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風潮空前高漲、合資分手成為討論熱點、資本運作大熱、高端之爭火爆……中國乳業度過了并不平靜的一年。即將跨入2008年,中國乳業依舊暗流涌動。原奶、包材、飼料成本上漲導致利潤空間的進一步壓縮仍是困擾行業的主要問題之一。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08年,成本上漲的壓力將持續影響乳業發展。
乳品成本和價格還將雙雙上漲
2007年,無論是原奶成本、汽油成本還是運輸成本均在大幅上漲。9月份以后,行業成本上漲的情況達到瘋狂狀態。
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廣東的原奶收購價格再度攀升,已經達到3800~4000元/噸。上海地區目前原奶收購價飆升至3400元/噸,此前其價格并無超過3000元/噸。
同時,國際性的“奶荒”同樣在對中國奶業成本“施壓”。受全球奶源供應大幅減少的影響,國內對乳清粉、全脂奶、脫脂奶等原材料進口依賴度較高的乳品企業的正常生產也受到了影響。
王丁棉表示,目前仍看不到國際能源價格、飼料等成本的下降,預計明年飼養業及乳品加工企業所面臨的來自成本的壓力最為嚴峻。
繼11月三元、伊利部分產品的價格上調以后。進入12月,光明、蒙牛等企業也開始上調乳制品價格,總體漲幅為10%~20%。燕塘、香滿樓、風行等本土企業也紛紛在醞釀漲價。
在王丁棉看來,很多企業僅是調整了產品線部分產品價格,仍是在苦苦支撐。年底至春節前是廣東的產奶高峰期,但又是牛奶銷售的淡季,企業調價的幅度不敢太明顯,這段日子,對于企業來說并不好過。
“在4月份銷售旺季到來之前,估計更多的企業會選擇那時候分步完成價格調整?!蓖醵∶拚f。
高端市場狼煙四起巨頭紛紛“屯兵”
隨著中國乳業競爭的加劇,加快調整產品結構,推出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無疑成為乳品企業新一輪發力的焦點。而今明兩年行業遭遇成本壓力劇增,利潤率或將再度下滑的背景下,具有更大利潤空間的高端奶成為乳品企業利潤增長的新的突破口和發力點。
伊利集團最新推出了“金典”有機奶,蒙牛推出高端奶“特侖蘇”,光明也已經在上海等城市推出高端新鮮奶“優倍”,大企業不斷發力高端奶市場引起了輿論的極大關注,更是引發了國內有機乳品市場的萌動。而各區域性強勢品牌也在高端市場發力,尋求突圍途徑。