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南呂中學“學生養豬”一事,當地群眾有人贊同有人反對,褒貶不一。
初中學生課前課后養豬種菜
養豬,種地,這是屯昌縣南呂中學學生地方課必修內容之一。該校的“養豬課”,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1月10日上午11時40分許,南呂中學剛放學。在學校大門口,聞聽記者是來采訪養豬一事,學生們一下子將記者團團圍住,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
在一名學生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南呂中學校園后面的“養豬場”。面積約一畝的菜地,四圍用籬笆圍起來。菜地旁邊,有一排兩三米高的水泥矮房,分隔成18間豬圈。每間豬圈里,都放養著三四十斤重的豬仔。
南呂中學初三(1)班兩名女學生,正抬著裝有豬食的紅色塑料桶,向自己班級的豬圈走來。兩人現場簡單分工,一人負責“打”豬食,另一人負責向豬槽里傾倒。10多分鐘后,看著4頭豬全部吃飽,兩女學生才離開豬圈,去學生食堂打飯?!皶r間確實緊了一點,下課后喂完豬,我們才能去吃飯,這時候,食堂里的飯菜都涼了,不好吃不說,有時肚子也不好受。”一女生說了自己的喂豬感受。
南呂中學初三學生阿明(化名)告訴記者,平時除了喂豬還得花時間種菜,這對于在校學習時間并不多的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學校出招養豬“養活”沼氣池
南呂中學主管教學的副校長甘書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07年南呂中學被確定為全縣鄉鎮中學中的生態循環學校試點單位,隨后由屯昌縣政府、扶貧辦、農業局等單位共同出資,在南呂中學后校園建成了一個約70立方米的沼氣池,用于解決學生食堂、教職工宿舍等的用氣問題,就生態循環進行一番有益的嘗試。
該??倓罩魅瘟謺鴹澖又榻B,有關沼氣池的用料問題,最初學校這樣解決:縣農業局拉來了三車原料;學校組織學生上田間地頭撿拾牛糞,但這些都不夠,學校后來又花費1000多元錢,從鎮上的一家木薯廠里拉來了木薯渣。由于木薯渣堵塞了沼氣池管道,加上原料成本不菲,學校考慮用其他原料代替。
林書棟說,在此期間,考慮到第一個沼氣池所提供燃氣不足,不能滿足學生食堂以及教職工宿舍的正常需求,扶貧單位開始考慮擴建沼氣池。2007年8—9月份,扶貧款項撥付下來后,學校找施工隊增建了80立方米共3個沼氣池。南呂中學沼氣池總量達到150立方米,原料需求量也更大。出于節省原料成本的考慮,扶貧單位和學校商議購進豬苗,由老師帶領學生喂養,來解決原料問題,此舉通過了縣政府的批準。
夜間看護老師帶學生睡豬圈旁
林書棟說,南呂中學后用爭取到的政府扶貧款,在學校后園建成了18間豬圈。2007年11月份,豬仔從屯昌縣一家豬苗廠拉回,總共36頭肉豬,每頭平均30—40斤重,價格為350元。有關豬苗款的支出來源,林書棟開始稱是教師工資抵押貸款,后又稱是政府扶貧款。
據稱,當時學校打算同時購進36頭母豬苗,后考慮到學生放假,幼豬喂養較難,就放棄了此計劃。豬苗買回之后,學校即成立了以學校領導、年級班主任、普通任課教師共10人的南呂中學養豬互保小組,小組教師們用自己的工資卡做抵押,通過農業銀行貸款10萬元,防疫、飼料款等費用,均從抵押貸款中予以支出。豬苗分配給初二和初三共10個班級喂養。
林書棟介紹,喂豬是在班主任和養豬技術員的共同指導下進行的,具體到喂養、打掃豬圈、防疫、看護等工作,主要由各年級自愿報名養豬的學生們負責。每天喂3次,早晨6時30分早讀開始之前,中午下課以后,下午6時30分學生吃飯前。有關晚上的看護工作,則由值班老師帶領學生們睡在豬圈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