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775|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營養和管理新概念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1-12 16:43: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提綱
    生產中營養認識的錯誤介紹
    營養和免疫具有高相關性;
    過渡料重于教槽料;
    哺乳母豬料比教槽料更重要;
    斷奶時間延遲到25-28天更適合生產實際;
    分階段使用飼料產品更經濟
    基本營養素介紹
    蛋白質--賴氨酸等
    碳水化合物--單糖、多糖等
    脂類--甘油三酯、磷脂等
    礦物質
    維生素

    實際生產和理論的認識差距
    粗蛋白--蛋白-可消化蛋白
    總氨基酸--可消化氨基酸
    總能-消化能--凈能(熱增耗)
    主要認識問題
    片面重視蛋白,忽略能量
    片面貶低非主流原料的經濟價值
    片面強調產品色澤
    片面強調產品香味
    片面強調糞便顏色
    片面強調產品單價,忽視性價比例
    粗蛋白過高的不經濟性
    過高蛋白導致飼料成本上升
    非消化蛋白過高
    多余氮的分解和排泄消耗昂貴的能量
    合成尿素和尿酸的能量消耗為3.1千卡/克氮和2.4千卡/克氮(Martin和Blaxter,1965)
    需要的是可消化氨基酸而不是粗蛋白
    能量介紹
    能量不是營養素
    主要釋放自營養物質中的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
    能量的作用:維持生存(保溫、降溫)、產肉、產奶、運動等等

    提高能量的具體方法
    降低玉米水分
    使用油脂(玉米油、豆油、豬油等)
    使用膨化大豆
    減少麩皮、玉米麩等低能量濃度原料

    優質飼料明顯提高豬抗病能力
    80%的疾病和90%的生產性能下降與免疫功能失調有關
    大量使用疫苗和藥物對正常生長也有損害
    營養的抗病性通過影響免疫功能實現
    提高飼料品質,通過營養的改變最容易實現
    優質飼料明顯提高豬抗病能力
    動物免疫反應與大多數日糧營養成分有關,動物免疫力的高低極大地依賴于日糧營養狀況;
    常量營養物質(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微量營養物質(如維生素、金屬離子、微量元素和必需氨基酸)的供應不足,均會影響動物免疫系統的功能。
    優質飼料明顯提高豬抗病能力                   ———抗氧化營養物

    免疫系統發生抵抗外來抗原的免疫反應時,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物質,包括蛋白水解酶和其它水解酶中間物和活性氮的衍生物,會破壞細胞膜、酶和細胞核物質。
    幾種營養素可以調節因為免疫反應引起的病例
    如抗氧化劑(維生素E、維生素C和葉黃素)能保護宿主細胞免受自由基(如超氧化物)的傷害,并能限制病理反應。
    這些抗氧化劑在組織中的數量直接受飼料中含量的影響。
    優質飼料明顯提高豬免疫力
    優質飼料明顯提高豬抗病能力                        ———維生素A
    維生素A缺乏會引起呼吸道粘膜液分泌的減少,而導致細菌聚集、 增殖和侵入
    Michigan州立大學試驗表明,維生素A缺乏的豬僅合成不到飼喂維生素A強化日糧豬的1/10的抗體量(Harmon等,1963)
    β-胡蘿卜素除作為維生素A的前體物外,還具有自身獨特的功能:(1)抗氧化功能;(2)促進輔助性T淋巴細胞增殖、NK細胞上IL-2受體的增加、誘導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力。  
    優質飼料明顯提高豬抗病能力                       ———維生素D3
    維生素D3可調節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增殖分化和免疫反應。(Manolagas等,1990)
    維生素D3可刺激單核細胞的增殖,使其獲得吞噬活性,成為成熟巨嗜細胞。
    通過調節IL-1、IL-2、IL-3、α-TNF以及免疫球蛋白修飾免疫反應;
    調節單核細胞、多形核巨噬細胞以及淋巴細胞由胸腺和脾臟向血液轉移;
    優質飼料明顯提高豬抗病能力                          ——維生素E
    最初的試驗表明,維生素E和硒協同可以增加豬對密螺旋體的抵抗力(Teige等,1977)
    維生素E作為細胞內抗氧化劑可穩定多不飽和脂肪酸中的代謝物不被氧化,提高組織抗氧化力,尤其是在應激條件下,維生素E表現出更強的免疫調節作用(Guo等,2001)
    向豬日糧中添加100IUVE提高了豬對大腸桿菌的血清學反應
    優質飼料明顯提高豬抗病能力                     ———B族維生素
    B族維生素(如硫胺素、核黃素、泛酸、生物素、葉酸或鉆胺素)單一缺乏可降低體免疫抗體的產量(Beisel等,1996)
    Stahli和Cook在1996年證明,當豬處于高免疫應激期間,超量添加尼克酸、泛酸、核黃素、維生素B12和葉酸,可以提高生長速度19%,料肉比下降6%。

    優質飼料明顯提高豬抗病能力                     ———維生素C
    影響免疫細胞的吞噬作用;
    降低血清皮質醇,改善應激狀態;
    抗氧化功能;
    增加干擾素的合成.。
    日糧中添加VC能提高血漿球蛋白含量和球/清蛋白比,改善仔豬免疫功能。趙君(2001)
    優質飼料明顯提高豬抗病能力                          ———蘇氨酸
    蘇氨酸是動物免疫球蛋白分子中的一種主要氨基酸,缺乏蘇氨酸會抑制免疫球蛋白和T、B細胞及其抗體的產生。
    如采食高粱的初產母豬補飼蘇氨酸,可防止血漿IgG含量減少,母豬自身合成的抗牛血清蛋白的抗體也高于對照組(Cuaron等,1988)。
    過渡料比教槽料更重要
    斷奶前
    教槽料目的:
    學習采食固體飼料
    促進消化系統發育
    教槽料對斷奶前生長貢獻
    生長貢獻不超過10%
    過渡料比教槽料更重要
    過渡料比教槽料更重要
    斷奶后
    斷奶后不同質量的表現差異
    優質飼料:日增重超過250克/天
    劣質飼料:負增長
    斷奶后腹瀉的危害大:嚴重的導致死亡
    更關鍵的是斷奶后一周內生長與出欄時間的相關性高(下頁)
    過渡料比教槽料更重要——斷奶后一周內增重對出欄影響
    斷奶后1周           不同日齡                        出欄
    內增重               體重(kg)                  天數       差異
    (g)            28日         156日               
    ≤0                   14.7                 105.3                  183.3             0       
    0-150             16.0          108.1                  179.2       -4.1       
    150-220         16.9          111.2               175.2       -8.1                   
    >225               18.2          113.2                  173.0      -10.3       
    The Nursery Feeding "Window of Opportunity
    早期保育料在整個商業豬生產階段是具有明顯經濟影響的一個階段 ,一系列商業試驗均證明保育豬喂高能量高消化性飼料能夠得到早期保育豬額外3.16磅的增重
    在扣除增加的飼料成本后,從1991-2001的11年期間,從保育到肥育期間得到了超過平均兩倍于增加投入的凈利潤回報,
    營養科技的綜合應用
    微粉碎處理
    均質化脂肪和膽汁酸
    有機鐵的補充
    添加植物免疫提取物
    平衡電解質
    抗原物質含量低
    含腸絨毛膜快速修復劑
    過渡期正確管理措施
    需要更高的溫度;
    盡量避免免疫接種;
    盡量少喂多餐;
    腹瀉正確處理方法:
    腹瀉死亡威脅的主要原因是脫水;
    主要發生是在斷奶后第5-9天;
    斷奶后3天開始補充口服補液鹽是有效方法;
    腹腔注射葡萄糖、生理鹽水等即可;
    避免過渡料使用超過21天。
    哺乳母豬料也比教槽料重要
    在自然環境條件下,仔豬到4周齡時才開始食用固體飼料,6-8周齡時適應性才顯著增強;
    自然斷奶試驗中的小豬,9-17周齡,小豬才能在營養上脫離母乳;
    3周齡內的小豬很少采食;

    哺乳母豬料比教槽料重要               ———奶水是小豬主要營養
    哺乳母豬料比教槽料重要
    母豬能量消耗是每公斤奶水2兆卡消化能,乳豬窩重每增加1公斤需要4公斤奶水;
    最近估計母豬每天奶產量是10-12公斤;
    3.4Mcal/kgDE飼料需要每天5.88-7.06公斤,否則意味著掉膘;
    而且現代母豬同10-15年前的母豬相比體形更大,生產性能更高、采食量更小、配種更早
    哺乳母豬料比教槽料重要
    28天斷奶的小豬90%以上的出生后增重源自奶水
    教槽料主要目的是教槽,對增重的貢獻有限
    每頭小豬28天哺乳期內采食量不超過250克,就是全部消化轉化成體增重,也不超過哺乳期間增重的10%
    哺乳母豬料比教槽料重要
    哺乳母豬料投入比教槽料更經濟
    母豬消化系統成熟,原料的消化率高,可明顯降低小豬的單位增重成本:
    相同原料的蛋白消化率高
    粗纖維的利用水平高
    原料的采用更廣泛
    抗營養因子的副作用小

      哺乳母豬料普遍能量缺乏
    哺乳母豬料普遍蛋白氨基酸缺乏
    哺乳母豬料比教槽料重要   ——目前國內哺乳母豬料營養水平偏低
    建議水平
    NY2005:DE3.3Mcal/kg,CP18.5%,Lys0.94%
    NRC1998:DE3.4Mcal /kg,CP18.5 Lys0.97%
    實際水平
    DE3.1-3.3,CP16.5-18.5%,Lys0.8-1%
    多數偏低
    優質母豬料的配方成本:2100元/噸
    優質教槽料的配方成本在5500-6000元/噸左右
    哺乳母豬料量僅占肉豬全程消耗飼料量的6%左右,卻影響出欄時間可達到10天左右
    哺乳母豬料比教槽料重要
    300元/噸差價
    30天*6公斤/天=180公斤
    提高成本54元,以10頭小豬計算,每頭增加5.4元
    由于奶水改善,每頭增加增重0.5公斤,以10元/公斤計算,直接回報5元
    多化0.4元獲得的其他好處是:提前出欄,提高成活率、母豬返情提早等。
    母豬營養缺乏的后果
    哺乳母豬料的重要性
    提倡25-28天后斷奶             ——斷奶后的不同
    延遲斷奶可以減小應激
    應激現象:
    與母豬或同窩小豬分開
    與陌生、好斗小豬混飼
    移動到不熟悉環境
    溫度環境改變
    更換飼養員、改變營養供給方式
    需要學習飲水吃料
    提倡25-28天后斷奶
    由奶水到配合飼料
    食物中的干物質由20%突然提高到85%以上,且大部分為干食的形式,難以適應。
    母乳營養到干粉料,失去免疫因子
    營養由每小時供應轉變成數次供應
    消化系統中的酶系統、微生態系統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營養物質的迅速變化
    提倡25-28天后斷奶
    過早斷奶(3周前)會降低母豬下胎的產仔數,并且母豬發情延遲比例較高
    注意小豬免疫系統發育規律
    在西歐,大部分生產者傾向于3—4周齡斷奶 (PIC管理手冊)
    可獲得8周齡小豬的最佳體重(david hollier)
    母豬在第三周到第五周之間的泌乳量最高
    提倡25-28天后斷奶
    提倡25-28天后斷奶
    提倡25-28天后斷奶
    提倡25-28天后斷奶           ——仔豬體內抗體消長曲線
    提倡25-28天后斷奶               ——仔豬發病機制
    提倡25-28天后斷奶       ——斷奶越早,管理風險越大
    對霉菌毒素更敏感
    對細菌更敏感
    要求更高的原料質量
    提倡25-28天后斷奶     ——保育舍保溫的重要性
    斷奶后一周內進食量小(下頁)
    皮下脂肪少
    體溫下降
    要求更高的環境溫度(下頁)


    提倡25-28天后斷奶             ———斷奶后采食量變化規律
    提倡25-28天后斷奶         ——延遲斷奶提高日采食時間
    1周齡斷奶,斷奶后兩天基本上不采食(占0.6±0.5%時間)
    2周齡斷奶,斷奶后進食時間占2.7±1.0%
    2周齡斷奶小豬,斷奶前后2天有1%時間用于進食,
    4周齡斷奶,進食時間達到4%。
    提倡25-28天后斷奶         ——保溫臨界溫度
    提倡25-28天后斷奶     ——冷應激嚴重影響生長和料效率
    臨界溫度下,每降低1度,小豬每分鐘每公斤體重需要多產6卡的代謝能,是35公斤豬的4倍(法國Noblet,1997)
    比較14度和30度舍溫斷奶小豬離開母豬時叫聲的頻率和音調,溫度越低,頻率和音調越高,需要更多的熱量;(崔尚金2004)
    抵抗力下降,易感染

    提倡25-28天后斷奶         ——早期斷奶的優缺點比較
    優點
    減少受母豬疾病傳染
    母豬年產提高0.1-0.2胎
    缺點:
    要求更高飼養管理要求(更容易腹瀉)
    更優質的小豬料(而乳糖等原料的短缺越來越嚴重,價格奇高,導致成本生高)
    斷奶后死亡率上升
    反而導致減少母豬年供肥豬數
    提倡25-28天后斷奶          ———提高母豬受胎率和分娩率
    受胎率隨泌乳期縮短而降低 ;
    低于21日齡斷奶的母豬胚胎存活率會下降,因為子宮內膜恢復不完全;
    分娩率隨斷奶日齡降低而下降:
    與23至25日齡斷奶的母豬相比,11至19日齡斷奶的母豬分娩率顯著降低。不僅如此,8至10日齡斷奶母豬的分娩率變異范圍還相當大。
    提倡25-28天后斷奶                 ———降低母豬淘汰率
    泌乳期長的母豬下一胎仔豬斷奶窩重顯然高于泌乳期短的母豬。
    在15(43.5kg)、18(46.7kg)、21(50.8kg)和24(55.8kg)日齡斷奶的母豬當中,平均斷奶窩重隨斷奶日齡的增加顯著提高。
    導致母豬年淘汰率上升
    泌乳期短的母豬群平均淘汰胎次低于泌乳期長的母豬群。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89 收起 理由
    chen3388 + 89 鼓勵新手發帖!帖子內容也不錯!他的論壇幣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8-1-12 22:03:39 | 只看該作者
    好資料!!:xuehu:
    板凳
    發表于 2008-1-25 11:08:58 | 只看該作者
    樓主高手,其實很多現存的理論都是不正確的,要善于總結.學習了!
    地毯
    發表于 2008-1-25 11:20:29 | 只看該作者
    你發的看不太明白
    5
    發表于 2008-1-25 13:58:19 | 只看該作者
    不錯的文章,值得一看,
    6
    發表于 2008-1-25 13:58:26 | 只看該作者
    是書的內容摘要還是讀書摘要啊?
    如果是書,

    好希望發上來給大家學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02:5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山县| 武穴市| 铁岭县| 土默特右旗| 安塞县| 泌阳县| 策勒县| 济源市| 无锡市| 灌云县| 时尚| 平利县| 东兰县| 东莞市| 高密市| 平定县| 奉节县| 卢湾区| 毕节市| 芷江| 怀宁县| 威海市| 怀集县| 应城市| 乐至县| 上犹县| 辽阳市| 昌黎县| 马鞍山市| 广水市| 克什克腾旗| 兴业县| 盈江县| 浦东新区| 象山县| 宜川县| 岚皋县| 隆林| 宾阳县| 西平县| 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