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準化豬場設計與建筑
一、豬場選址:
(一)、地形地勢豬場地形要平坦規則、開闊,不能過于狹長和多邊角,場地可以稍有斜坡度(1—3%),但最大不超過20%,建筑物宜選擇南向坡地,不宜選擇北向坡地、山口地帶和山坳里。地勢要高燥,不宜選擇低洼潮濕場地。
(二)、土壤質地要求土質堅實,質地均勻,透氣透水性和抗壓性強,豬場污水或雨水比較容易滲透進地下,場區地面能夠經常保持干燥,以選擇砂壤土類地區較為理想。
(三)、水源電力要有豐富水源,并且取水方便和穩定(如一個萬頭豬場日供水量在150—200噸)。取地面水雖然方便,但水質較差,比較理想的水源應當是地下水,水質要符合無公害畜禽引用水標準(NY5027—2001)要求,要有穩定充足的電力供應。
(四)、場地面積一般一個飼養100頭生產母豬、年出欄1800—2000頭育肥豬的小型豬場,占地面積7—10畝;飼養500頭生產母豬、年出欄豬9000—1000頭育肥豬中型豬場,以占地面積30—40畝為宜。養豬場總占地面積也可按年出欄一頭育肥豬2.5—3.5平方米的參數計算。
(五)、交通運輸交通方便,距鐵路和國家一、二級公路不少于1000米,距三級公路不少于500米,距四級公路不少于200米。
(六)、社會條件遠離居民點,大中型豬場要求2000米以上,小型豬場1000米以上。方圓3000米以內無其它畜牧場、屠宰場、肉品加工廠、皮革廠和化工廠、礦場,確保場區水源等不受周圍污染。豬場周圍有圍墻或防疫溝,并建立隔離帶。豬場的糞污能就地利用,農牧結合,有利于環境保護。
二、豬場規劃布局
(一)、豬場類型及豬群規模可分為育種豬場、種豬繁殖場、育肥豬場,目前大多數規模化豬場一般都由種豬場和育肥豬場構成。根據養豬場年出欄商品肉豬生產規模,規模豬場又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大型規模化豬場(年出欄10000頭以上商品豬),中型規模化豬場(年出欄5000—10000頭商品豬),小型規模化豬場(年出欄5000頭以下),現階段農村適度規模養豬場多屬小型規模化豬場。
(二)、豬舍總體規劃
1、各類豬欄所需數量的計算可按以下公式計算:妊娠舍豬欄數=年分娩數×妊娠舍飼養時間÷365;分娩舍豬欄數=年分娩窩數×分娩舍飼養時間÷365;配種舍豬欄數=年分娩窩數×配種舍飼養時間÷365÷每欄飼養頭數;后備豬舍欄數=年更新頭數×更新豬舍飼養時間÷365÷每欄飼養頭數;種公豬舍欄數=常年平均飼養母豬數÷15(或20);保育仔豬欄數=年分娩窩數×窩平斷奶仔數×保育舍飼養時間÷365÷每欄飼養頭數。每一階段豬欄都要比計算數多10%,亦即所得數乘以1.1倍,為生產計劃安排留一定余地,便于管理。
2、各類豬舍棟數計算出各類豬欄的數量后,再根據各類豬欄的規格及排糞溝、走道、值班室的規格,即可計算出各類豬舍的建筑尺寸和需要的棟數。
3、豬舍布局及內部規劃根據生產工藝流程,為管理方便,縮短轉群距離,應以分娩舍為中心,保育舍靠近分娩舍,幼豬舍靠近保育舍,肥豬舍再挨著幼豬舍,妊娠(配種)舍也靠近分娩舍。在同一條生產線中,各豬舍的長度應基本一致,以50~80米為宜。豬舍的寬度最好在8米左右。配種舍的公母豬欄應相對或相鄰排列。分娩舍盡量做到24欄為一個單元,保育舍12欄為一個單元,而且單元之間隔離,其它豬舍則盡量做到24欄或12欄為一組。
(三)、規模豬場的功能分區規劃
1、生產區:包括各種豬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藥房、獸醫室、出豬臺、維修及倉庫、值班室等。生產區建筑面積約占總面積的70—80%。其中種豬舍要求與其他豬舍隔離,形成種豬區。各豬舍由飼料庫內門領料,用場內小車運送,并在靠圍墻處設置裝豬臺,在生產區入口處設置專門的消毒間或消毒池。
2、生產輔助區:包括飼料廠及倉庫、水塔、水井房、鍋爐房、變電室、車庫、屠宰加工廠、修配廠等。
3、管理與生活區:包括辦公、食堂、職工宿舍等。應建在上風處,距生產區距離不宜遠。
4、隔離舍、糞便處理區:包括病死豬處理室、污水處理(或沼氣池)設施等,這些設施應遠離生產及生活區,設在下風向,地勢較低的地方。
(四)、建筑物布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環節確定建筑物之間的最佳生產聯系;
2、遵守獸醫衛生規定;
3、合理利用地形地勢、主風與光照;
4、豬舍間距一般不低于豬舍高度的兩倍;
5、場區凈道和污道分開,利用綠化道隔離,應保證運料道、豬道與糞道不交叉;
6、豬場生產區四周設置圍墻、大門出入口設值班室、人員淋浴、更衣消毒室、車輛消毒通道和裝卸豬臺;
7、場區排水實行清污分流;
8、場區綠化要種草、植樹、改善場區小氣候和美化環境。
(五)、豬場建筑面積一般養豬場的總面積可按每年出欄一頭育肥豬需0.8—1.1計算,用豬欄總面積與豬舍總面積之比表示,各類豬舍的面積利用系數應不低于下列參數,配種、妊娠豬舍65%,分娩哺乳豬舍50%,培育豬舍70%,育成、肥育豬舍75%(各種生產建筑所需如下表)。各類豬群的適宜占欄面積豬群類別 體重(Kg) 占欄(平方米/頭) 每欄適宜頭數(頭) 限位飼養環境條件 適宜面積 每欄頭數 成年種公豬 130~300 6~8 1 空懷及妊娠前期母豬 120~250 2.5~3 2~4 1.2~1.5 1 孕后期母豬 120~250 3~3.5 1~2 1.2~1.5 1 哺乳母豬 120~250 6~8 1 4~5 1 保育豬 6~30 0.3~0.4 8~12 后備豬 50~120 1.2~1.5 4~6 育肥豬 前期 30~60 0.8~1 8~12 注:養豬場輔助生產及生活管理建筑面積可根據實際規模大小而確定。
三、豬舍設計與建筑
(一)、豬舍建筑類型我縣適合雙坡、有窗、雙列式豬舍。
(二)、豬舍基本結構
1、地面:應具備堅固、耐久、抗機械作用力,以及保溫、防潮、不滑、不透水、易于清掃與消毒。地面應斜向排水溝,坡度為2—3%。大多數采用混泥土地面,為克服水泥地面潮濕和傳熱快的缺點,地面層選用導熱系數低的材料,墊層可采用爐灰渣、空心磚等保溫防潮材料。采用部分或全部漏縫地板。
2、墻壁:必須具備堅固、耐久、耐水、耐酸、防火能力,便于清掃、消毒;同時應有良好的保溫與隔熱性能。豬舍主墻壁厚在25—30厘米,隔墻厚度15厘米。
3、屋頂:應具有防水、保溫、承重、結構輕便的特性。豬舍屋面的傳熱系數R應不小于023W/K,天棚屋面應凈高4米以上,重慶地區多數規模豬場用石棉或小青瓦雙坡式房頂,但最好要在室內裝吊頂。
4、門窗:豬舍門一律要向外開,門上不應有尖銳突出物,不應有門檻、臺階。雙列豬舍中間道為雙扇門,一般要求寬度不小于1.4米,高度2米,飼喂通道側圈門高0.8—1米,寬0.6—0.8米。開放式的種公豬運動場前墻應設有門,高0.8—1.0米,寬0.8米。窗戶距地面高1.2—1.5米,窗頂距屋檐40厘米,兩窗間隔距離為其寬度的1倍。 5、豬欄:材料要就地取材(一般用磚砌墻水泥抹面,也可用鋼棚欄),欄高一般與圈門高相當。
6、其他主要輔助結構:送料道寬1.2—1.5米,糞道寬1.0—1.2米;生產輔助間設在豬舍的一端,地面高出送料道2厘米。糞尿溝最好設明溝,不能積水,如建成暗溝,要設成活動式蓋,便于定期檢查清洗。
(三)、豬舍的類型 :
1、公豬舍公豬舍一般為半開放式,內設走道,外有小運動場(與豬舍大小基本一樣),以增加種公豬的運動量,一圈一頭,一般單圈建筑面積在8—10平方米。
2、空懷、妊娠母豬舍空懷、妊娠母豬最常用的一種飼養方式是分組大欄飼養,一般每欄飼養空懷母豬4—5頭、妊娠母豬2—4頭。豬圈布置多為單走道雙列式。豬圈面積一般為10—12平方米,地面坡降不要大于3度,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豬跌倒。大規模場多用限位欄,但母豬淘汰率較高,夏季不利于降溫。
3、分娩哺育舍分娩哺育舍布置多為兩列式,有高床分娩欄和地面兩種形式。大多數規模場采用網上分娩欄,主要是由母豬限制欄、仔豬圍欄、鋼筋編織的漏縫地板網、保溫箱、支腿等組成。地面分娩舍(約8平方米),是在普通磚混結構種母豬欄內一角處設一仔豬保育箱。
4、仔豬保育舍可采用網上保育欄,1~2窩一欄網上飼養,用自動落料食槽,自由采食。仔豬保育欄主要由鋼筋編織的漏縫地板網、圍欄、自動落食槽、飲水器、連接卡等組成。
5、生長、育肥舍和后備母豬舍這三種豬舍均采用大欄地面群養方式,其結構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飼養頭數和豬體大小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四、豬場設備
(一)、豬欄豬欄設施的結構形式分欄棚式和實體式兩種,欄棚式為金屬管材結構,實體式為磚混結構。
(二)、喂飼設備一般規模化豬場的喂飼設備主要配備手推飼料車、食槽。食槽分限量食槽和不限量食槽自動落料食槽,豬的食槽有水泥食槽和金屬食槽兩大類。水泥食槽適用于飼喂濕拌料和地面圈,金屬食槽多用于飼喂仔豬和哺乳欄或限制欄的母豬。
(三)、供水設備供水設備主要由供水池(塔)、管道和飲水器組成,可分為飲用水和清洗用水兩部分,水源豐富的豬場可用一套供水系統。水池(水塔)根據豬場飼養規模設計建造。目前運用最多的是通過壓力供水的鴨嘴式自動飲水器,飲水器安裝的位置,限位欄和分娩欄應安裝在豬食槽旁;普通欄、保育欄應安裝在靠排糞尿欄墻旁。豬場供水設備中的所用塑料件應采用PVC無毒塑料,其材質應符合HG/T2903—1997的要求。
(四)、通風、取暖、降溫設備
1、通風設施自然通風不能滿足豬舍環境要求時,必須采用機械通風。機械通風以負壓通風為好。風機設在豬舍山墻上或靠近山墻的兩縱墻上,進風口則設在另一端墻上或遠離風機的縱墻上,用一臺或數臺通風機通過墻壁、屋頂或地板下面的管道將圈舍的空氣抽出,同時通過墻上或屋頂的進氣口向舍內輸送新鮮空氣,并且通過調節進風與出風口的開啟程度來改變通風換氣的進度。
2、取暖設施規模化養豬場的供熱保溫設備大多是針對小豬的,哺乳仔豬和斷奶保育仔豬的局部供暖設備,如紅外線燈、自動恒溫電熱板。紅外線燈一般要用250W,并安裝溫控開關和調節燈具吊掛高度來調節對小豬群的供熱量。保溫箱一般利用水泥預制件、玻璃鋼或木板制作。仔豬保溫箱設計規格:限位欄保溫箱規格(長×寬×高)為1.0米×0.5米×0.7米,地面欄保溫箱規格(長×寬×高)為0.9米×0.5米×0.7米,上蓋留直徑30—50厘米圓孔(吊紅外線燈取暖),側面向產欄母豬床方向留20×20厘米方形式出入口,地面可鋪電熱板。
3、降溫設施豬舍的降溫有冷風降溫和噴霧降溫兩種。當舍內溫度不很高時,采用小蒸發式冷風機,降溫效果良好,冷風機降溫與濕簾降溫設施配套。舍內溫度很高時,可用滴水或噴霧與風機配合進行降溫。其主要由PVC管、鋼絲繩、三通接頭、滴頭(可用自來水龍頭代替)等組成。
(五)、糞尿處理設備養殖業污物排放應符合標準(GB18596-2001)。主要包括:糞尿收集輸送系統、固液分離系統、糞尿沉淀凈化處理系統。清糞一般要采取糞、尿(污水)干稀分流,干糞收集裝入編織袋運出舍外用于種植業。尿及沖洗污水經糞溝流入污水處理設施凈化處理(沼氣池發酵),沼氣池大小按存欄母豬1立方/頭,存欄肉豬0.5立方/頭計。
(六)、清潔消毒設備清潔消毒設備主要有水洗清潔、噴霧消毒和火焰消毒。水沖清洗設備一般選配國內定型生產的高壓清洗機或高壓水泵、管路、帶快速連接的水槍組成的高壓、沖水系統。消毒設備一般選配國內已定型生產的機動背負式超低量噴霧機、手動背負式噴霧器、踏板式噴霧器,當在疫情嚴重的情況下,可選配國內已定型生產的火焰消毒器。規模化豬場必備高壓清洗機和噴霧器消毒設備。
(七)、其他設備規模化豬場一般還應配備仔豬轉運車、電子城、臺秤、實用獸醫診治設備、人工授精設備、母豬妊娠診斷儀、耳號鉗、斷尾鉗等,根據生產需要,選購國家定點廠家已定型生產的電子秤、臺秤、耳號鉗、斷尾鉗。銅梁縣畜牧獸醫局發展科制 2007年11月15日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