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868|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奶牛小腸蛋白質體系局限與氨基酸平衡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1-17 23:40: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奶牛小腸蛋白質體系的局限性與氨基酸平衡

    奶牛小腸蛋白質體系的局限性與氨基酸平衡.pdf (539.53 KB, 下載次數: 123)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8-1-18 00:21:03 | 只看該作者
    請說明是那位的文章,以便選擇下載。
    板凳
    發表于 2008-1-18 11:14:24 | 只看該作者
    中國農大馮仰廉教授的!值得看!!
    地毯
    發表于 2008-1-18 20:06:59 | 只看該作者
    中國農大馮仰廉教授的!值得看!!
    5
     樓主| 發表于 2008-1-21 22:39:12 | 只看該作者

    論文摘要

    摘要:現在國內外已將奶牛的可消化粗蛋白體系改進為小腸可消化蛋白質體系,但由于小腸蛋白質的氨基酸組
    成變異性很大,其CV高達5.6%-19.2%,因而導致可代謝蛋白質的轉化效率不穩定,表觀效率便會掩蓋實際需
    要。奶牛的第一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別為賴氨酸和蛋氨酸,較多研究認為組氨酸為第三限制性氨基酸,但當肝
    后部提供的組氨酸不能滿足產奶需要時,組氨酸可來自體儲存的分解,因此尚不能完全確定。據對87個試驗結果
    的統計分析表明,在瘤胃后供給額外的賴氨酸和蛋氨酸,則奶牛的產奶量、乳蛋白量、乳蛋白率均明顯增加;對48個
    試驗結果的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在可代謝蛋白質被滿足供應的基礎上,當賴氨酸和蛋氨酸分別達到7.08%和2.35%
    時,乳蛋白質產量達到最高點。法國INRA在其試驗的基礎上,確定小腸可消化真蛋白質中的賴氨酸和蛋氨酸的適
    宜含量為7.3%和2.5%,由于我國現行的是小腸可消化粗蛋白質體系,故建議其賴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為6.0%和
    1.9%,但須評定瘤胃微生物蛋白質和飼料非降解蛋白質的賴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并調整日糧使其達到平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7:3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平县| 九龙坡区| 克拉玛依市| 如皋市| 法库县| 荣昌县| 溧水县| 特克斯县| 怀柔区| 浮梁县| 兰溪市| 涟水县| 延吉市| 伊吾县| 汉源县| 车致| 丰顺县| 彰化县| 简阳市| 海安县| 金堂县| 云和县| 赤壁市| 观塘区| 昌图县| 揭西县| 尼玛县| 酒泉市| 芷江| 独山县| 吉木萨尔县| 伊金霍洛旗| 安平县| 崇文区| 松滋市| 云和县| 葵青区| 桦南县| 湘乡市| 东明县|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