子等生物制劑用于家禽或其它家畜,這樣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反而延誤病畜、病禽的治療時間。另外,復合維生素在臨床上的濫用也相當普遍,特別是種畜、蛋禽。復合維生素作為營養類藥,參與畜禽新陳代謝和功能調節,是維持畜禽組織細胞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物質。但維生素中毒對畜禽的危害也相當嚴重,主要表現為畜禽厭食、腹瀉、吸收障礙、器質性損傷、過敏、性機能減退或喪失甚至死亡等。
應對措施:
1、 修建畜禽養殖場時,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請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建筑、設備技術參數,揚長避短,因地制宜,確定可行的設計方案。對于已運行的養殖場,應盡量對不規范的場地、設備進行合理的改造,以避免先天不足,盡最大可能為畜禽創造比較適宜的生存環境。
2、 強化飼養管理,加強環境衛生定期消毒和帶畜、禽消毒工作,盡量避免工作人員人為污染;對于小型養殖場,確實因人員不足的,最起碼在進入下一養殖舍時應用消毒藥水對手進行消毒,同時更換各養殖舍專用的清潔防疫服、防疫鞋等,方可進入舍內工作。對于已嚴重污染的養殖場應開展場凈化工作,盡可能消除病原污染。
3、 請專業技術人員,結合本場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本場具體情況的免疫接種計劃,盡可能少地減少傳染病的流行和對養殖場的污染。
4、 加強藥理知識的學習,盡可能地熟悉藥物的作用機理、適應癥、用法、用量及臨床配伍,對于自已不清楚的藥物,在使用時應仔細閱讀說明書,特別是配伍禁忌,千萬不要隨意組合藥物和加大劑量,只有這樣才不會發生意外,避免因藥物配伍不當造成損失。
5、 保護肝臟,恢復和增強肝臟的排毒和解毒功能。肝臟不僅是機體處理體內正常代謝產物的重要器官,而且也是多數藥物的轉化器官,許多藥物對肝臟具有直接或間接的損傷。加強肝臟護理,促進發病畜禽的迅速康復,在獸醫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而這點,往往被廣大養殖工作者所忽視。目前,因為藥物性肝損傷(病理剖解表現為肝腫大、出血、壞死、硬化、萎縮等)造成畜禽疾病難以治療的現象十分普遍,為此,本人建議獸醫臨床上應對用藥時間較長、劑量過大的畜禽,在藥物治療期間或恢復過程中,配合使用保肝護膽的藥物如肝毒寧等,減少藥物對肝臟的損傷,促進受損肝細胞的恢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