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鉤端螺旋體病
本病是由致病性的鉤端螺旋體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病。犬主要表現為出血性黃疸、高熱、出血性素質、流產、皮膚壞死、水腫等癥狀。該病多發生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癥狀]各種年齡的犬均可感染。發病率雄犬高于雌犬。潛伏期5-15天。
急性病例可突然發生,機體衰弱,不食、嘔吐、體溫升高(39.5-40℃)、精神沉郁、后軀肌肉僵硬和疼痛、不愿起立走動、呼吸困難、可視粘膜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或出血。一般2天內機體衰竭,體溫下降死亡。
亞急性癥狀以發熱、嘔吐、厭食、脫水黃疸及粘膜壞死為特征,病犬口粘膜可見有不規則的出血斑和黃疸;眼部可見有結膜炎癥狀。眼角可見有粘液性分泌物。同時可見有咳嗽氣喘及呼吸困難。患犬有的表現煩渴多尿等癥狀,得過亞急性感染的犬大約在2-3周后恢復。
慢性癥狀多以急性或亞急性癥歸轉而來。常以慢性肝、腎及胃腸道癥狀出現,通過對癥治療,大多均可恢復。少數以尿毒癥、肝硬化腹水、機體衰竭死亡。
[診斷]根據臨床剖檢所見,尿中鏡檢可見到鉤端螺旋體及血清學試驗進行診斷。
[治療]
(1)
青霉素和鏈霉素對本病有較好療效。青霉素4-8萬單位/千克體重,鏈霉素10-15毫克/千克體重混合肌肉注射2次/日。
(2)
對癥治療。補液、補糖、補堿。消除胃腸道癥狀、止血、消除皮膚粘膜潰瘍等療法。一般可用5%葡萄糖鹽水200~500毫升、5%碳酸氫鈉注射液10-40毫升混合靜脈滴注。止吐可用胃復安2毫克/千克體重肌肉注射;或口服嗎丁啉片2毫克/千克體重2次/日。止血用Vk12毫克/千克體重或VK31毫克/千克體重肌肉注射2次/日。口腔粘膜潰瘍可涂布碘甘油。
[預防]目前常用的鉤端螺旋體多價苗,免疫程序和方法同犬瘟熱疫苗。
另外,要做好滅鼠工作。鼠是本病的貯藏宿主。防止病犬和其它犬接觸,要進行環境消毒和隔離飼養
2.犬細小病毒病
犬細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種具有高度接觸性傳染的烈性傳染病。臨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腸炎和心肌炎為特征。
[流行病學]犬細小病毒對犬具有高度的接觸性傳染性,各種年齡的犬均可感染。但以剛斷乳至90日齡的犬發病較多,病情也較嚴重。幼犬有的可呈現心肌炎癥狀而突然死亡。據臨床發病犬的種類來看,純種犬及外來犬比土種犬發病率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天氣寒冷的冬春季多發。病犬的糞便中含毒量最高。
[癥狀]被細小病毒感染后的犬,在臨床上可分為腸炎型和心肌炎型。
腸炎型:自然感染的潛伏期為7-14天,病初表現發熱(40℃以上)、精神沉郁、不食、嘔吐。初期嘔吐物為食物,即之粘液狀、黃綠色或有血液。發病一天左右開始腹瀉。病初糞便呈稀狀,隨病狀發展,糞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醬色樣的血便。以后次數增加、里急后重,血便帶有特殊的腥臭氣味。血便數小時后病犬表現嚴重脫水癥狀,眼球下陷、鼻境干燥、皮膚彈力高度下降、體重明顯減輕。對于腸道出血嚴重的病例,由于腸內容物腐敗可造成內毒素中毒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使機體休克、昏迷死亡。血相變化,病犬的白細胞數可少至60-90%(由正常犬的1.2 萬/立方毫米減至4000個以下)。
心肌炎型,多見于40日齡左右的犬,病犬先兆性癥狀不明顯。有的突然呼吸困難,心力衰弱,短時間內死亡;有的犬可見有輕度腹瀉后而死亡。
[防治]發現本病應立即進行隔離飼養。防止病犬和病犬飼養人員與健康犬接觸,對犬舍及場地用2%火堿水或10-20%漂白粉等反復消毒。
[治療]
(1)犬細小病毒病早期應用犬細小病毒高免血清治療。目前我國已有廠家生產,臨床應用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2)對癥治療:補液療法,可根據脫水的程度決定補液量的多少。
(3)消炎、止血、止吐
[預防]目前犬細小病毒腸炎單苗少見,大多和其它病毒性傳染病聯合在一起,所以免疫程序同犬瘟熱疫苗
3.犬傳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I型引起的犬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臨床上主要表現肝炎和角膜混濁(即藍眼病)癥狀。
該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直接接觸性傳染,康復犬的尿中排毒可達180-270天左右。消毒可用2%火堿液環境消毒。
[癥狀]自然感染犬傳染性肝炎的犬潛伏期7天左右。最急性病例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癥狀后數小時內死亡。急性病例有精神沉郁、寒戰怕冷、體溫升高40.5℃左右,食欲廢絕、喜喝水,嘔吐、腹瀉等癥狀。亞急性病例,癥狀反應較輕。上述急性期癥狀出現較輕外,還可見貧血、黃疸、咽炎、扁桃體炎、淋巴結腫大,特征性癥狀是在眼睛上,出現角膜水腫、混濁、角膜變藍。臨床上也稱“藍眼病”。眼睛半閉,羞明流淚,有大量漿液性分泌物流出,角膜混濁特征是由角膜中心向四周擴展。重者可導致角膜穿孔。恢復期時,混濁的角膜由四周向中心緩慢消退,混濁消退的犬大多可自愈可視粘膜有不同程度的黃疸。
[防治]
(1)預防:防止盲目由國外及外地引進犬,防止病毒傳入,患病后康復的犬一定要單獨飼養,最少隔離半年以上。防止本病發生最好的辦法是定期給犬做健康免疫,免疫程序同犬瘟熱疫苗。目前大多是多聯苗聯合免疫的方法。
(2)治療:在發病初期可用傳染性肝炎高免血清治療有一定的作用。一旦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即使使用大劑量的高免血清也很難有治療作用。對嚴重貧血的病例可采用輸血療法有一定的作用。
對癥治療,靜脈補葡萄糖、補液及三磷酸腺苷,輔酶A對本病康復有一定作用。
全身應用抗菌素及磺胺類藥物可防止繼發感染。
對患有角膜炎的犬可用0.5%利多卡因和氯霉素眼藥水交替點眼。
4.犬腺病毒Ⅱ型感染
犬腺病毒Ⅱ型可引起犬的傳染性喉氣管炎及肺炎癥狀。臨床特征表現持續性高熱、咳嗽、漿液性至粘液性鼻漏、扁桃體炎、喉氣管炎和肺炎。從臨床發病情況統計,該病多見于4個月以下的幼犬。在幼犬可以造成全窩或全群咳嗽。
[癥狀]犬腺病毒的感染潛伏期為5-6天。持續性發熱(體溫在39.5℃左右。鼻部流漿液性鼻液,隨呼吸向外噴水樣鼻液。表現6-7天陣發性干咳,后表現濕咳并有痰液,呼吸喘促,人工壓迫氣管即可出現咳嗽。聽診有氣管?音,口腔咽部檢查可見扁桃體腫大,咽部紅腫。病狀繼續發展可引起壞死性肺炎。病犬可表現精神沉郁、不食。并有嘔吐和腹瀉癥狀出現。該病往往易和犬瘟熱、犬副流感病毒及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的犬預后大多不良。
[防治]
(1)發現病后應馬上隔離。犬舍及環境用2%氫氧化鈉液、3%來蘇水消毒。
(2)預防接種:目前多采用多價苗聯合進行免疫,其免疫程序同犬瘟熱。
[治療]目前我國還沒有犬腺病毒Ⅱ型高免血清,所以發現本病一般均采用對癥療法,一般用鎮咳藥、祛痰劑、補充電解質、葡萄糖等防止繼發感染。
5.犬瘟熱
犬瘟熱是由犬瘟熱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種高度接觸性、致死性傳染病。進口純種狗易得,本地土種狗抵抗力較強。早期雙相體溫熱型,癥狀類似感冒,隨后以支氣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腸炎為特征。病后期可見有神經癥狀出現如痙攣、抽搐。部分病例可出現鼻部和角墊高度角化(硬腳墊病)。
[流行病學]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多發。
不同年齡、性別和品種的犬均可感染,但以未成年的幼犬最為易感。純種犬、警犬比土種犬易感性高,而且病情反應重,死亡率也高。本病最重要的傳染源是鼻、眼分泌物和尿液。曾有人報道感染犬瘟病毒的犬60-90天后,尿液中仍有病毒排出,所以說尿液是很危險的傳染源,主要傳播途徑是病犬與健康犬直接接觸,也可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感染。同室犬一但有犬瘟發現,無論采取怎樣嚴密防護措施,都不能避免同居一室的犬感染。
[癥狀]犬瘟熱潛伏期為3-9天。癥狀多種多樣,與毒力的強弱、環境條件、年齡及免疫狀態有關。犬瘟熱開始的癥狀是體溫升高,持續1-3天。然后消退,很似感冒痊愈的特征。但幾天后體溫再次升高,持續時間不定。可見有流淚、眼結膜發紅、眼分泌物由液狀變成粘膿性。鼻境發干,有鼻液流出,開始是漿液性鼻液,后變成膿性鼻液。病初有干咳,后轉為濕咳,呼吸困難。嘔吐、腹瀉、腸套迭,最終以嚴重脫水和衰弱死亡。
神經癥狀性犬瘟,大多在上述癥狀10天左右出現。臨床上以腳墊角化、鼻部角化的病例引起神經性癥狀的多發。由于犬瘟熱病毒侵害中樞神經系統的部位不同,癥狀有所差異。病毒損傷于腦部,表現為癲癇、轉圈、站立姿式異常、步態不穩、共濟失調、咀嚼肌及四肢出現陣發性抽搐等其它神經癥狀,此種神經性犬瘟預后多為不良。
犬瘟熱病毒可導致部分犬眼睛損傷,臨床上以結膜炎、角膜炎為特征,角膜炎大多是在發病后15天左右多見,角膜變白,重者可出現角膜潰瘍、穿孔、失明。
該病在幼犬死亡率很高,死亡率可達80~90%。并可繼發肺炎、腸炎、腸套迭等癥狀。
臨床上一旦出現特征性犬瘟熱癥狀,預后很差。特別是未做過免疫的犬。盡管臨床上進行對癥治療,但對病情的發展很難控制,大多以神經癥狀及衰竭死亡。部分恢復的犬一般都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遺癥。
[預防與控制]
(1)本病的預防辦法是定期進行免疫接種犬瘟疫苗。免疫程序是:首免時間50日齡進行;二免時間80日齡進行;三免時間110日齡進行。三次免疫后,以后每年免疫一次,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六聯苗、五聯苗、三聯苗均可按以上程序進行免疫。
(2)一旦發生犬瘟熱,為了防止疫情蔓延,必須迅速將病犬嚴格隔離,病舍及環境用火堿、次氯酸鈉、來蘇等徹底消毒。嚴格禁止病犬和健康犬接觸。對尚未發病有感染可能的假定健康犬及受疫情威脅的犬,應立即用犬瘟熱高免血清進行被動免疫或用小兒麻疹疫苗做緊急預防注射,待疫情穩定后,再注射犬瘟熱疫苗。
[治療]在出現臨床癥狀之后可用大劑量的犬瘟熱高免血清進行注射,可控制本病的發展。在犬瘟熱最初發熱期間給予大劑量的高免血清,可以使機體增強足夠的抗體,防止出現臨床癥狀,達到治療目的。對于犬瘟熱臨床癥狀明顯,出現神經癥狀的中后期病,即使注射犬瘟熱高免血清也大多很難治愈。
對癥治療:補糖、補液、退熱,防止繼發感染,加強飼養管理等方法,對本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